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灾
参见中国旱灾史干旱求雨人工增雨食水管制(制水)竹清水祖师水危机洪灾及洪水
参见
中国旱灾史
干旱
求雨
人工增雨
食水管制(制水)
竹
清水祖师
水危机
洪灾及洪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 蒲松龄奋笔写旱灾(图)
蒲松龄与百姓休戚与共,正是其伟大之处。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灾害频仍。尤其在古代,不但水旱等自然灾害经常发生,百姓遭受的灾难也异常深重。一些有责任感的作家常把这些灾害写入作品,传之后世,蒲松龄就是其中之一。蒲松龄是清代著名文学家,也是一位位卑家贫的正直文人。他长期生活在家乡农村,跟贫苦农民休戚与共,十分关心百姓疾苦。当家乡遭受严重旱灾、民不聊生时,他既是受害者,也是见证人。他把自己的亲历、亲见、亲闻,真实地写进诗文中,为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现状提供了可贵资料。康熙十二年(1673)夏天,蒲松龄的家乡淄川大旱。他在《日中饭》一诗中,真实地描写了当时的情景:黄沙迷眼骄风吹,六月奇热如笼炊。午饭无米煮麦粥,沸汤灼人汗簌簌。儿童不解燠与寒,蚁聚喧哗满堂屋:大男挥勺鸣鼎铛,狼藉流饮声枨枨;中男尚无力,携盘觅箸相叫争;小男始学步,翻盆倒盏如饿鹰。弱女踟躇望颜色,老夫感此心�r�r。于今盛夏旱如此,晚禾未种早...
· 水旱灾害与清代政府行为
中国传统社会自然灾害频仍,清代亦然,而且由于导致灾害的各种诱因经历朝积累,如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河道淤塞、江湖垦植等等,加之吏治等人为原因,使得清代的水灾、旱灾、蝗灾、震灾、风灾等频仍出现,造成巨大损失,并由此引发系列社会问题,直接威胁清王朝统治根基的稳固。为扭转被动局面,清政府相应采取许多措施,调动全国力量与之斗争,以期有所补救,其利弊得失,自然值得后人思索。下面,仅就自然灾害中最为严重的水旱灾害为例,分析这种情况。一为对付水旱灾害,清政府建立了一套相当完备的机构,并制定了极为严密的规章制度。在中央,对水旱灾害的管理,由工部负责。工部“掌天下造作之政令,与期经费”,凡土木兴建之制,渠堰疏障之法,由尚书等人商定,“大事上之,小事则行,以饬邦事”[1],可见管理水利工程是其重要职责。其中,都水清吏司专管水利,包括郎中、员外郎各满5人,汉1人;主事满4人,汉2人;经承9人,笔帖式若干人。他们主...
· 朝鲜大旱灾天灾人祸
平壤广播电台称这是一次“60年不遇的大干旱”。朝鲜西南部地区黄海南道和黄海北道两地有共计3万公顷,平壤周边的平安南道有1万公顷的农作物被旱死。黄海北道有大片农田干枯,玉米苗叶枯萎,稻田出现裂缝,蓄水池的水位见底,其中尤以黄州郡成为重灾区,目前黄海北道已有近两万公顷农作物枯萎。海岸的多个地方农作物生长迟缓,江河与水库水位下降导致缺电,家畜也受饮水短缺的影响,现状对居民安全的粮食保障构成威胁。尽管黄海南道是朝鲜的大粮仓,但据报道今春以来已经有2万人被饿死。前往当地调查的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本月18日称,朝鲜全国耕地的17%受灾,有必要对当初预估的74万吨这一粮食进口必需量进行修改。据FAO调查,朝鲜最大“粮仓”黄海道、平安道、平壤地区因干旱天气受到了最大冲击。上述地区的约九成旱田遭受着旱灾。今年朝鲜复种作物收成量将达50万吨,但实际收成量可能比预期还减少8.6万吨左右。据日本《东京新闻》报...
· 屈氏史评(十)-贫穷猛于旱灾
《有甚于特大旱灾者是贫穷》凤凰网"穿越特旱区"贵州行动组报告日期:3月26日("穿越特旱区"第七天)行程:贵州关岭-贞丰成员:彭远文(文字)姚为(摄影)昨天讲了经济损失对农民的影响,以及一个"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的发展之路。那么,假如一个地方一直以来得到的财政支持极为有限,农民的经济损失已经洞穿了生存的底线,他们还能撑多久?有甚于特大旱灾者,那就是贫困。者砍村:在这里我们忘记了旱灾罗首贵三个月前才从浙江打工回来,带着妻子和两个孩子。他的亲戚叫他赶紧回来,村里要搞危房改造,政府有补贴,别错过了大好机会。当时他没想到三个月后会陷入如此境地。罗首贵打开橱柜门给我们看,里面还有二三十斤大米和两棵白菜,这是他家现在所有的粮食储备。地上架着一口锅,残余着一小碗白菜汤。一个大缸里倒是有大半缸水,那是乡里面送来的。他现在已经没有钱了:从浙江回来的时候带着两三千块钱,全部买了砖和水泥。我没好意思问他为什么...
· 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旱灾
夏代末年(约公元前1809年),伊洛河流域大旱,“伊洛竭而夏亡”。商朝成汤十八年至二十四年(约前1766—1760年),连续七年大旱,河干井枯,赤地千里,民无死所,白骨遍野。周朝自宣王末年到幽王初年(约前803—780年)大旱灾与大地震直接加速了西周的衰亡。汉武帝元鼎二年(前114年),四月,关东旱,郡国四十余饥,人相食。王莽建平四年(前3年),史载“连年久旱,亡有平岁,北边及青徐地,人相食……饥民死者十七八”。晋怀帝永嘉三年(公元309年),大旱,造成江、汉、河、洛皆竭。唐中和四年(884年),江南大旱,引发饥荒,人相食。北宋明道二年(1033年),史载“南方大旱,种粒皆绝,人多流亡,因饥成疫,死者十二三”。元朝天历元年(1328年)至至顺元年(1330年),今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等省连年大旱,饥民相食。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河南“大旱遍及全省,禾草皆枯,洛水深不盈尺,草木兽皮虫...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