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姚元之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97
转发:0
评论:0
生平父姚原绶官任六安州学政。姚元之出身书香门第,曾问学于族祖姚鼐,与崔旭、梅成栋并称“张门三才子”。嘉庆五年(1800年)庚申科直隶乡试为张问陶所取士,嘉庆十年(1805年)中进士,选庶吉士,散馆后授编修。嘉庆十四年(1809年)入直南书房。嘉庆十七年(1812年),因刊刻乾隆《圣训》有误,元之负失审之责,被降为编修。之后历升咸安宫总裁、右春坊右中允、日讲起居注官、左春坊左中允、司经局洗马、翰林院侍讲、侍读、右春坊右庶子、翰林院侍讲学士。道光十三年(1833年)升工部右侍郎,后擢左都御史。道光十八年(1838年),因事降二级调用。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以年老请休归里。咸丰二年(1853年)卒。《清史稿》有传。著作姚元之善文辞,工书画。著有《竹叶亭杂记》、《荐青诗文集》等。参考资料《清史稿·列传一百六十二》

生平

父姚原绶官任六安州学政。姚元之出身书香门第,曾问学于族祖姚鼐,与崔旭、梅成栋并称“张门三才子”。嘉庆五年(1800年)庚申科直隶乡试为张问陶所取士,嘉庆十年(1805年)中进士,选庶吉士,散馆后授编修。嘉庆十四年(1809年)入直南书房。嘉庆十七年(1812年),因刊刻乾隆《圣训》有误,元之负失审之责,被降为编修。之后历升咸安宫总裁、右春坊右中允、日讲起居注官、左春坊左中允、司经局洗马、翰林院侍讲、侍读、右春坊右庶子、翰林院侍讲学士。道光十三年(1833年)升工部右侍郎,后擢左都御史。道光十八年(1838年),因事降二级调用。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以年老请休归里。咸丰二年(1853年)卒。《清史稿》有传。

著作

姚元之善文辞,工书画。著有《竹叶亭杂记》、《荐青诗文集》等。

参考资料

《清史稿·列传一百六十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姚之富
参考《中国历史大辞典》
· 姚之骃
参考文献
· 安徽省-安庆-桐城姚元之
姚元之(1776-1852),字伯昂,号荐青,又自称竹叶亭生。清代著名书画家。姚元之出身书画世家,曾问学于族祖姚鼐,自幼受家学熏陶,嘉庆十年(1805)成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十三年,历陕甘、顺天、江西乡试、会试同考,督河南、浙江学政。十四年入直南书房。十七年,武英殿刊刻乾隆《圣训》有误,姚元之负有失审之责,降为编修。他受挫不馁进取之志,二十年,连上数折,奏请禁止书坊刊刻《类典》之书,杜绝士子在科考时模仿抄袭;密奏陈州、汝宁治安混乱、盐运梗塞等情,受到朝廷赏识。道光二年(1822)升咸安宫总裁,此后官运亨通。十三年升工部右侍郎,疏陈台湾营务有窝娼聚,、械斗杀人、操练雇人代替等积弊,清廷诏示闽督严加整顿。姚元之又获升迁,擢左都御史。十八年,江西巡抚陈裕泰-南京知府张寅,姚元之上疏直言,被降二级调用。鸦片战争中,姚元之疏陈扭转广东局势、抵御外侮,必须加强战备,以武力抗-,不被清廷采纳。...
· 姚觐元
注释
· “万年姚”与“陕郡姚”渊源之新考
“万年姚”与“陕郡姚”渊源之新考隋唐史学家姚察、姚思廉父子于陈亡入隋后,居住在京兆万年县(今属陕西省西安市),其家族遂被称为“万年姚”。北周征东将军姚宣业、四代孙唐Q州都督姚懿、五代孙唐名相姚崇因曾居住陕州硖石,其家族遂被称为“陕郡姚”。“万年姚”与“陕郡姚”是隋唐时期两支有重要影响的姚姓家族。直至今天,全国许多姚姓家族都是这两支姚姓的后裔。因此,研究“万年姚”与“陕郡姚”有其一定的意义。然而,在现存的姚氏家谱上,虽然对两支姚姓之渊源联系有解释,但作者认为,目前的解释缺乏有力的史料证据,难以让人认同。笔者根据史料和新近出土的碑石,对“万年姚”与“陕郡姚”之源流作一初步探讨,加以考证。由于笔者水平有限,难免错谬,望姚氏宗亲不吝赐教,并望方家给予批评指正。一、“万年姚”与“陕郡姚”的来历据清姚振宗著《姚氏百世源流考・京兆隋唐时分支源流第四》载:《大清一统志》:陕西西安府(今陕西西安市)。《禹贡...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