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江
名称
赣,古代亦写作灨,又通淦。先秦时赣江被称为 杨汉 ,汉代称 湖汉 ,赣水一称最早可见于《山海经》卷十三“海内东经”:“赣水出聂都山,东北流,入彭泽西也。”
目前对赣江的得名主要有 章贡合流说 和 赣巨人说 :
1.章贡合流说是最流行的一种说法。章水和贡水在赣州汇合为赣江,左章右贡构成“贑”字。此说的问题在于“赣”字先秦就已产生,而“贑”字则出现在唐代以后。
2.赣巨人最早见于《山海经·海内经》:“南方有赣巨人,人面长臂,黑身有毛,反踵。”晋郭璞注《山海经》:“今交州南康郡深山中皆有此物也。长丈许,脚跟反向,健走、被发、好笑,雌者能作汁,洒中人即病,土俗呼为山都。南康今有赣水,以有此人,因以名水。”
源流
东源出自石城的武夷山黄竹岭,称绵水,流经瑞金,在会昌与湘水(江西)汇合,称贡水,流经于都、赣县、章贡区,为赣江正源。
西源章水发源于崇义县聂都山张柴洞,流经大余、上犹、南康、赣县、章贡区。
章、贡两水在赣州章贡区八境台汇合后始称赣江。曲折北流,经万安、泰和、吉安县、吉州区、青原区、吉水、峡江、新干、樟树市、丰城到南昌市新建县、南昌县,分四支注入鄱阳湖。
赣州以上为上游,山地纵横,支流众多,主要有湘水、濂江、梅江、平江、桃江、上犹江等,分别汇入章水和贡水。
赣州至新干为中游。赣州至万安段,由于河流切割遂犹山地,多峡谷和险滩急流,万安水电站建成后,险滩多已消失;万安以下,河流进入吉泰盆地,河面渐宽,水势和缓,东西两岸有孤江、遂川江、蜀水、禾水、泷水等较大支流汇入,水量大增;吉水到新干段,切穿武功山余脉,形成一较长的峡谷带。
新干以下为下游,山势渐退,江面逐渐开阔,水流平缓。有袁水和锦江汇入。
水文
赣江流域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年均降水量1400~1800毫米。平均年径流量687亿立方米,比黄河大,但由于年水量分布不均匀,河床浅平,航运多限于中下游,万安水电站建成后有所改善,干流上可常年通行100~300吨的轮驳船队和客船。水能蕴藏量360万千瓦,万安水电站是现在江西最大的水电站。
十八滩
十八滩 ,是赣江的十八个著名险滩的统称,位于江西省赣县和万安县境内,是千里赣江自源头赣州城八境台下,顺流而下排列桃园滩、白涧滩、鳖滩、横弦滩、天柱滩、南风滩,狗脚滩、往前滩、金沙滩、良口滩、昆仑滩、武索滩、小蓼滩、大蓼滩、棉津滩、漂神滩、茶壶滩、惶恐滩等十八滩,其中前九滩在赣县境内,后九滩在万安县境。
古道
循赣江(章水)而上,经大余梅关古道翻越大庾岭,至南雄再下北江。这条路在秦代之后,1936年粤汉铁路通车前,一直是南下岭南的主要通道之一。
题咏
赣江(明•孙承恩)
注释
^“赣”得名刍议,韩振飞关于赣江得名,此文有新观点,可参阅
^ 《章贡图经》:“二水合而为赣,在州治后,北流一百八十里至万安县界。由万安而上,为滩十有八,怪石如精铁,突兀廉厉,错峙波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