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宫
历史
乾清宫与坤宁宫分别为传统意义上的帝、后寝宫。乾、坤分别为《周易》中的卦名,乾表天,坤表地。《道德经》第三十九章:“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 是谓“乾清坤宁”。“乾清”为天有道,则星斗不乱、四时有序。
1900年的乾清宫
乾清宫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永乐二十年(1422年)毁于火灾。正统五年(1440年)重修竣工。正德九年(1514年)正月十六日晚放焰火不慎,将乾清宫和坤宁宫同时烧毁,正德十四年(1519年)重建乾清宫和坤宁宫。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乾清宫和坤宁宫又被烧毁,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重建竣工。清兵入关以后,乾清宫在顺治十二年(1655年)重修。清朝嘉庆二年(1797年)乾清宫发生火灾被烧毁,嘉庆三年(1798年)重建,现存的乾清宫便是此次重建后的形制。
乾清宫
关于明朝正德九年正月十六日晚发生的火灾,《武宗实录》载,“正德九年正月庚辰。上自即位以来,每岁张灯为乐,所费以致万计。库贮黄白蜡不足,复令所司买补之。及是宁王宸濠别为奇巧以献,遂令所遣人入宫悬挂。传闻皆附着柱壁,辉煌如昼。上复于宫廷中,依檐设毡幕而贮火药于中,偶弗戒,遂延境宫殿,自二鼓至明,俱尽。火势炽盛时,上犹往豹房省视,回顾光焰烛天,戏谓左右曰:‘是好一棚大烟火也!’”
乾清宫
乾清宫的建筑规模居内廷之首。明朝,乾清宫是皇帝寝宫,自永乐帝至崇祯帝共14位皇帝曾在此居住。因宫殿高大,空间过敞,明朝皇帝在此居住时曾将该殿分隔为数室。根据记载,明朝乾清宫有暖阁九间,分为上下两层,共置坐卧之床27张,后妃们得以来此进御。因为室多床多,所以皇帝每晚就寝的处所少有人知,以防不测。但这仍不能使皇帝安心。据记载,明朝嘉靖年间“壬寅宫变”发生后,明世宗移居西苑,不回到乾清宫居住,直至1566年病死前才回宫居住。万历帝的郑贵妃为了争当皇太后而搞出的“红丸案”、泰昌妃李选侍争当皇后而移居仁寿殿的“移宫案”,均是在乾清宫发生。明朝,乾清宫也曾经用作皇帝守丧之处。
清朝顺治元年正月重建至顺治二年五月成,为后妃居所。顺治十二年正月照明代规制重建,顺治十三年七月建成,始作皇帝寝宫,因建筑品质低下经雨辄漏,顺治十七年三月放弃使用。康熙八年与太和殿、交泰殿同时重建,因康熙十八年北京地震,康熙十九年再次重建,同时间太和殿等建筑遭火灾,因大木难寻,缩编每间宽度,面宽由七间改为九间。仍作为皇帝寝宫。自雍正帝移住养心殿后,乾清宫即改作皇帝召见廷臣、处理政务、批阅奏章、接见外藩属国陪臣、岁时受贺、举办宴筵的场所。一些日常办事机构,其中包括皇子读书的上书房,也迁入乾清宫周围的庑房。
1900年乾清宫内景
2004年乾清宫内景
清朝皇帝曾在乾清宫举行过两次千叟宴。第一次在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第二次在乾隆五十年(1785年)。第二次规模最大,有三千多位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参加了乾隆帝(七十五岁)举办的宴会,包括大臣、官吏、军士、民人、工匠等等。宴会时,乾隆帝召集一品大臣和年龄九十岁以上的老人到御座前赐酒,并赐予每人拐杖以及其他礼品。宴会上,众人联句赋诗三千四百多首,以显示“普天同庆,共享升平”,起到安抚民心的作用。
乾清宫也是清朝皇帝停灵、暂厝梓宫之处。世祖、圣祖、世宗、高宗、仁宗、宣宗、文宗、穆宗、德宗均停灵于乾清宫。停灵时间长短不一。按规定仪式祭奠后,再转停到景山观德殿等处,最后选定日期出殡,葬入清东陵或清西陵。
明朝时,乾清宫高挂“敬天法祖”匾,清朝改挂“正大光明”匾。匾上“正大光明”四字最初是顺治帝手书,康熙帝和乾隆帝都曾临摹,目前的版本是乾隆帝临摹的。雍正元年(1723年),雍正帝曾经下诏,密建皇储的建储匣,存放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面。皇帝秘密选定并御笔亲书的写有皇位继承人名字的文书,一式二份,一份放在皇帝身边,一份放在建储匣内。皇帝死后,在王公大臣的公证下,由秘密指定的皇子即位。此为秘密立储制度。此制度到咸丰帝时,因咸丰帝只有一个儿子而无法执行。往后的同治帝和光绪帝也无子,故未再执行此制度。
乾清宫明间与西次间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光绪帝在乾清宫接受奥匈帝国、法国两国使臣的国书。
乾清宫内现为宫廷生活原状陈列。
建筑
乾清宫东次间东墙上的门,通往东两梢间的暖阁。门内南侧靠墙是柜子,北侧靠墙是条案。
乾清宫连廊面阔九间,进深五间,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重檐庑殿顶,上覆黄琉璃瓦。乾清宫坐落在单层汉白玉台基上,自台面至正脊高20余米。乾清宫的尺度比太和殿小很多。乾清宫的檐角置有九个脊兽,檐下上层为单翘双昂七踩斗栱,下层为单翘单昂五踩斗栱,饰有金龙和玺彩画,安有三交六椀菱花隔扇门窗。
乾清宫内景
乾清宫前东侧的社稷江山金殿
乾清宫内明间、东西次间相通,明间前檐减去金柱,梁架结构是减柱造形式,以便扩大室内的空间。殿内铺墁金砖。后檐两金柱之间设屏,屏前设有宝座,宝座上方悬挂“正大光明”匾。东西两梢间是暖阁,后檐设有仙楼,东西尽间是穿堂,向北可通往交泰殿、坤宁宫。
乾清宫由于在清朝嘉庆二年被焚毁,所以此前的对联、匾额也全部被毁。重建后,乾隆帝补题了全部对联、匾额。宝座上方悬挂乾隆帝临摹的顺治帝御题“正大光明”匾。宝座两侧柱子上悬挂乾隆帝临摹的康熙帝御题对联:“表正万邦,慎厥身修思永;弘敷五典,无轻民事惟难。”上联意思是:皇帝是“万邦”之表率,需谨慎修身,一心要持之以恒。下联意思:要弘大五典五常,维系伦理观念,不要轻率处理民众力役之事,要慎重考虑其中的艰难。该对联后侧的柱子上另有一副乾隆帝御题对联:“克宽克仁,皇建其有极;惟精惟一,道积于厥躬。”
乾清宫前有宽敞的丹墀(月台),丹墀左右各有一对铜龟、铜鹤,另外还有日晷、嘉量,丹墀前设鎏金香炉4座,正丹陛,接高台甬路连接乾清门。在丹陛下方,以及丹墀左右两个前出踏跺下,各有一个涵洞式通道,三者连成一条直线,俗称“老虎洞”。由于乾清宫院落被高台甬路从中央分隔成东西两半,皇帝的内侍不得登上高台甬路,若想横穿,只好在“老虎洞”中穿行。“老虎洞”也是其他内侍在东六宫、西六宫之间往来的近路。
乾清宫前西侧的嘉量
乾清宫丹墀外的东西两侧各有一座文石台,台上置社稷江山金殿。文石台下面有石基,平面呈正方形,每边长为556厘米,高30厘米。四周环绕白石栏杆,南面出一步台阶。白石栏杆的形制和乾清宫等处的石栏不同,其地柎仿须弥座中的下枭式样,浅雕伏莲,栏板上浅雕菱形、卷草图案,望柱头雕有狮子。
乾清宫丹墀中央有一对万寿灯。丹陛下的一对社稷江山金殿外侧,有一对天灯。清朝时,将万寿灯、天灯插在石制的灯座内。现在未插放万寿灯、天灯,游客仅可见到灯座。乾隆五十一年二月(1786年),“宁寿宫皇极殿前照乾清宫殿前安竖天灯二座、万寿灯二座。”这样皇极殿前也有了天灯、万寿灯。
乾清宫东西两侧有耳殿:
昭仁殿:为东耳殿。清朝康熙帝曾在此居住,乾隆时改为皇帝的私人藏书处,乾隆帝题有匾额“天禄琳琅”。
弘德殿:为西耳殿。是皇帝传膳的办事处。
东西两庑
自乾清门至坤宁门,有东庑、西庑将整个后三宫包围。两庑中开有多个门通往后三宫院落外。乾清门内东侧折而转北到坤宁门东为东庑,有门5座,自南至北依次为日精门、龙光门、景和门、永祥门、基化门。乾清门内西侧折而转北到坤宁门西为西庑,有门5座,自南至北依次为月华门、凤彩门、隆福门、增瑞门、端则门。其中,日精门、月华门位于乾清宫前东西两侧,寓有“乾坤日月明,四海皆升平”之意:
日精门:位于乾清宫前东侧,坐西朝东。
月华门:位于乾清宫前西侧,坐东朝西。
龙光门:位于昭仁殿东侧,坐西朝东。
凤彩门:位于弘德殿西侧,坐东朝西。
景和门:位于交泰殿东侧,坐西朝东。
隆福门:位于交泰殿西侧,坐东朝西。
永祥门:位于坤宁宫东暖殿东侧,坐西朝东。
增瑞门:位于坤宁宫西暖殿西侧,坐东朝西。
基化门:位于坤宁宫东北侧,坐西朝东。
端则门:位于坤宁宫西北侧,坐东朝西。
乾清宫前月台西侧的铜龟。后面是社稷江山金殿。远处自右向左的红墙是弘德殿院落的南墙,自左向右的庑房为西庑。西庑有一红色的门被左侧汉白玉望柱遮挡,那是懋勤殿附房的门。
乾清宫前月台西侧的铜龟
乾清宫东西两侧的昭仁殿、弘德殿各成一个小院落,院落的南墙分别向东、西延伸,将东西两庑从中分隔,形成了自乾清门至乾清宫的独立院落。该院落内的东西两庑中,清朝设有服务皇帝办公及生活事务的各类小型机构。乾清门左右两侧各有庑房七间,日精门、月华门以南各有庑房四间,日精门、月华门以北各有庑房九间,共计庑房40间。
乾清宫东庑(乾清门与乾清宫之间的东庑)自北至南依次为:
御茶房:东庑最北三间,门向西开在明间。房内曾有康熙帝御题“御茶房”匾额。此处是皇帝御用的茶房。太后、皇后、皇子们另有各自的茶房。御茶房供应皇帝用的茗饮、奶茶、果品及宫中各处供品,参与备办节令宴席。
端凝殿:御茶房南侧东庑三间,门向西开在明间,门前有台阶。门上悬挂“端凝殿”匾额。殿内曾有康熙帝御题“执事”匾额。该殿和西庑的懋勤殿对应。两殿只是取了殿名,但并不具有殿的建筑形制。
自鸣钟处:端凝殿南侧东庑三间,门向西开在明间。是清朝存放自鸣钟之所。室内曾有康熙帝御题“敬天”匾额,两侧是乾隆帝御题对联:“帘萦香篆斋心久,座殷钟声问夜遥。”此处清朝还曾贮藏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所用的砚墨。
日精门:自鸣钟处南侧,御药房北侧,门向东开。门外即东一长街。
御药房:日精门南侧东庑三间,门向西开。房内曾有康熙帝御题的两块匾额,一为“药房”,一为“寿世”。房内曾供奉药王神位,同治帝、光绪帝都曾来此行香。御药房隶属内务府,掌管皇帝、后妃用药。御药房太监们负责带御医赴各宫诊病、煎药以及安置御医夜间在御药房值班。除乾清宫御药房外,宁寿宫、慈宁宫、钟粹宫、寿康宫、寿安宫都设有药房,并设值班太医,总称“宫中六值”。
祀孔处:东庑最南一间及南庑最东两间,门向北开在西梢间,门前有台阶。供奉至圣先师孔子及先贤、先儒神位。室内曾有乾隆帝御题“与天地参”匾额,两侧对联:“开洙泗心传,圣由天纵;集唐虞道统,德合时中。”乾隆帝每年元旦,三更起身到祀孔处,向孔子等神位行礼。每天黎明时,上书房师傅来此行礼。皇子们入学上书房时,先要来此祭祀孔子。
上书房:乾清门东侧南庑五间,门向北开在明间。上书房是皇子、皇孙肄业处。房内曾有乾隆帝御题“养正毓德”匾额,雍正帝御题对联:“立身以至诚为本,读书以明理为先。”乾隆帝御题对联:“念终始典于学,于缉熙单厥心。”1909年至1912年间,宣统帝之父载沣任摄政王时,曾将上书房用作其官署。
乾清宫东庑于2006年开始举办常设展览“龙凤呈祥——清帝大婚庆典展”,展览由“鸾鸣凤和”、“礼重仪隆”、“文华物盛”、“乾坤交泰”四部分组成。后闭展。
乾清宫西庑(乾清门与乾清宫之间的西庑)自北至南依次为:
懋勤殿附房:西庑最北三间,门向东开在明间。
懋勤殿:懋勤殿附房南侧西庑三间,门向东开在明间,门前有台阶。门上悬挂“懋勤殿”匾额。殿内曾有乾隆帝御题“基命宥密”匾额。该殿和东庑的端凝殿对应。两殿只是取了殿名,但并不具有殿的建筑形制。康熙帝幼时曾在此读书,后为内廷翰林兼直之所,贮藏图史翰墨之具。懋勤殿也是清朝皇帝每年勾决秋审死刑人犯之处,此称“懋勤殿勾到”,每年秋谳,刑科覆奏本上,皇帝御懋勤殿亲阅招册,内阁大学士、学士、刑部堂官在此面承谕旨。
批本处:懋勤殿南侧西庑三间,门向东开在明间。室内曾有康熙帝御题“慎几微”匾额。批本处是清朝政务文书中转机构,隶属内阁。各中央机关报请皇帝批示的文件,经内阁票拟,送到批本处,再进呈给皇帝。皇帝批示后,交回批本处,批本处转送内阁,内阁大学士恭录御旨发下。批本处办事人员为满人中书、满人翰林。
月华门:批本处南侧,内奏事处北侧,门向西开。门外即西一长街。
内奏事处(内奏事房):月华门南侧西庑三间,门向东开在明间。每天,外奏事处(设在乾清门外东侧的值房内)的值班官接收百官的奏折,交到内奏事处。内奏事处的太监再将奏折上交皇帝。内奏事处的办事人员全是太监。
南书房:西庑最南一间及敬事房西侧南庑四间,门向北开在南庑自西向东第二间,门前有台阶。原为康熙帝读书处,俗称“南斋”。康熙十六年(1677年)始设为南书房,命侍讲学士张英﹑内阁学士衔高士奇入值,南书房成为内廷词臣直庐。
敬事房(宫殿监办事处):乾清门西侧南庑三间,门向北开在西梢间。房内曾有康熙帝御题“敬事房”匾额。此处即宫内太监总管、副总管的办公处,也是太监总署,隶属内务府。
乾清宫西庑于2006年开始举办常设展览“天子万年——清代万寿庆典展”,2011年关闭,经过三年重新布展,于2014年1月8日再度对观众开放。重新布展后,展览结构基本不变,由“寿与天齐”、“张筵奉觞”、“衢歌巷舞”、“珍奇荟萃”四部分组成。
乾清宫、乾清门及东庑。自左至右依次为:乾清宫、日精门、乾清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