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典的泰门
角色
泰门(Timon) :雅典主。
艾西巴第斯(Alcibiades) ,军事大队队长和泰门的好朋友。
艾帕曼特斯(Apemantus) ,哲学家和粗暴的人。
弗莱维斯(Flavius) 是泰门的首席管家。
弗莱米涅斯(Flaminius) 是泰门的仆人之一。
塞维律斯(Servilius) 是另一个泰门的仆人。
路歇斯(Lucilius) 是一个浪漫的青年和泰门的仆人。
文提狄斯(Ventidius) 是泰门的“朋友”之一,并在债务人监狱。
路库勒斯(Lucullus) 是泰门的“朋友”。
路歇斯(Lucius) ,泰门的“朋友”
辛普洛涅斯(Sempronius) ,泰门最嫉妒的“朋友”。
诗人(Poet) 和 画家(Painter) 是朋友。艺术家们寻求泰门的惠顾。
宝石匠(Jeweller) 和 商人(Merchant) 短暂出现。
雅典的参议员(The Senators) 。
傻瓜(The fool) 是简要地是艾帕曼特斯的同伴。
三个陌生人(Strangers) 。
古雅典人(Old Athenian) 是路歇斯爱的女人的父亲。
四个元老(Lords) 。泰门的假朋友。
内容梗概
起初,泰门是个富有而仁慈的雅典贵族,尔后愤世弃俗。他举办了大型宴会,参加人包括剧中几乎所有主要人物。泰门毫不吝惜地分享钱财,所有人都阿谀奉承,以便获得更多的赏赐;但艾帕曼特斯除外,他富有哲理、脾气不好、对泰门冷嘲热讽。他接受了来自诗人和画家那里的艺术品,以及从珠宝商那里来的珠宝,但在第一幕末了,他将这些转送给了其它朋友。泰门的仆人路歇斯正在追求一位老雅典人的女儿。老人很不满,但泰门给了他三个泰伦,让他们开心结婚,他认为仆人的幸福是值得尊重的。泰门被告知自己的朋友文提狄斯被关在债务人监狱内。他帮助还债,文提狄斯得以获释,参加宴会。泰门祝酒,赞颂友谊。宾客们在假面舞会上狂欢。当宴会结束后,泰门继续赠与礼物;这包括他的马匹和其它财物。
现在,泰门已经送完了他所有的财物。管家弗莱维斯对泰门的出手阔绰颇为不满,对那些寄生作者和画家一掷千金深表不悦。当泰门打猎回来时,管家对他进行陈明。泰门对此感到不满,因为自己没有得到提前告知。他向弗莱维斯发怒,但后者反驳自己曾经多次进行提示,但都未成功:此时,泰门的田地已经被售出。尾随泰门的是另一个宾客:充满讽刺的哲人艾帕曼特斯,他用尖酸刻薄的笑话来挖苦在座的众宾客。艾帕曼特斯是唯一不求财物的人。另一个人是傻瓜,当债权人向泰门要求立即还债时,他大打出手。泰门无法还债,只好打发仆人前去向那些所谓的朋友们请求支援。
酒肉之交对泰门的仆人嗤之以鼻,仆人则报以愤怒的独白。在另一处,艾西巴第斯的副官出于愤怒,对一人下手。艾西巴第斯向元老求情,称一时冲动不应被控蓄意谋杀。元老们对此否决,艾西巴第斯坚持己见,元老们将他驱逐。艾西巴第斯誓言报复,动用自己的军队。在这一幕尾,泰门与仆人们商议,决定在下一次宴会上施行报复。
泰门举办了宴会,宴请那些酒肉之交。仆人们将餐盘托出,但客人们发现盘中不过是石块和温水。泰门向他们泼水,把盘子抛向他们,随后离家出走。忠诚的弗莱维斯则誓言追随泰门到底。
泰门谴责社会(1803版,第四幕,第一场)
泰门一边骂街,一边走入荒野,在山洞里藏身,吃草根为生。在洞中,他发现藏匿的金子。艾西巴第斯,艾帕曼特斯和三个土匪先于弗莱维斯找到泰门。和艾西巴第斯一道来的是两个妓女,在性病问题上与泰门互骂。泰门将大多数金子给了叛乱的艾西巴第斯,声称自己只想看到城市的灭亡,可见他已经愤世弃俗。他又将金子给了妓女,让她们散布疾病,并将剩余的给了诗人和画家,而只给元老们留下一点点。当艾帕曼特斯出现,指责泰门抄袭自己厌世态度时,观众们可以旁观两个厌世人彼此观点的交换。
弗莱维斯来到,虽然也想要钱,但他更想让泰门回归社会。泰门承认弗莱维斯是他唯一真诚的朋友,但为弗莱维斯仆人的身份而倍感遗憾。他接待了从雅典来的最后使者,后者希望泰门可以安抚艾西巴第斯,但泰门消亡在荒芜之中。艾西巴第斯进军雅典,却读到泰门的墓志铭,其中一部分是卡利马科斯所著:
时期与文本
戏剧在1623年收录书籍出版业组合记录。在当时没有明确的编写日期, 对戏剧的“未知结局和不连贯性”也没有统一意见。自二十世纪其,编辑们就试图通过揣摩莎士比亚的情感来弥补这些问题(Chambers); 关于戏剧的假说有“未完成状态”(Ellis-Fermor)和“抄写人干预”(Oliver);这是通过对词汇的统计分析,舞台指导等等得出的。牛津莎士比亚编辑得出结论,认定托马斯·米德尔顿和莎士比亚是戏剧的共同创作人,根据之前对文章中俗语和罕见词的分析,认定戏剧于1605年完成。
在创作过程中,莎士比亚可能参考了威廉·品特《欢愉宫殿》中第28部故事,其中第38部可能为《皆大欢喜》提供灵感。 他也可能参考了普鲁塔克“阿尔西比亚德斯的生活”, 以及琉善的《对话》。
《第一对开本》中《雅典的泰门》首页副本,1623年出版。
共同创作
布莱恩·维克斯和其他一些学者认为这是和托马斯·米德尔顿共同创作,另一些注释者不同意这个观点。
主题
宴会
莎士比亚笔下的宴会颇为重要:除了在结构上或是中心地位上,宴会自身也常常是令人惊异的。 泰门举办的第一场宴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奢华,以及贵族维持社交和友谊的方式。由于雅典奉行民主,所有公民都被邀请参加。第二场宴会则是对上一次的反讽,泰门以此来报复那些狐朋狗友,随后起身离席,自我流放。此时,宴会的喜乐不再:泰门用盘子盛满白水,反讽食客的贪得无厌。他被友谊的表象所蒙蔽,因此愤而反击:对愚弄他的人进行愚弄,让他们尝尝虚假的宴乐。
在古希腊和当代英国的早期,宴会在政治上都占据重要地位。
莎士比亚
罗伯特·威尔曼注意到在舞台上,人们依照自己的身份地位列席宴会,但泰门责令艾帕曼特斯坐在一边。这样,泰门和他的朋友们美词祝酒,而艾帕曼特斯却可以与观众直接对话,并不受他人干预。他告诉我们“看看这些家伙,这就是宴乐的真实意义。”他对宴乐进行了批评,但在舞台效应上做出了回避。这种二重性在一方面承认了绚烂对感官的吸引,同时看破了表面的浮华; 这是“是出于对生命的热爱和道德的力量,才能看破它的绚烂、虚伪、羞辱和报应。”
戏剧中的宴会描述了个人欲望和人类共性之间的紧张,以及自控自制和社会管控之间的矛盾。在一起进餐可以描述为社会关系:分享食物则是加强友谊,或是庆祝。然而,自私自利则会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打破。
参见
莎士比亚
延伸阅读
Butler, Francelia. The Strange Critical Fortunes of Shakespeare"s Timon of Athens . Ames: I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66.
Oliver, H.J., ed. Timon of Athens . The Arden Shakespeare. Surrey: Methuen and Company, 195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