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渡河
概况普渡河因佛教用语中的“慈航普渡”得名,一说因普姓人家在河上设渡而得名。普渡河上游称为盘龙江,主源牧羊河发源自嵩明县西部梁王山西侧,在昆明市盘龙区松华乡与甸尾河汇合,始称盘龙江。盘龙江向南流经昆明市市区,最后注入滇池。从滇池出湖口开始为中游,湖口到石龙坝水电站一段称海口河,石龙坝水电站以下称为螳螂川,向北流经安宁市、富民县,在富民县过永定大桥之后始称普渡河。最后纵贯禄劝县,最后在禄劝县则黑乡注入金沙江。全长363.6公里。流域面积11,657平方公里。途纳鸣矣河、木板河、掌鸠河等支流。另外也有很多资料直接将螳螂川作为主源,全长变为294公里或213公里。地理概况普渡河流域地处亚热带高原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4.5~15.8摄氏度。降水集中,干湿季分明。径流量以降水补给为主,雨季常常洪水泛滥。流域内地形多为山地,平均海拔1500~2800米。流域内富含磷矿、盐矿。地热资源丰富,干流下
概况
普渡河因佛教用语中的“慈航普渡”得名,一说因普姓人家在河上设渡而得名 。
普渡河上游称为盘龙江,主源 牧羊河 发源自嵩明县西部梁王山西侧,在昆明市盘龙区松华乡与 甸尾河 汇合,始称盘龙江。盘龙江向南流经昆明市市区,最后注入滇池。从滇池出湖口开始为中游,湖口到石龙坝水电站一段称 海口河 ,石龙坝水电站以下称为 螳螂川 ,向北流经安宁市、富民县,在富民县过永定大桥之后始称普渡河。最后纵贯禄劝县,最后在禄劝县则黑乡注入金沙江。全长363.6公里。流域面积11,657平方公里 。途纳鸣矣河、木板河、掌鸠河等支流。
另外也有很多资料直接将螳螂川作为主源,全长变为294公里 或213公里 。
地理概况
普渡河流域地处带高原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4.5~15.8摄氏度。降水集中,干湿季分明。径流量以降水补给为主,雨季常常洪水泛滥。流域内地形多为山地,平均海拔1500~2800米。流域内富含磷矿、盐矿。地热资源丰富,干流下游穿行于高山峡谷之间,富水力资源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香象渡河
【成语】香象渡河【成语】香象渡河【拼音】xiāngxiàngdùhé【解释】渡:横过江河。大象过河,脚踏河底。佛教用语,喻大乘菩萨修证,比喻悟道精深彻底。也形容评论文字精辟透彻。【出处】《优婆塞戒经·卷一·三种菩提品》:“如恒河水,三兽俱渡,兔、马、香象。兔不至底,浮水而过;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则尽底。”
· 《贾人渡河》原文和翻译
《贾人渡河》原文和翻译原文济阴之贾人①,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②之上,号焉。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急号曰:“我济阴之巨室③也,能救我,予尔百金!”渔者载而升诸④陆,则予十金。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⑤!”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⑥而退。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⑦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人曰:“盍⑧救诸⑨?”渔者曰:“是许金而不酬者也!”立而观之,遂没。①贾人:商人。②浮苴(chá):水中浮草。③巨室:世家大族④诸:相当于“之于”或“之乎”。⑤无乃不可乎:恐怕不行吧。⑥黯然:失望的样子。⑦薄:迫近⑧盍:何不⑨诸:他译文:济阴郡的商人,渡河时船沉了,(危急中)只好伏在河中漂着的枯草上哭喊着。有个渔夫驾着船去救他,还没到他身边时,商人就急忙喊道:“我是济水边上的世家大族,你救了我,我给你一百两金子。”渔夫用船把他救上陆...
· 揭秘:石达开为何在大渡河全军覆灭?
大渡河下游,两岸高山,一河怒水,惊涛澎湃,太平天国名将石达开率领数万大军进驻河边的紫打地,因山洪暴发,抢渡不成,粮尽援绝,最后全军覆没。百余年来,特别是近几十年.议论太平天国的功过是非,议论石达开功过是非的文章颇为不少。但是非常遗憾,比较之下,探讨历史真相的文章寥寥。如果在不明真相之前,即大加评论,甚或作出结论,一经与真相对照,就成了无的放矢,说了等于不说,岂不浪费时间精力!对于石达开的“盖棺论定”,最关键的史实是他最后在大渡河边覆军时的真相。了解这一段真相,才能谈及石达开的功过是非。叙事的时间是从公元1863年5月14日至6月13日,刚刚一个月。空间是在四川省石棉县的安顺场(当时的地名叫做紫打地,是彝语译音)。在这一个月中,石达开部的活动范围只在安顺场及其附近的30公里之内。为了便于说明问题,特先列表以记大事,再加以说明公元1863年5月14日,天历癸开13年四月一日,清历同治二年三月廿...
· 揭秘:石达开为何在大渡河全军覆灭?
大渡河下游,两岸高山,一河怒水,惊涛澎湃,太平天国名将石达开率领数万大军进驻河边的紫打地,因山洪暴发,抢渡不成,粮尽援绝,最后全军覆没。百余年来,特别是近几十年.议论太平天国的功过是非,议论石达开功过是非的文章颇为不少。但是非常遗憾,比较之下,探讨历史真相的文章寥寥。如果在不明真相之前,即大加评论,甚或作出结论,一经与真相对照,就成了无的放矢,说了等于不说,岂不浪费时间精力!对于石达开的“盖棺论定”,最关键的史实是他最后在大渡河边覆军时的真相。了解这一段真相,才能谈及石达开的功过是非。网络配图叙事的时间是从公元1863年5月14日至6月13日,刚刚一个月。空间是在四川省石棉县的安顺场(当时的地名叫做紫打地,是彝语译音)。在这一个月中,石达开部的活动范围只在安顺场及其附近的30公里之内。为了便于说明问题,特先列表以记大事,再加以说明公元1863年5月14日,天历癸开13年四月一日,清历同治二...
· 马渡河村发现清代宗谱《杜氏宗谱》
洋坪镇地名普查专家组在马渡河村走访中发现一套较完整的清代《杜氏宗谱》,家谱中详细反映了马渡河村地名的历史变迁,是该村老地名的“活化石”。该宗谱由马渡河村二组杜应炳保存,为4册的线装书。书中详细记录了杜姓家族为元朝年间(1279-1368)从广西梧州怀集市迁至原莲花岗杜家湾的过程,书中还配有一张杜氏家族居住分布图,图中反应了“杜家院子”、“土龙岗”、“莲花堰”、“长滩坪”、“营盘岭”、“马渡坪”等一些历史地名。该宗谱的发现,进一步印证了挖掘地名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