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老河口市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562
转发:0
评论:0
历史古称阴国,春秋末,前532年被楚国灭掉。秦置酂县,属南阳郡,西汉时酂县、阴城并立,至隋唐废酂城郡立阴城县。北宋乾德二年(964年)置乾德县。熙宁五年(1072年)改乾德县为光化县,取“光大王化”之意为名,属襄州。明洪武十年(1377年)省入谷城县,十三年(1380年)复置,属襄阳府。清因之。1914年属襄阳道。1937年置老河口镇,因处汉江故道之口得名,为光化县治。1949年属襄阳专区。1951年以老河口镇置老河口市,1952年撤销,仍为光化县治。1960年均县并入光化县,1962年二县分治,属襄阳专区。1970年属襄阳地区。1979年划老河口镇及近郊置县级老河口市。1983年撤销光化县,并入老河口市,属襄阳市。自然地理老河口地处秦岭支脉伏牛山南支尾端,位于汉水中游北岸,南阳盆地边缘,地貌形态多姿。地势北高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呈若干条“鸡爪”状丘岗伸向东南,形成丘陵、平岗、平原三种...

历史

古称阴国,春秋末,前532年被楚国灭掉。

秦置 酂县 ,属南阳郡,西汉时酂县、阴城并立,至隋唐废酂城郡立阴城县。

北宋乾德二年(964年)置 乾德县 。熙宁五年(1072年)改乾德县为 光化县 ,取“光大王化”之意为名,属襄州。

明洪武十年(1377年)省入谷城县,十三年(1380年)复置,属襄阳府。清因之。

1914年属襄阳道。

1937年置老河口镇,因处汉江故道之口得名,为光化县治。

1949年属襄阳专区。1951年以老河口镇置老河口市,1952年撤销,仍为光化县治。1960年均县并入光化县,1962年二县分治,属襄阳专区。1970年属襄阳地区。1979年划老河口镇及近郊置县级老河口市。1983年撤销光化县,并入老河口市,属襄阳市。

自然地理

老河口地处秦岭支脉伏牛山南支尾端,位于汉水中游北岸,南阳盆地边缘,地貌形态多姿。地势北高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呈若干条“鸡爪”状丘岗伸向东南,形成丘陵、平岗、平原三种地形。平岗地高程在100米至150米之间,其面积占总面积的42. 94%;丘陵地高程在150米至450米之间,其面积占总面积的39.17%;平原地高程在100米上下,其面积占总面积的17.89%。

境北朱连山东西横断,与河南省淅川县、邓州市相隔,为境内最高山脉;自西向东,高庄寨高346米(黄海高程,下同)。彭家寨高451米,煤铁垭高402米,青杠扒北岭高462米(为境内最高点),吴家庄东岭高408米,大山寨高393米,至六股营北岭高239米,再向东即为岗坡地带,高程在200米以下。

朱连山以南之岗岭均为自北向南走向。其主岭自二劈山向南经渔关庙、黄庄、孙家洼西岭、梁岗、袁冲、郝岗、杨陈扒、韩家大堰、石碑岗、九里岗、张岗、晋公庙、土地岭、西张湾西岭、杨家山,再向南入襄阳区境,岭长57公里,沿线岭高在186米至159米之间。这道岗岭,将境内水系分为东西两片,岭西地形起伏较大,属丘陵地带,其间大小河流均直接汇入汉水;岭东属平岗地带,其河流则分别汇入排子河、黑水河,再入小清河,至襄阳市北入汉水。朱连山主岭以西的支岭,均为自东向西南走向,由主岭直至汉水边。

经济

农业:老河口为全国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和小麦商品粮基地。农作物以小麦、水稻、棉花、油料为主,其小麦单产居湖北省之首。老河口流通活跃、市场繁荣。

工业:老河口工业门类齐全,体系完备。目前已形成以化工、机械汽车、纺织服装、建材、冶金五大行业为支柱,以精细化工、精密机械、新型建筑材料、有色金属冶炼、电子等新兴产业为先导的产业新格局,生产千余种产品。

水运

属四级航道的汉江水运可上达陕西,下至汉口,全年可通航500吨级驳船,并建有杂件、沙石磷矿专用码头。年设计吞吐量180万t的襄阳港老河口陈埠港区综合码头正在建设中。

教育

老河口一中是湖北省重点高中。

名胜古迹

市中心有孙中山先生塑像和纪念堂,有李宗仁先生亲笔命名的中山公园,有抗日阵亡将士暨死难同胞纪念碑,还有鄂西北最大的清真寺。

名人

老河口市是春秋名将伍子胥的故里,汉代开国丞相萧何的封地,北宋大文豪欧阳修曾在此出任县令。宋代科学家沈括在此写下诗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