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余郡
地理位置扶余郡位于忠清南道西南部的锦江流域,北与忠清南道青阳郡、公州市相邻,东与论山市相接,西接靠海的保宁市及舒川郡,而南面则与全罗北道益山市隔锦江相望。历史公元538年,百济圣王将都城自熊津(今公州市)迁移至泗沘,即今日的扶余郡。扶余做为百济首都,至660年新罗唐朝联军灭百济为止,共历6王计123年。统一新罗及高丽时期设扶余县,李氏朝鲜时期在林川郡下,设有扶余县、鸿山县、及石城县。1895年将县改为郡,1914年扶余、鸿山、石城三郡合并为扶余郡,1964年扶余郡下的扶余面升格为邑。行政区域扶余郡下共分1邑15面:扶余邑(부여읍)窥岩面(규암면)恩山面(은산면)外山面(외산면)内山面(내산면)九龙面(구룡면)鸿山面(홍산면)玉山面(옥산면)南面(남면)忠化面(충화면)良化面(양화면)林川面(임천면)场岩面(장암면)世道面(세도면)石城面(석성면)草村面(초촌면)观光扶余做为百济的故都,因此...
地理位置
扶余郡位于忠清南道西南部的锦江流域,北与忠清南道青阳郡、公州市相邻,东与论山市相接,西接靠海的保宁市及舒川郡,而南面则与全罗北道益山市隔锦江相望。
历史
公元538年,百济圣王将都城自熊津(今公州市)迁移至泗沘,即今日的扶余郡。扶余做为百济首都,至660年新罗唐朝联军灭百济为止,共历6王计123年。
统一新罗及高丽时期设扶余县,李氏朝鲜时期在林川郡下,设有扶余县、鸿山县、及石城县。
1895年将县改为郡,1914年扶余、鸿山、石城三郡合并为扶余郡,1964年扶余郡下的扶余面升格为邑。
行政区域
扶余郡下共分1邑15面:
扶余邑(부여읍)
窥岩面(규암면)
恩山面(은산면)
外山面(외산면)
内山面(내산면)
九龙面(구룡면)
鸿山面(홍산면)
玉山面(옥산면)
南面(남면)
忠化面(충화면)
良化面(양화면)
林川面(임천면)
场岩面(장암면)
世道面(세도면)
石城面(석성면)
草村面(초촌면)
观光
扶余做为百济的故都,因此留下了许多和百济文化相关的遗迹。
扶苏山城
宫南池
落花岩
国立扶余博物馆
扶余出身著名人物
黄禹锡
朴施厚
李原种
姊妹市
日本奈良县明日香村
参见
扶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 东扶余
历任君主东扶余解夫娄(해부루;前86年-前48年)金蛙(금와;前48年-前7年)带素(대소;前7年-22年)后扶余曷思(갈사;前21年-65年)都头(도두;66年-68年)?(?;68年-167年)夫台(부태;167年-204年)尉仇台(위구태;204年-?)简位居(간위거;?-238年)麻余(마여;238年-247年)依虑(의려;247年-285年)依罗(의라;286年-?)余玄(여현;?-346年)余蔚(여울;370年-396年)他死后扶余没有王,只是慕容燕的镇军将军。扶馀国君主系表参考资料《好太王碑》,《三国史记》,《三国遗事》,《桓檀古记》外部链接^《三国遗事》:东扶余:北扶余王解夫娄之相阿兰弗。梦天帝降而谓曰。将使吾子孙立国于此。汝其避之(谓东明将兴之兆也)东海之滨。有地名迦叶原土壤膏腴。宜立王都。阿兰弗劝王移都于彼。国号东扶余。夫娄老无子。一日祭山川求嗣。所乘马至鲲渊。见大石相...
· 北扶余
历任君主解慕漱慕漱离高奚斯高于娄解夫娄高豆莫参考资料《好太王碑》,《三国史记》,《三国遗事》,《桓檀古记》^《三国遗事》外部链接参见扶余
· 卒本扶余
参看扶余东明王参考资料《好太王碑》,《三国史记》,《三国遗事》,《桓檀古记》^《三国遗事》
· 扶余国

疆域根据《后汉书》卷85的《东夷列传》:扶余国,在玄菟北千里。南与高句丽(龙岗山脉),东与挹娄(有人说张广才岭),西与鲜卑接,北有弱水(松花江)。地方二千里,本濊地也。他们与乌桓人接壤,北至黑龙江与内蒙古。扶余的起源地位于今日中国吉林省的松花江流域,辽宁省昌图县、洮南市以北,至吉林省双城市以南,皆其国土。今昌图县之扶余城即古扶余王所居。扶余最强盛之时,南达高句丽、东达挹娄、西接鲜卑,方圆约二千里(中国三国时代的一里约有今日450米,方圆二千里即约900公里的范围)。历史扶余最早在史书出现的地方是《史记》,在卫满朝鲜于前108年被灭国时就已存在。《三国遗事》传说解夫娄时,宰相阿兰弗(有“右辅”的意思)假借“天帝”的话而篡位,解夫娄东迁。为分辨这两个扶余,史书一般称前者为“北扶余”,东迁后的为“东扶余”(其实东扶余也是北扶余,只是金蛙与原北扶余脱离关系)。至西汉时期,被划入玄菟郡。汉武帝年,扶...
· 扶余丰
参见扶余隆百济百济历代君主列表朝鲜半岛君主列表附注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