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徐国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00
转发:0
评论:0
起源《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记载,徐氏为颛顼(zhuan|xu),大业的后代。禹时封伯益之子若木于徐国。地理位置徐国的区域最早在山东郯城附近,后迁移到泗县、泗洪。徐偃王时最为强盛,疆域扩张到整个淮南和淮北广大地区。历史夏商夏朝禹时,伯益因为辅佐禹治水有功,他的儿子若木受封于“徐”(今山东郯城地区),建立了徐国。后来,在夏朝、商朝、西周三代,徐国一直是强大的诸侯国之一。西周周穆王时,曾派兵讨伐徐国,想要令他臣服,没有成功。到春秋时期,徐偃王时,向他朝者的国家有32国(《韩非子》作36国)。周公旦时期,到周成王、周康王时期,西周和徐的战争非常频繁。徐国参加以武庚为首的商朝残余贵族针对周朝叛乱,对抗周公的东征。徐驹王起兵直接攻打周朝一直打黄河边,徐人自豪于“先君驹王西讨济于河”。周公旦的儿子鲁公伯禽的鲁国经常和徐国发生磨擦。周穆王统治时期,贤能的徐偃王在位,大行仁义,得到百姓拥护。在这一时...

起源

《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记载,徐氏为颛顼(zhuan|xu),大业的后代。禹时封伯益之子若木于徐国。

地理位置

徐国的区域最早在山东郯城附近,后迁移到泗县、泗洪。

徐偃王时最为强盛,疆域扩张到整个淮南和淮北广大地区。

历史

夏商

夏朝禹时,伯益因为辅佐禹治水有功 ,他的儿子若木受封于“徐”(今山东郯城地区),建立了徐国。

后来,在夏朝、商朝、西周三代,徐国一直是强大的诸侯国之一。

西周

周穆王时,曾派兵讨伐徐国,想要令他臣服,没有成功。到春秋时期,徐偃王时,向他朝者的国家有32国(《韩非子》作36国)。

周公旦时期,到周成王、周康王时期,西周和徐的战争非常频繁。徐国参加以武庚为首的商朝残余贵族针对周朝叛乱,对抗周公的东征。 徐驹王起兵直接攻打周朝一直打黄河边,徐人自豪于“先君驹王西讨济于河”。

周公旦的儿子鲁公伯禽的鲁国经常和徐国发生磨擦。

周穆王统治时期,贤能的徐偃王在位,大行仁义,得到百姓拥护。在这一时期,有32个徐国的邻国向徐朝贡。国力强盛了之后,徐偃王大举进攻周朝首都,差点获胜。周穆王打败徐国以后,徐偃王于彭城(今江苏徐州)一带山林隐居。于是,周穆王封他的子孙为徐子,继续统治徐国。

在此之后,徐国有了数百年的太平时期。

春秋

请参见二公子事件

公元前512年(吴王阖闾三年)夏天的时候,吴国派出使臣,责令徐国和钟吾国交出吴国领兵在外的公子掩余和烛庸。二国依仗有强大的楚国作后台,拒不从命,并私自放走二公子,让他们去楚国。楚昭王很高兴,立即派出重要官员隆重迎接,并让他们在“养地”(今河南沈丘县)暂住。接着,又命令莠尹然、左司马沈尹戍重修养城,把养城东北边的城父、东南边的胡田两块地方封给二公子,企图利用二公子危害吴国。

这给了吴王出兵的借口。前512年冬天,吴王派孙武、伍子胥讨伐 徐国 和钟吾国。

灭亡

徐国因为“二公子事件”,被吴国侵略,由于其军队不堪一击,结果被吴灭。

其实,也可以说是楚国和吴国不断蚕食他们的属国,所以灭亡。

灭亡之后

徐国亡国之后,国人以原国名“徐”为氏,是徐姓的起源之一。 江西靖安被认为是徐国最后的家园

统计

《韩非子·五蠹》载:“徐偃王处汉东,地方五百里,行仁义。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

徐国青铜器

铭文中的相关记载

西周青铜器上金文中几次提到周朝伐淮夷 孚吉金 。“孚”的意思是:获取、掠夺。“吉金”代表优良的青铜器。而徐国为淮夷部族中最大的、具有代表性的国家。

“曾伯粟簋”铭文载: 克逖淮夷,印燮繁汤(阳),金道锡行 。意思是说:“在那个时期,(安徽)繁阳南边的淮夷地区盛产铜、锡这两种金属。”

《兮甲盘》铭载西周“关市之征”之后,对南方诸侯百姓的规定: 淮夷旧我帛晦(贿)人,毋敢不出帛、其积、其进人。……敢不用令(命令),则即刑戴(扑)伐 。意思是:“淮夷必须向周王朝交纳吉金和财物,以及提供劳动力,否则就要讨伐”。

周穆王时期,有十五器上的铭文有和淮夷,特别是徐国有关的战争记录。

《诗经·鲁颂·泮水》记载了鲁僖公征淮夷,建造“泮宫”宴请群臣的情况。结尾是: 憬彼淮夷,来献其琛(珍宝)。元(大)龟象齿,大赂(进献)南金(质优的青铜器制品) 。

徐国经济发达,对周朝提供了非常多的赋税。因此, 征东夷、征东国 变成了西周成立后的主要战争。这些,在西周初期许多青铜器铭文上都能找到记录。

徐国

  徐肴尹汤鼎,1982年绍兴306号墓出土。浙江省博物馆藏品。铭文44字,记载徐肴尹䖜祭祀祖先神灵,牢记亡国之耻,图复国称王。

徐国的出土青铜器非常多。其中,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有二十四件。比如:

这些多是春秋时期的产物。但是,徐国的鼎盛期是西周。那时候的徐器多已散失,目前没有出土。

1965年,山东费县上冶镇台子沟村出土“徐子氽鼎”。

1979年江西省靖安县出土了三件青铜器。这些都是徐国的产物,其一件铭文: 雁君之孙徐令尹者旨型,择其吉金,自作炉盘。 炉盆为火盘,雁同偃(通假字)。

1982年,绍兴发掘出一座春秋时期的坟墓,出土了六件青铜器。其中,三件有铭文。这三件分别是:鼎、炉、缶。缶肩部有周代铭文,但是因残损,没有办法分辨。炉底部的三行铭文中带有 徐王之 三个字。鼎的盖与器肩都有相同的铭文,都是44字。其中标明了 徐肴尹自作汤鼎 。肴尹是商朝、徐国、楚国的祭祀官员。铭文记载徐肴尹䖜(yín)祭祀祖先神灵,牢记亡国之耻,图复国称王。

徐国青铜器的意义

对于青铜器,历来有 蚩尤作兵 之传说。而东夷部落为若木后裔,徐国青铜器制作应该处于领先的地位,也起到 承前启后 的作用。

徐国青铜器有着明显的商器特征。举个例子:商器没有钟,但是有铎。他们的形状相同。区别是:铎比钟小,口朝上。并且有柄, 执柄而敲鸣 。它的铭文通常刻在柄上。

西周时期才出现了口向下的钟。徐器 徐髂尹征 就是铎。在浙江绍兴,曾经出土越国青铜器 句镏 ,可以看出来它在很多方面受徐器影响。

徐器同样吸取了西周青铜器制作的技术。因为徐国在一定程度上学习西周的礼制和文明。安徽屯溪、江苏丹徒曾经出土春秋战国时期的徐国青铜器,与同时期的南方青铜器有非常不同的风格。它们都带有 棘刺类密集的变形动物纹 ,而且具有几何印纹、陶纹特点的细密花纹,这些都是西周青铜器的显著特征。

所以说,徐器的过渡作用难以否定。

史书杂记

徐在西周为东夷集团中最大的国家。

《韩非子》中记载: 地域五百里 。

《诗经·大雅·常武》篇: 率彼淮浦,省此徐土 。

徐国在淮夷,地处江淮河网交错,航运事业占着优势。

徐偃王曾经“ 穆王时徐子治国,仁义著闻,欲舟行上国,乃导沟陈蔡之间…… ”。

徐国是淮夷中的大国,由海岱区南下,在苏皖交界处立下根基,影响日炽。传说西周早期徐驹王帅师伐周,穆王之世又有徐偃王 陆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 ,并率师伐周的传说

伯禽在鲁时,曾不断征讨徐国。《史记·鲁世家》记载: 伯禽率师伐之,作《费誓》,遂平徐戎,定鲁。 《诗经·阕宫》篇有: 鲁侯之功,……遂荒徐宅。 “荒”的意思是占有。

徐国君主

受封之前的世系

少典

黄帝

昌意

颛顼

 

女修

大业

伯益舜赐嬴姓

受封之后

若木:夏后氏封之于徐

徐驹王,名字不详,在位时徐国处于强盛期。商志醰认为即铭文的“ 徐句君 ”

徐句君(左句右贡),西周早期后段人。

徐王次又,徐句君后代。

徐偃王

徐王?又(?,音同姊),约与鲁昭公同时。

徐王子旋(疋改同),春秋晚期人。

徐王旨后,曹锦炎认为即《左传·昭公四年》记载的徐国君主。

徐王季粮,约在鲁僖公至鲁文公时期。

徐王庚,约在鲁宣公至鲁成公时期。

章禹

义楚

参考书籍

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台湾,里仁书局,ISBN 957-8352-30-1

徐国

荀子

史记(卷4周本纪)、(卷5秦本纪)

楚辞.七谏.沈江篇

春秋左氏传

注释

^ 参考大禹治水

^ 大约是舒国、江国、英国、六国、蓼国、宗国、锺离国等国

^ 参见武庚叛乱、武庚

^ 《尚书·费誓》载 :鲁与徐戎、淮夷有过激烈的战争,鲁国受到威胁很大,以至一度不敢打开国都的东门 。

^tml靖安——古徐国的最后消失地?

^ 吴镇锋:《金文人名汇编》,中华书局2006年8月第1版,第267页。

^ 吴镇锋:《金文人名汇编》,中华书局2006年8月第1版,第267页。

^ 吴镇锋:《金文人名汇编》,中华书局2006年8月第1版,第266页。

^ 吴镇锋:《金文人名汇编》,中华书局2006年8月第1版,第266页。

^ 吴镇锋:《金文人名汇编》,中华书局2006年8月第1版,第266页。

^ 吴镇锋:《金文人名汇编》,中华书局2006年8月第1版,第267页。

^ 吴镇锋:《金文人名汇编》,中华书局2006年8月第1版,第267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徐国长公主
参考《宋史·列传第七》
· 江苏省徐国全
徐国全(?~?),字号不详,江苏上元人。明朝某科武举第一人。据《明实录》记载:泰昌元年(1620)九月,光宗以将才武举第一名徐国全为辽东都司佥书。同张如兰一样,徐国全是乡试武举第一还是会试武举第一,一时难以证明。查《江苏通志·明武举人卷》得知:徐国全,上元人,举人科分无考。再查武进士卷看到:徐国全,上元人。明时,中山王裔孙。武进士科分无考。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神宗皇帝病逝,终年58岁。其长子明光宗朱常洛即位,改年号“泰昌”,光宗在位仅一个月即被药死,时年才39岁。其长子明穆宗朱由校即位,改国号为“天启”。光宗即位仅一个月,即命“将才武举第一名”徐国全为辽东都司佥事。后辽阳失陷,徐国全穿好朝服,威然立于大堂之上,说:“此袍乃君王所赐,我服以上官,即以从死。”于是与监军崔儒秀面对面上吊而死,他因头戴官帽,一时难以入缳,遂先脱去官帽,待头已入缳,再将官帽戴上,并问手下人是否戴正,然后...
· 徐庶简介三国谋士徐庶的生平介绍
徐庶(生卒年不详),字元直,原颍川郡(治今河南长葛市东)长社县人。三国时蜀汉人物,后归曹魏。徐庶本名福,寒门子弟,早年为人报仇,被同党救出后改名徐庶,求学于儒家学舍。后中州兵起,与同郡石广元避难于荆州,与司马徽、诸葛亮、崔州平等人为友。刘备屯驻新野时,徐庶前往投奔,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曹操南下时因母亲被曹操所掳获,徐庶不得已辞别刘备,进入曹营。后来这件事被艺术加工,“身在曹营心在汉”、“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等被广为流传。而徐庶也成为孝子的典范被称赞。公元189年(中平六年),徐庶为人报仇,而后用土白粉涂于脸上,披散着头发逃走,被官吏抓住。官吏问徐庶叫什么名字,徐庶一句话也不说,官吏于是把徐庶绑在柱子上作出准备肢解的样子,并击鼓下令周围市场里的人出来辨认,但都不敢说认识这个人。但徐庶的党羽一起来将徐庶救走。徐庶非常感激,于是不再舞枪弄棒,一改自己平时的气节去求学。公元192年(初平三年),...
· 国无二徐,天下徐氏是一家徐氏修谱漫谈
国无二徐,天下徐氏是一家,遗憾的是族大,历史悠久,全国没能统一修谱,在世代辈次上很难找清楚,但是不管怎样徐氏都是一个祖先。每个姓氏家族,都有家谱,对于续家谱国家不提倡,但是也没有禁止。国家法律上也没有规定把姓氏一律取消,因此,姓张的还是姓张,姓李的还是姓李,既然有姓氏的存在就一定要有家谱,我们都知道在很古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姓氏,更没有家谱,因为那时人类很低级,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逐渐文明起来了,因为人是有感情的,有子孙观念,有父母观念,父母的父母就是祖父母……一直追溯到祖先自然而然的就形成了家族观念,其他的低级动物是不会有的,所以说姓氏和家谱乃社会发展人类之文明,倘若把现在的姓氏家族毁掉,将来还要形成新的家族,因为这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这是必然的。家谱又是档案,所谓档案就是历史的记实。家族没有这个档案,就无法写家族的历史,每个姓氏都有每个姓氏家族的历史,如孔家、毛家在电视上大家都看到过,孔...
· 徐宣是什么人?三国时期魏国官员徐宣人物生平简介
徐宣起初为躲避战乱来到江东,后来因为拒绝孙策任命而回到广陵郡。在广陵郡与陈矫一起在州郡任职,二人齐名但等私下关系并不好,广陵太守陈登却对二人都非常器重,而徐宣亦与陈登一心投效曹操。后来海西和淮浦二县县民作乱,曹操派遣督军扈质讨伐,但他却以自己士兵太少而不前进,徐宣于是潜入军中,责骂扈质,并且向他阐述形势,扈质终于进攻并讨平了叛乱。后来曹操先后任命徐宣为司空掾属、东缗令、发干令,后被提拔为齐郡太守,之后又到许都任门下督,不久便跟随曹操领军到寿春。建安十六年(211年),马超、韩遂在关中叛乱,大军西征,曹操对属下官员说:“现在应该远征马超,但此地也尚未安定,需要一位清正无私有大德的人统兵镇守。”于是任命徐宣为左护军,留下来统领诸军。大军返回后,徐宣被任命为丞相东曹掾,后又出任魏郡太守。社稷之臣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在洛阳逝世,群臣都到大殿,这时有人建议将各城的守将都换成沛国和谯县(曹操...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