中原
含义
中原一词从现存文献最早可见于《诗经》,如《小雅·南有嘉鱼之什·吉日》:“瞻彼中原,其祁孔有”;《小雅·节南山之什·小宛》:“中原有菽,庶民采之”; 西汉司马相如 《喻巴蜀檄》:“肝脑涂中原,膏液润野草”。但这些中原并非完全是地域概念,而是“平原、原野”的意思。
现代一般使用 中原地区 称谓,常指“黄河中下游地区”,以河南省为主体,包括陕西省东部、河北省南部、山西省南部、山东省西部、江苏省西北部、安徽省北部。
范围演变
四夷表示图
在中华文明肇始时期,因“天下之中”和“河洛”的地域称呼专指洛阳一带,这里因夏商周三代奠基,河洛文化的繁盛而成为中原地区的心脏地带。先秦时期已有雒邑(今洛阳)为天下中心的说法。随着华夏族向周围迁移,其活动范围扩大,春秋战国时期,中原的概念延伸至华夏各诸侯国,与秦、吴等边远地区相对应。秦代开始,中原一词的含义进一步拓展,可以指黄河中下游一带大片地区,包括今河南、陕西关中一带、山西和河北南部、山东西部、江苏西北部、安徽北部。《宋史·李纲传》:“自古中兴之主,起于西北则足以据中原而有东南”之“中原”即指黄河中下游流域。偶尔也指黄河流域,诸葛亮《出师表》:“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之“中原”即指黄河流域。
地理
中原地域辽阔,北西南三面有太行、伏牛、熊耳、外方、桐柏、大别诸山环抱;中部和东部沃野千里,是一望无际的黄淮平原。被誉为中华民族摇篮的黄河自西向东,穿境而过。淮河水系和海河水系的主流以及长江水系的支流丹江也流经中原。中原自古为咽喉要地,被视为“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
中原地区广袤的平原是古代黄河河水冲积的泥沙堆积而成。这里冬季虽受蒙古高压的影响,常刮西北季风,天气干燥少雨。但到夏季又受太平洋高气压影响,从太平洋刮来的东南季风,带来了温热湿润的空气,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赤道西北风逐渐南移形成的不良影响。
文化意义
文化意义上的中原,表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中华文化的象征,是正统中华文化的代名词。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原是汉民族的文化象征源头。
历史上,从文化意义的角度,东晋时衣冠南渡,京师自洛阳迁都金陵因而南北朝时被视为文化中心的江南被称为“文化中原”。这与华夏民族起源中原有关,古代华夏族通过与周边民族融合形成中国主体民族汉族。事实上,由秦朝至北宋定都中原的各个民族政权(即中原王朝),除蒙古族元朝及满族清朝外,其他民族均完全同化于汉民族之中。
明朝正式定都于北京后,以北京周边作为核心,中国历史重心移至华北地区。
文献记载的“中原”例子
陈亮:“荆、襄之地...可以争衡于中国(中原)矣。” 西晋时,江南童谣曰:“局缩肉,数横目,中国(中原)当败吴当复。” 黄池之会,“吴彊,陵中国(中原)” 。 越王无彊“北伐齐,西伐楚,与中国(中原诸国)争彊” 。 范睢说:“今夫韩、魏,中国(中原)之处而天下之枢也。” 黄歇说:“王破楚于以肥韩、魏于中国(中原)而劲齐,韩、魏之强足以校于秦矣。”
参看
中原文化
中原王朝
中原城市群
中原经济区
中华文化
中国文化史
华北平原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