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五行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88
转发:0
评论:0
由来六经论五行者,始见于《尚书》:《尚书‧洪范》:《尚书‧大禹谟》:其源起于河图、洛书之数。益图书之一六水也,二七火也,三八木也,四九金也,五十土也。在图则左旋而相生,在书则右转而相克也。然土于图书为五十中宫之数,无定位,无专体者也。惟《吕氏春秋》则以土直季夏之月,以顺相生之序。《白虎通》又以土直辰戌丑未之四季而分旺于四时。文王后天图象坤艮二土独居夏秋冬春之交,则以火必得土而后能成金,水必得土而后能生木也。五行也可以应用在本体论相关学说,对于某一主题进行本体抽象化(归纳)后之应用,亦有解作“仁、义、礼、智、信”五种品德、德行,例如在《尚书‧甘誓》。学者陈久金则提出“阴阳五行”实际上起源自一种古历法的说法,该历法将一年分成阳年(上半年)与阴年(下半年),又将一年分成五季,每季72天,每季又分阴阳二月,共十个月。而五行的观念即来自于五季,原本即为五季的名称。历史中国西周末年,已经有了一种五材说...

由来

六经论五行者,始见于《尚书》:

《尚书‧洪范》:

《尚书‧大禹谟》:

其源起于河图、洛书之数。益图书之一六水也,二七火也,三八木也,四九金也,五十土也。

在图则左旋而相生,在书则右转而相克也。然土于图书为五十中宫之数,无定位,无专体者也。惟《吕氏春秋》则以土直季夏之月,以顺相生之序。《白虎通》又以土直辰戌丑未之四季而分旺于四时。文王后天图象坤艮二土独居夏秋冬春之交,则以火必得土而后能成金,水必得土而后能生木也。

五行也可以应用在本体论相关学说,对于某一主题进行本体抽象化(归纳)后之应用,亦有解作“仁、义、礼、智、信”五种品德、德行,例如在《尚书‧甘誓》。

学者陈久金则提出“阴阳五行”实际上起源自一种古历法的说法,该历法将一年分成阳年(上半年)与阴年(下半年),又将一年分成五季,每季72天,每季又分阴阳二月,共十个月。而五行的观念即来自于五季,原本即为五季的名称。

历史

中国西周末年,已经有了一种五材说。从《国语·郑语》“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万物”和《左传》“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到《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的记载,开始把五行属性抽象出来,推演到其他事物,构成一个固定的组合形式。

在战国晚期邹衍提出了五行相胜(克)相生的思想(用来说明王朝统治的趋势),且已把胜(克)、生的次序固定下来,形成了事物之间相互关联的模式,自发地体现了事物内部的结构关系及其整体把握的思想。就在这个时期,《内经》把五行学说应用于医学,这对研究和整理古代人民积累的大量临床经验,形成中医特有的理论体系,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荀子将子思和孟轲的学派统称为五行,并加以严厉的批评。1998年9月2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庞朴根据马王堆帛书和郭店楚简的内容研究指出,子思所谓五行指的是“仁义礼智信”或“仁义礼智圣”这五种德行;这五种德行,后来又合称为“五常”。

汉代思想家董仲舒认为,木代表仁、火代表礼、土代表信、金代表义、水代表智。

生成数

《易传·系辞》:“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这里说了十个数,一至五,是五个生数,五个生数各与五合而得六至十,是谓五个成数。

汉代经学家对这十个数有一定的解释。如郑玄说:“《易》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而五行自水始,火次之,木次之,金次之,土为后。天一生水于北,地二生火于南,天三生木于东,地四生金于西,天五生土于中。阳无偶,阴无配,未得相成。地六成水于北与天一并,天七成火于南与地二并,地八成木于东与天三并,天九成金于西与地四并,地十成土于中与天五并。”

相生相克

五行

  黑色箭头指向相生之物,白色箭头指向克制之物

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五行任一行与其他五行的关系为:同我、生我、我生、克我、我克。

五行中的每一行都有不同的性能。“木曰曲直”,意思是木具有生长、升发的特性;“火曰炎上”,是火具有发热、向上的特性;“土曰稼穑”,是指土具有种植庄稼,生化万物的特性;“金曰从革”,是金具有肃杀、变革的特性;“水曰润下”,是水具有滋润、向下的特性。古人基于这种认识,把宇宙间各种事物分别归属于五行,因此在概念上,已经不是木、火、土、金、水本身,而是一大类在特性上可相比拟的各种事物、现象所共有的抽象性能。

中国哲学史上的五行思想类别:综上所述,五行的意义综合列举如下:

指五种行为原则,疑为荀子所持。

指五种物性,如《尚书·洪范》及周子太极图说所持。

指人类生活上的五种必须的物质条件,如《左传》里蔡墨所持。

为分类学上的五种分类原则,如《吕氏春秋》所持。

指借着阴阳二气之流动而存在的五种“存在形式”,如《白虎通》及《黄帝内经》素问所持。

指木材(植物)、火炎、泥土、金属及流水。它们的象征意义分别为生机兴发,活动或变化,孕育或培植,禁制与伏藏。此为萧吉所持。

五行与中国王朝更迭

战国时代齐国人邹衍发展了阴阳学派,并提出王朝更迭与五行生克循环之间的联系。邹衍将“五行”推演为代表王朝运数的“五德”,认为五行的循环不仅代表着季节的更替、更是预示著王朝的兴衰与更迭。邹衍将从黄帝到夏、商、周之间的所有朝代更替都解释为五德的循环相胜,认为当一个新的王朝即将兴起之时,上天必会降下与代表着新王朝德运的瑞应征兆,以预示著旧王朝的谢幕和新一轮王朝循环的开启。例如,当殷商的金德式微、姬周德火德兴起之时,邹衍如是描述上天的瑞应:

以邹衍的五德说来论证王朝正统性的传统滥觞自秦朝。据《史记•封禅书》记载:“昔秦文公出猎,获黑龙”。龙自然是帝王的象征,而黑色则是水德之色,由是太史公云“此其水德之瑞”。由于周居火德,根据邹衍的理论推演,水克火,秦居水德恰好印证了秦将代周而得天下。据《始皇本纪》载,为了宣扬新朝的德运,秦始皇登基改元后立即宣布改服色为黑,由是“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

秦亡汉兴后,虽然新兴的汉王朝沿用了五德理论来解释其王朝正统,但朝野之中对汉朝究竟当居何德运、尚何服色一直争论不休。高祖建国之初,曾宣布汉承秦之水德、尚黑色。但以公孙臣等为代表的一派认为,宣布汉当居克秦之水德的土德。虽然此提议遭到了丞相张苍的反对,但到了武帝太初元年,汉朝终于改朔易服,宣布汉居土德、尚黄色。而到新莽代汉之时,刘向、刘歆父子的新五德说盛行,不但推翻了邹衍建立的从远古到周的王朝德运次序,更是提出了新的王朝德运理论:新王朝的德运当由旧王朝所生,而非旧王朝的德运为新王朝所克。根据刘氏父子的说法,汉当居火德、尚红色,火生土,所以代替汉朝的王莽新朝当居土德、尚黄色。此后,中国王朝更迭大多以五德相生来推演。

中医学之五行

五行在中医学有特殊含义。

“金曰从革”,代表沉降、肃杀、收敛等性质,在人体为肺(脏)和大肠(腑)。

“水曰润下”,代表了滋润、下行、寒凉、闭藏的性质,在人体为肾(脏)和膀胱(腑)。

“木曰曲直”,代表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的功能,在人体为肝(脏)和胆(腑)。

“火曰炎上”,代表了温热、向上等性质,在人体为心(脏)和小肠(腑)。

“土曰稼穑”,代表了生化、承载、受纳等性质,在人体为脾(脏)和胃(腑)。

肝脏主宰愤怒,过分愤怒会伤肝脏; 心脏主宰喜乐,过分喜乐会伤心脏; 脾脏主宰考虑及担忧,过分思虑会伤脾脏; 肺主宰悲伤,过分悲伤会伤肺; 肾主宰恐惧与惊燥,过分恐惧会伤肾。

就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可以得知,每一行都有4个作用,分别为“生”“被生”“克”“被克”,若假设万物均归属五行, 那代表万物之间的互动方式可以区分为“生”“被生”“克”“被克”四类,若此论点成立,五行将必为五,而不该有四行或六行之说。 古代中医依此互动方式进行中医辩症,现代物理学就很少见依此四类互动方式进行研究。

五行与干支表

具体的对应关系为:甲阳木、乙阴木、丙阳火、丁阴火、戊阳土、己阴土、庚阳金、辛阴金、壬阳水、癸。

五行与其他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五行与方位、颜色、神兽等都有密切关系。

在《黄帝内经》

在《黄帝内经·素问》有不少关于五行的论述。例如:

〈阴阳应象大论五〉:“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

“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

“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

“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

〈六节藏象论九〉:“歧伯曰︰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主治焉。五运相袭,而皆治之……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得五行时之胜,各以气命其藏。”

〈脉要精微论十七〉:“从阴阳始,始之有经,从五行生,生之有度……是故声合五音,色合五行,脉合阴阳……”

〈三部九候论二十〉:“上应天光星辰历纪,下副四时五行……”

〈藏气法时论二十二〉:

〈宣明五气篇二十三〉:

〈离合真邪论二十七〉:“不知三部九候,故不能久长。因不知合之四时五行……”

〈鍼解五十四〉:“人发齿耳目五声,应五音六律……五音一以候宫商角征羽……”

〈调经论六十二〉:“有余有五,不足亦有五……神有余有不足,气有余有不足,血有余有不足,形有余有不足,志有余有不足”

素问第十九卷

〈天元纪大论六十六〉:

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

在天为热,在地为火,

在天为湿,在地为土,

在天为燥,在地为金,

在天为寒,在地为水,

甲己之岁,土运统之。

乙庚之岁,金运统之。

丙辛之岁,水运统之。

丁壬之岁,木运统之。

戊癸之岁,火运统之。

〈五运行大论六十七〉:

“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

“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

“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

素问第二十卷

〈气交变大论六十九〉:

太过“帝曰︰五运之化,太过何如。“歧伯曰︰

不及“帝曰︰善。其不及,何如。歧伯曰︰悉乎哉问也。“帝曰︰善。愿闻其时也。歧伯曰︰悉乎哉问也。

东方生风,风生木,其德敷和,其化生荣,其政舒启,其令风,其变振发,其灾散落。

南方生热,热生火,其德彰显,其化蕃茂,其政明曜,其令热,其变销烁,其灾燔倦。

中央生湿,湿生土,其德溽蒸,其化丰备,其政安静,其令湿,其变骤注,其灾霖溃。

西方生燥,燥生金,其德清洁,其化紧敛,其政劲切,其令燥,其变肃杀,其灾苍陨。

北方生寒,寒生水,其德凄沧,其化清谧,其政凝肃,其令寒,其变溧冽,其灾冰雪霜雹。

〈五常政大论七十〉:

(平气)敷和,升明,备化,审平,静顺

(气不及)委和,伏明,卑监,从革,涸流故乘危而行,不速而至,暴虐无德,灾反及之,微者复微,甚者复甚,气之常也。

(气太过)发生,赫曦,敦阜,坚成,流衍

素问第二十一卷

〈六元正纪大论七十一〉:

素问第二十二卷

〈至真要大论七十四〉:“

木位之主,其泻以酸,其补以辛。

火位之主,其泻以甘,其补以咸。

土位之主,其泻以苦,其补以甘。

金位之主,其泻以辛,其补以酸。

水位之主,其泻以咸,其补以苦。”

清气大来,燥之胜也,风木受邪,肝病生焉。

热气大来,火之胜也,金燥受邪,肺病生焉。

寒气大来,水之胜之,火热受邪,心病生焉。

湿气大来,土之胜也,寒水受邪,肾病生焉。

风气大来,木之胜也,土湿受邪,脾病生焉。

参看

阴阳

命运

天干

干支

太极

四象

八卦

四元素说

四大种

五德终始说

行辈

研究书目

Sarah Allan等编:《中国古代思维模式与阴阳五行说探源》(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王爱和著,金蕾等译:《中国古代宇宙观与政治文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陈元,“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宋元明帝王画像与其隐喻的王朝正统性”,《中国文化》,第44卷,2016年,137-153页。

Yuan Chen, "Legitimation Discourse and the Theory of the Five Elements in Imperial China." Journal of Song-Yuan Studies 44 (2014): 325-36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竹帛五行篇与思孟五行说
一九七三年冬,湖南长沙马王堆第三号汉墓出土的众多帛书中,有一篇被名为《五行》篇。整整二十年後,一九九三年冬,湖北荆门郭店村第一号楚墓出土的众多竹书中,有一篇自名为《五行》篇。二十年前的研究已经指明,这个《五行》篇,正是荀子在《非十二子》中作为子思孟轲学派代表作来批判的那个“五行”说;二十年後它与《缁衣》等相传为子思的著作相伴再次出土,并自名曰《五行》,於是多了一层内证,而使此前的断案铁证如山,永毋庸议。
· 竹帛《五行》篇比较
1973年冬,湖南长沙马王堆第三号汉墓出土的众多帛书中,有一本被名为《五行》篇。整整20年後,1993年冬,湖北荆门郭店村第一号楚墓出土的众多竹书中,有一本自名为《五行》篇。两篇《五行》的最大不同是:帛书有《经》有《说》,竹书有《经》无《说》。《经》的部份,除几个章节次序互换外,内容方面基本相同。20年前的研究已经证明,这个《五行》篇,正是荀子在《非十二子》中作为子思孟轲学派代表
· 简帛《五行》新探——兼论《五行》在思想史中的地位
【提要】《五行》篇中“形于内”的“德之行”与“不形于内”的“行”实际是一种双重道德律,它与郭店简其它篇目中的“仁内义外”说表达的是一个意思,这是理解《五行》思想的关键;《五行》突出“圣”、“智”之论,表现出道德实践中的二元论倾向;《五行》前半部分主要谈“形于内”的“德之行”,后半部分谈“不形于内”的“行”,前者影响了孟子尤其是其“四端说”,后者则启发了荀子,《五行》对以后的孟、荀均产生影响
· 古代哲学-五行
五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物质观。多用于哲学、中医学和占卜方面。五行指:金;木;水;火;土。认为大自然由五种要素所构成,随着这五个要素的盛衰,而使得大自然产生变化,不但影响到人的命运,同时也使宇宙万物循环不已。五行学说认为宇宙万物,都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行(运动)和变化所构成。它强调整体概念,描绘了事物的结构关系和运动形式。如果说阴阳是一种古代的对立统一学说,则五行可以说是一种原始的普通系统论。发展历史中国西周末年,已经有了一种朴素唯物主义观点的“五材说”。从《国语·郑语》“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万物”和《左传》“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到《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的记载,开始把五行属性抽象出来,推演到其...
· 古代哲学-五行
五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物质观。多用于哲学、中医学和占卜方面。五行指:金;木;水;火;土。认为大自然由五种要素所构成,随着这五个要素的盛衰,而使得大自然产生变化,不但影响到人的命运,同时也使宇宙万物循环不已。五行学说认为宇宙万物,都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行(运动)和变化所构成。它强调整体概念,描绘了事物的结构关系和运动形式。如果说阴阳是一种古代的对立统一学说,则五行可以说是一种原始的普通系统论。发展历史中国西周末年,已经有了一种朴素唯物主义观点的“五材说”。从《国语·郑语》“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万物”和《左传》“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到《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的记载,开始把五行属性抽象出来,推演到其...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