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河南道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59
转发:0
评论:0
府河南府河南府,本来称为洛州,于开元元年(713)升格为府。五岳之一中岳—嵩山位于其登封县。少林寺也是建于此处。行政范围为现在河南省洛阳市全境(不包含汝阳县、栾川县),济源市,郑州市西部(巩义市、登封市、新密市)、三门峡市辖内的渑池县、义马市和许昌市辖内的禹州市。辖下有二十个县,分别是河南县、洛阳县、偃师县、巩县、缑氐县、阳城县、登封县、陆浑县、伊阙县、新安县、渑池县、福昌县、长水县、永宁县、寿安县、密县、河清县、颖阳县、伊阳县和王屋县。州虢州虢州,隋朝义宁元年(617)所置。唐朝关中地区潼关以东,潼关在其与华州接壤处,所以是交通及战略要地。是河南道最西部。行政范围为现在河南省三门峡市辖内的卢氏县、灵宝市大部分〖函谷关镇、大王镇、阳店镇除外〗和洛阳市辖内的栾川县。辖下有六个县,分别是弘农县、阌乡县、湖城县、硃阳县、玉城县和卢氏县。陕州陕州,隋朝义宁元年(617)所置,唐朝武德元年(618)...

河南府

河南府,本来称为洛州,于开元元年(713)升格为府。五岳之一中岳—嵩山位于其登封县。少林寺也是建于此处。

行政范围为现在河南省洛阳市全境(不包含汝阳县、栾川县),济源市,郑州市西部(巩义市、登封市、新密市)、三门峡市辖内的渑池县、义马市和许昌市辖内的禹州市。

辖下有二十个县,分别是河南县、洛阳县、偃师县、巩县、缑氐县、阳城县、登封县、陆浑县、伊阙县、新安县、渑池县、福昌县、长水县、永宁县、寿安县、密县、河清县、颖阳县、伊阳县和王屋县。

虢州

虢州,隋朝义宁元年(617)所置。唐朝关中地区潼关以东,潼关在其与华州接壤处,所以是交通及战略要地。是河南道最西部。

行政范围为现在河南省三门峡市辖内的卢氏县、灵宝市大部分〖函谷关镇、大王镇、阳店镇除外〗和洛阳市辖内的栾川县。

辖下有六个县,分别是弘农县、阌乡县、湖城县、硃阳县、玉城县和卢氏县。

陕州

陕州,隋朝义宁元年(617)所置,唐朝武德元年(618)改名为陕州。

行政范围为现在河南省三门峡市辖内的湖滨区、陕县和灵宝市东北部(函谷关镇、大王镇、阳店镇)、山西省运城市南部(夏县、芮城县、平陆县)

辖下有六个县,分别是陕县、灵宝县、夏县、芮城县、平陆县和峡石县。

汝州

汝州,贞观八年(634)从伊州改名。

行政范围为现在河南省平顶山市全境、洛阳市辖内汝阳县

辖下有七个县,分别是梁县、郏城县、叶县、襄城县、龙兴县、临汝县和黄县。

郑州

郑州,唐朝武德四年(621)所置。

行政范围为现在河南省郑州市东部(包含市区、荥阳市、新郑市、中牟县)和新乡市的原阳县

辖下有七个县,分别是管城县、荥阳县、荥泽县、原武县、阳武县、新郑县和中牟县。

滑州

滑州,隋朝初期所置。

行政范围为现在河南省安阳市辖内的滑县、新乡市以南的延津县和长垣县。

辖下有七个县,分别是白马县、卫南县、匡城县、长垣县、韦城县、胙城县和酸枣县。

汴州

汴州,唐朝武德四年(621)从郑州及滑州分出所置。

行政范围为现在河南省开封市全境、新乡市南部的封丘县。

辖下有六个县,分别是浚仪县、开封县、尉氏县、封丘县、雍丘县和陈留县。

许州

许州。

行政范围为现在河南省许昌市大部(除了禹州市以外)、漯河市辖下的临颍县和舞阳县、周口市的扶沟县。

辖下有九个县,分别是长社县、长葛县、阳翟县、许昌县、鄢陵县、扶沟县、临颖县、舞阳县和郾城县。

陈州

陈州。

行政范围为现在河南省周口市大部(除了鹿邑县、郸城县、扶沟县以外)

辖下有六个县,分别是宛丘县、太康县、项城县、殷水县、南顿县和西华县。

蔡州

蔡州,原本称为豫州,于宝应元年(762)改名为蔡州。

行政范围为现在河南省漯河市市区、驻马店市大部(除了泌阳县以外)、信阳市所辖的淮滨县和息县。

辖下有十个县,分别是汝阳县、朗山县、遂平县、上蔡县、新蔡县、褒信县、新息县、真阳县、平舆县和西平县。

宋州

宋州。

行政范围为现在河南省商丘市大部(除永城市、民权县以外)、山东省菏泽市的曹县和单县、安徽省宿州市的砀山县。

辖下有十个县,分别是宋城县、襄邑县、宁陵县、下邑县、谷熟县、楚丘县、柘城县、砀山县、单父县和虞城县。

颍州

颍州,原本称为信州,武德四年(621)所置,于武德六年(623)改名颍州。

行政范围为现在安徽省阜阳市和淮南市北部的凤台县。

辖下有四个县,分别是汝阴县、颍上县、下蔡县和沈丘县。

亳州

亳州,原本称为谯州,于贞观八年(634)改名为亳州。

行政范围为现在安徽省亳州市全境、河南省周口市东部(鹿邑县、郸城县)及河南省商丘市南部的永城市。

辖下有七个县,分别是谯县、酂县、城父县、鹿邑县、真源县、永城县和蒙城县。

宿州

宿州,元和四年(809)徐州南部二县与泗州西南部一县合并为宿州,大和三年(829)废止但于大和七年(833)回复建置。

安徽省宿州市所辖的埇桥区和灵璧县、淮北市全境、蚌埠市的淮上区、怀远县、固镇县、五河县、宿州市的泗县;

辖下有四个县,分别是符离县、虹县、蕲县和临涣县。

濠州

濠州,本来称为豪州,在元和三年(808)改名为濠州。

行政范围为现在安徽省滁州市西部的凤阳县、定远县、明光市、蚌埠市的市区。

辖下有三个县,分别是钟离县、定远县和招义县。

徐州

徐州。

行政范围为现在江苏省徐州市全境、宿迁市大部分(除沭阳县以外);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临沂市的郯城县;安徽省宿州市萧县。

辖下有七个县,分别是彭城县、萧县、丰县、沛县、滕县、宿迁县和下邳县。

泗州

泗州。

行政范围为现在江苏省淮安市的淮阴区、盱眙县、涟水县、连云港市灌南县。

辖下有四个县,分别是临淮县、涟水县、盱眙县和徐城县。

海州

海州。

行政范围为现在江苏省连云港市大部(除灌南县以外)和宿迁市沭阳县。

辖下有四个县,分别是朐山县、东海县、沭阳县和懐仁县。

濮州

濮州,武德四年(621)所置。

行政范围为现在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范县;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

辖下有五个县,分别是鄄城县、濮阳县、范县、雷泽县和临濮县。

曹州

曹州。

行政范围为现在山东省菏泽市辖下的牡丹区、定陶县、成武县、东明县;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

辖下有六个县,分别是济阴县、考城县、宛句县、南华县、乘氏县和成武县。

沂州

沂州。

行政范围为现在山东省临沂市辖下的大部分(包含苍山县、沂水县、蒙阴县、平邑县、费县、沂南县、临沭县)、淄博市南部的沂源县、泰安市的新泰市、枣庄市的市辖区

辖下有五个县,分别是临沂县、费县、丞县、沂水县和新泰县。

兖州

兖州。

行政范围为现在山东省济宁市大部分(除了微山县、梁山县、嘉祥县)、泰安市的市辖区和宁阳县以及莱芜市全境。

辖下有十个县,分别是瑕丘县、曲阜县、乾封县、泗水县、邹县、任城县、龚丘县、金乡县、鱼台县和莱芜县。

齐州

齐州。

行政范围为现在山东省济南市大部分(除了商河县、平阴县以外)、德州市的东南部(禹城市、临邑县、齐河县)。

辖下有六个县,分别是历城县、章丘县、临邑县、临济县、长清县和禹城县。

郓州

郓州。

行政范围为现在山东省泰安市的肥城市和东平县、济南市西南角的平阴县、济宁市西部的嘉祥县和梁山县、菏泽市东部的巨野县和郓城县、聊城市南部的阳谷县和东阿县。

辖下有九个县,分别是须昌县、寿张县、郓城县、钜野县、卢县、平阴县、东阿县、阳谷县和中都县。

棣州

棣州。武德四年(621)所置,八年(625)时废州,但是贞观十七年(643)的时候又重新设置。

行政范围为现在山东省滨州市辖下的滨城区、沾化县、惠民县、阳信县、济南市的商河县、东营市利津县。

辖下有五个县,分别是厌次县、商河县、阳信县、蒲台县和渤海县。

淄州

淄州,武德元年(618)从齐州分出。

行政范围为现在山东省淄博市大部分(除了沂源县以外)、滨州市邹平县。

辖下有四个县,分别是淄川县、长山县、高苑县和邹平县。

青州

青州。

行政范围为现在山东省潍坊市北部(包含其市区、寿光市、青州市、昌邑市、昌乐县、临朐县)、滨州市博兴县、东营市广饶县。

辖下有七个县,分别是益都县、临淄县、千乘县、博昌县、寿光县、临朐县和北海县。

密州

密州。

行政范围为现在山东省日照市全境、青岛市南部(胶州县、胶南县)、潍坊市南部(诸城县、安丘县、高密县)、临沂市莒南县。

辖下有四个县,分别是诸城县、辅唐县、高密县和莒县。

莱州

莱州。

行政范围为现在山东省烟台市的南部(包括海阳市、莱州市、莱阳市、招远县)和青岛市北部(包括市区、即墨市、平度市、莱西市)

辖下有四个县,分别是掖县、昌阳县、胶水县和即墨县。

登州

登州,武周如意元年(692)所置。由莱州北部所分出。

行政范围为现在山东省威海市全境和烟台市北部(芝罘区、牟平区、莱山区、福山区、龙口市、蓬莱市、栖霞市、长岛县)

辖下有四个县,分别是蓬莱县、牟平县、文登县和黄县。

参考文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河南省-洛阳市种师道
种(Chóng)师道(公元1051年—公元1126年),字彝叔,汉族,洛阳(今属河南)人。原名建中,因为避讳宋徽宗建中靖国的年号,改名为师极,后被徽宗御赐名为师道。北宋末年名将。初任文职,因有谋略,后改武职,抵御西夏有功,成为名将,被尊称为“老种”。宋靖康元年,金兵南下,他奉诏任京畿河北制置使,力主抗金,深得百姓拥戴,京师解围即被解除兵权。不久种师道病逝,而后京师失守。建炎中,加赠少保,谥曰忠宪。仕途初期种师道幼年,拜思想家、哲学家张载为师。因为祖上功勋得以补三班奉职,经考试后改为文官,担任熙州推官、主管同谷县。有县吏打田产官司,历经两年而不决。种师道翻阅冗长的案卷,从早看到晚都没看完。种师道没有纠缠于这团理不清的乱麻,而是发现县吏告的只不过是母亲和哥哥,这在讲孝道的古代不能立案,县吏为了隐瞒这一点故意设置文字迷宫。于是种师道把那个小吏叫来,诘问道:“你起讼你母亲和兄长,这没问题,但也不能...
· 河南省-洛阳市道岳
道岳(568~636)唐代高僧。洛阳人,俗姓孟。十五岁从僧粲法师出家,后从志念、智通二师学成实论、杂阿毗昙心论,并从九江之道尼学摄大乘论及俱舍论。隋代大业八年(612),受召住于大禅定道场。专精于俱舍论之研究,著俱舍论疏二十卷。另据续高僧传卷十三载,师曾整理真谛口述、慧恺笔受之俱舍论注疏,成书二十二卷。另著有“十八部论疏”。示寂于贞观十年,世寿六十九。其兄弟六人,共三人出家,兄明旷(?~632)精于大智度论,弟明略(572~638)特善涅盘经。
· 明朝河南道御史仉公
仉公明朝人,洪武年间,他在高苑县当个书记官,对百姓有爱心,宽厚待人,政绩好,后来就升为河南道御史的高官,也就是省级主要领导人了。但官场上明争暗斗很多,仉经山东人直性子,常受挫折。到了永乐年间,他又被降职到常山县当县官了,这时他政治经验更丰富,把常山县治理得很好,深受百姓爱戴。
· 河南省-济源市葛道吉
葛道吉(1957~)河南济源人。2001年毕业于中央党校函授学院法律系。1975年在家乡教书。1985年在《济源市志》任。1993年调入《济源日报》,历任副刊、副刊部主任、主任、《济源文学》主编。济源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济源市第七、八届政协常委。河南省作协理事,河南省优秀文艺工作者。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200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小说集《过水桥》,散文集《太阳和月亮》等四部。散文《绿恋》、《清清黄河水》分获2006、2007年中国报纸副刊作品一等奖,报告文学《王屋山,关于水的报告》获河南省委省政府好新闻特别奖,作品获省级以上文学奖30余次。有些篇章入选全国初、高中语文试题。
· 河南省-焦作市-沁阳樊道成
樊道成,1939年出生于渠沟乡前赵村。1962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先后在安康市汉剧院绘景,市文化馆和教师进修学校、安康师范美术专业班(大学班)任教,职称副教授。利用业余时间徒步1840公里在商洛、安康、汉中、关中、豫西、鄂西作社会调查,创作有红25军长征路写生六百幅。先后发表于《大众美术报》、《陕西日报》、《西安日报》。同时还画了红三军、红四方面军的一些长征路写生。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