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经》
《中阿含经》收经222部,分为五诵十八品。经文分品,并无统一划分标准,大致有如下几种形式:①根据经文所述的主要教义分品。如《业相应品》有10部经,主要阐述业报轮回等教义,兼驳耆那教苦行灭业和其他宗教派别的业报学说;《未曾有法品》有10部经,主要记述佛陀的往生事迹和阿难等佛弟子的持戒修行。此外,《根本分别品》等把论述相同教义的若干部经集成一品;②根据经文中出现的主要人物列成专品。如《舍利子相应品》有11部经,叙事都与舍利子有关;③依据说法的形式分品。如《七法品》有10部经,各经都列举7种比喻阐发教理;④取所集经中一部经名作为品名。如《长寿王品》、《脯利多品》等。些外还有一品,名为《双品》,但品名与所集经文完全无关。因《双品》前五部经放在第四诵,后五部经放在第五诵,故以此为名。全经包括三个主要内容:①详述各种修行规定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在达到涅槃解脱过程中的作用,这是此经的重点.如对三学(戒
《中阿含经》收经222部,分为五诵十八品。经文分品,并无统一划分标准,大致有如下几种形式:①根据经文所述的主要教义分品。如《业相应品》有10部经,主要阐述业报轮回等教义,兼驳耆那教苦行灭业和其他宗教派别的业报学说;《未曾有法品》有10部经,主要记述佛陀的往生事迹和阿难等佛弟子的持戒修行。此外,《根本分别品》等把论述相同教义的若干部经集成一品;②根据经文现的主要人物列成专品。如《舍利子相应品》有11部经,叙事都与舍利子有关;③依据说法的形式分品。如《七法品》有10部经,各经都列举7种比喻阐发教理;④取所集经中一部经名作为品名。如《长寿王品》、《脯利多品》等。些外还有一品,名为《双品》,但品名与所集经文完全无关。因《双品》前五部经放在第四诵,后五部经放在第五诵,故以此为名。 全经包括三个主要内容:①详述各种修行规定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在达到涅槃解脱过程中的作用,这是此经的重点.如对三学(戒、定、慧)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涅槃的关系,论述较多。此外,还就如何断灭“无明”,修行取得功果等,以阐明达到涅槃的修道层次;②联系当时社会现实阐述善恶因果报应,鼓励在家信徒和俗人止恶行善③论述四谛、八正道、缘起、十二因缘、四禅、六界、六处、十八意行等小乘佛教教义,阐发了无常、无我和一切皆苦的思想。大多数品论述的问题比较集中,多用日常生活事例和寓言故事阐发教理。以着重讲述各种学说之间的关系为特点。后出的许多经、律多引述其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阿含经
释名梵语及巴利语āgama是来的意思,ā是前置词,有相反的意思,gama是去之意,合起来就是“来”的意思,因此古译阿含为“趣”与“归”,是“展转传来”,有传授传承的意思,如《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五:“如是四种,师弟展转传来于今;由此道理,是故说名阿笈摩。”《善见律毘婆沙》卷一:“容受聚集义,名阿含。如修多罗说:‘佛告诸比丘:我于三界中,不见一阿含,如畜生阿含,纯是众生聚集处也。’”僧肇《长阿含经序》说:“阿含。秦言法归。法归者。盖是万善之渊府。总持之林苑。其为典也。……道无不由。法无不在。譬彼巨海。百川所归。故以法归为名。”《翻译名义集》把“阿含”译为“无比法”或“教”,意思是“法之最上者也”。“阿含”或名“阿笈摩”,意为诸佛辗转传来的成佛之道。传译全本《长阿含经》:共二十二卷,后秦弘始十五年(413年)于长安由罽宾三藏沙门佛陀耶舍口诵,凉州沙门竺佛念译为汉文,秦国道士道含笔录。《中阿含经》...
· 《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是原始佛教基本经典。北传佛教四部阿含之一。因所集各经篇幅较长,故名。后秦佛陀耶舍、竺佛念译。全经分四分四诵,22卷,共收30部经。此经梵本属法藏部,原本失传。近代曾在中亚发现梵本残片。历代别出异译之单品约24种、58卷左右。各经出自何派传本,已无可稽考。北传汉译《长阿含经》与南传《长部经典》大体相应。《长部经典》共收34种经。其中有四经汉译全缺;而《三十二相经》《念处经》汉译收在《中阿含经》中;但南传《长部经典》没有《增一经》《三聚经》和《世纪经》三经。一般认为,北传倾向于把内容相近的经文排在一起,而南传的排列则更多地保留了经文形成先后的原来面貌。主要内容可分4部分:总结和解释佛教的基本教理。概括教义的经有《十上经》《增一经》和《三聚经》等。这些经将教义分门别类,按数字顺序排列。以简单列举为特点,所述教义主要有四谛、八正道、四禅、五蕴、缘起、十二因缘、无常、无我、因果报应、生死...
· 杂阿含经
音义阿含(巴利语、梵语:āgama)亦作“阿鋡”、“阿鋡暮”、“阿笈摩”,本义来,转义传来、圣教,谓自佛陀及圣弟子处传来之教;或言归,归附、归结义,谓佛法之总汇。Saṃyukta有二义:相应的(事相应的),杂处的(间厕鸠集的)。汉传译名,取自杂处之义,故译为杂阿含。这可能是因为早期结集,各经都是独立出现,经文简短,次第杂乱,所以被称为杂。《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杂事》取相应之意,称为《相应阿笈摩》,与巴利藏《相应部》取名相同。译本《杂阿含经》为南朝刘宋求那跋陀罗在元嘉二十年(443年)于杨都祇洹寺口述,宝云传译汉文,慧观笔录,共五十卷。其原本来源不明,《开元释教录》记载,此本就是法显由锡兰取回的杂阿含梵本;也有可能是求那跋陀罗由天竺或锡兰带来中国。现代在高昌及于阗发现梵文片断,与现存《杂阿含经》一致,因此可以推断它是由梵文本译出,属于根本说一切有部。另有十六卷本《别译杂阿含经》,译者失传,译...
· 中阿含经
汉传版本全译本苻秦建元二十年(384年)由昙摩难提译出五十九卷,东晋隆安二年(398年)瞿昙僧伽提婆重译六十卷。别译本《四谛经》,一卷,后汉安世高译。为《中阿含经》卷7〈分别圣谛品〉的单行译本。内容本经之义趣据《萨婆多毘尼毘婆沙》总序:“为利根众生说诸深义。名中阿含。是学问者所习”。本经重于律治,较诸其它阿含经,《中阿含经》经文不长不短,故名“中阿含”,分五诵十八品。内容述及八正道、十二因缘、四禅、缘起、六界聚、六触处、十八意行等部派佛教教义,阐述善恶因果报应,劝人止恶向善,常以寓言故事启发。
· 《增一阿含经》
《增一阿含经》为古印度北方佛教《四阿含经》之一。以所述多为渐次趋入佛法的施、戒、生灭、涅槃等道理,且随世人之根机而渐从一法增至十一法,述说种种因缘故事,故名。后经东晋瞿昙僧伽提婆改订。全经五十二品,收四百七十二经。即:一、《序品》,阐述弥勒菩萨告贤劫中诸菩萨及诸天等流布此经;二、一法,有十三品,一百零九经;三、二法,有六品,六十五经;四、三法,有四品,四十经;五、四法,有七品,六十一经;六、五法,有五品,四十七经;七、六法,有二品,二十二经;八、七法,有三品,二十五经;九、八法,有二品,二十经;十、九法,有二品,十八经;十一、十法,有三品,二十六经;十二、十一法,有四品,三十九经。梵文原着已佚,仅有断简散存。此经记述佛陀和其弟子们的事迹;阐述出家僧尼的戒律和对俗人修行的规定;论述小乘佛教的主要教义等。因经中有“六度”“三乘”等词句,承认菩萨大乘,近乎大众部的主张,故一般认为是大众部的传本。...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