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鹤壁市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74
转发:0
评论:0
历史名称典故金代今市区称鹤壁集。“鹤壁”一名最早见于《金史》,相传古时有双鹤栖于南山之峭壁,逐名其山为“鹤山”,其村为“鹤壁”。亦有一说为其名源于道士在饭店影壁上所画白鹤可起舞的神话传说。建制沿革商代最后一位君主帝辛(被后人贬称商纣王)定都于沫邑,后改为朝歌,即今淇县。商末,帝辛与周武王决战于此。武王灭商后,封帝辛之子武庚为诸侯,统治朝歌一带,并派管叔、蔡叔、霍叔监视其举动,称“三监”。周武王封康叔为卫侯,春秋初为卫国属地,朝歌曾为卫国都城,后被晋所占。《左传》记曰:鲁襄公二十三年(前550年)齐“伐晋,取朝歌”。齐景公三十八年(前510年)设中牟邑,即今鹤壁市区。三家分晋后为赵国地。赵献子元年(前423年),赵国将都城迁至中牟邑。后被魏所占。汉代至三国分属河内郡荡阴县(今鹤壁市区)、朝歌县(今淇县)及魏郡黎阳县(今浚县)。东汉建安十七年(212年)荡阴县、朝歌县改属魏郡。西晋泰始元年(2...

历史

名称典故

金代今市区称 鹤壁集 。“鹤壁”一名最早见于《金史》,相传古时有双鹤栖于南山之峭壁,逐名其山为“鹤山”,其村为“鹤壁”。亦有一说为其名源于道士在饭店影壁上所画白鹤可起舞的神话传说。

建制沿革

商代最后一位君主帝辛(被后人贬称商纣王)定都于 沫邑 ,后改为 朝歌 ,即今淇县。商末,帝辛与周武王决战于此。武王灭商后,封帝辛之子武庚为诸侯,统治朝歌一带,并派管叔、蔡叔、霍叔监视其举动,称“三监”。周武王封康叔为卫侯,春秋初为卫国属地,朝歌曾为卫国都城,后被晋所占。《左传》记曰:鲁襄公二十三年(前550年)齐“伐晋,取朝歌”。齐景公三十八年(前510年)设 中牟邑 ,即今鹤壁市区。三家分晋后为赵国地。赵献子元年(前423年),赵国将都城迁至中牟邑。后被魏所占。

汉代至三国分属河内郡荡阴县(今鹤壁市区)、朝歌县(今淇县)及魏郡黎阳县(今浚县)。东汉建安十七年(212年)荡阴县、朝歌县改属魏郡。西晋泰始元年(265年)朝歌县属汲郡。东晋永和七年(351年)于黎阳县置黎阳郡。太元十四年(389年)废黎阳郡复黎阳县入汲郡。

北魏天兴四年(401年)析冀州置相州,治邺县(今河北省临漳县邺镇)。永安元年(528年)分黎阳县置东黎县。东魏天平元年(534年)改相州为司州,废荡阴县入邺县,于黎阳县置黎州。天平二年(535年)置魏德县。北齐年间废魏德县、东黎县。北周建德六年(577年)司州复为相州。宣政元年(578年)分汲郡置卫州,治枋头城(今浚县西南)。大象二年(580年)相州移治安阳城(今安阳市)。

隋开皇六年(586年)复置荡阴县。开皇十六年(596年)改荡阴县为荡源县,属黎州。大业二年(606年)改朝歌县为卫县,改卫州为汲郡,废黎州。唐武德元年(618年)复置卫州,卫县属之,次年于黎阳县复置黎州。武德六年(623年)改荡源县为汤阴县。贞观元年(627年)卫州移治汲县(今卫辉市)。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废卫县,元祐初复置。政和五年(1115年)改黎州为濬州,仍治黎阳县。宣和初汤阴县改属濬州,后复属相州。金明昌三年(1192年)升相州为彰德府。

元宪宗五年(1255年)于卫县西鹿台乡置淇州,属卫辉路,卫县废为集,并置临淇县;濬州属大名路;汤阴县属彰德路。至元三年(1266年)废临淇县入淇州。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淇州为淇县,属卫辉府;改濬州为濬县,属大名府;汤阴县属彰德府。清代因之。民国二年(1913年)废府存县,淇县、濬县、汤阴县均属河南省河北道。1928年废道制。1932年,三县属河南省第三行政督察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濬县、淇县、汤阴三县属平原省安阳专区。1953年平原省撤销,安阳专区改属河南省。1954年,淇县并入汤阴县。1956年9月建鹤壁矿区。1957年3月,析汤阴县7个乡及3个村之地置鹤壁市,为省辖市,委托安阳专区领导,后改为省直接领导。1958年12月,安阳专区撤销,鹤壁市归新乡专区领导。1960年10月,安阳专区的汤阴县划归鹤壁市。1961年11月,汤阴县又复归安阳专区;同年设山城、鹤山两个市辖区。1961年12月恢复安阳专区,鹤壁市又改属之。1962年恢复淇县建制。1966年设立郊区。1986年1月,将安阳市的浚县、淇县划归鹤壁市管辖。2001年12月,郊区更名为淇滨区。

市区搬迁

市区经历了三次搬迁。1957年,市区选在鹤壁集,随着二矿、三矿的建设,1957年12月市区南移到中山;后又随着五矿、六矿的建设,1959年,市区又从中山迁到现在的老区大湖。随着矿区的发展,市区的周围基本上都是塌陷区,城市的发展受到制约。1992年,鹤壁在东南浚县淇县交界处建立淇滨经济开发区,随着规模的扩大,1999年5月市政治中心迁到淇滨区,目前新区已成为鹤壁市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

地理

鹤壁位于河南北部,太行山东麓,与华北平原接连。

区划人口

行政区划

全市辖3个市辖区、2个县:

市辖区:鹤山区、山城区、淇滨区

县:浚县、淇县

人口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1569100人 ,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增加167200人,增长11.93%。其中,男性人口为804219人,占51.25%;女性人口为764881人,占48.75%。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5.14。0-14岁人口为352960人,占22.49%;15-64岁人口为1111658人,占70.85%;65岁及以上人口为104482人,占6.66%。

资源

矿产资源有煤、硫铁矿、陶土、铝矾土、白云岩等。九十年代发现大量金属镁资源。是中国重要煤炭基地之一。

经济

有煤炭、机械、化工、纺织等工业。所产汽车配件质量在国内名列前茅。耐火砖、铸铁管、釉面砖等先后打入国际市场。

农业盛产小麦、玉米、谷子、红薯、柿子、苹果。

著名的淇河三珍:淇河鲫鱼、缠丝鸭蛋、冬凌草。

豫北黑山羊为优良畜种。

交通

铁路:京广铁路从鹤壁市穿境而过,在鹤壁设鹤壁站。京港客运专线于2012年12月26日全线通车,在鹤壁设鹤壁东站。

高速公路:京港澳高速和范辉高速。国道:107国道。

名胜古迹

鹤壁的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各具特色,是河南省重要的旅游观光地区。境内大伾山、浮丘山、云梦山、五岩山各具特色。华北地区唯一未被污染的淇河从境内蜿蜒流过,两岸景色秀丽,为《诗经》所咏唱。

鹤壁集古瓷窑遗址

五岩寺石窟

玄天洞石塔

文化名人

鬼谷子,又称王蝉,道号鬼谷子。曾隐居云梦山(今淇县境内),培养了著名军事家孙膑、庞涓,纵横家张仪、苏秦。

箕子,殷商贵族,后出走朝鲜。

荆轲,战国末期卫国人(今淇县)。生年不详,因刺杀秦王于公元前227年被车裂。

孙思缈,一代药圣,相传曾定居大崂山(今鹤山区境内五岩山)。

赵洪璋,小麦育种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赵玉芬,当选年龄最年轻的中国科学院女院士。

牛得草,著名戏剧家。

金不换,豫剧名丑。

程相文,著名玉米育种专家。

友好城市

鹤壁市

巴西法布拉古

韩国忠清南道公州市

中国新疆哈密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河南省-鹤壁市-淇县石碏
石碏,男,春秋时卫国人。卫庄公有嬖妾所生子州吁,有宠而好武,庄公弗禁。他进谏,庄公弗听。其子石厚与州吁游,劝戒亦弗听。卫桓公十六年(前719)州吁弑桓公而自立为君,未能和其民。石厚向其父请教安定君位之法,他假意建议石厚从州吁往陈,通过陈桓公以朝觐周天子。旋请陈拘留两人,由卫使右宰丑杀州吁于濮(今安徽亳县东南),又使其家宰獳羊肩杀石厚于陈。当时称他能“大义灭亲”。春秋时史学家左丘明称石碏:“为大义而灭亲,真纯臣也!”大义灭亲西周初年,周武王姬发封自己的弟弟卫康叔——姬封建立卫国(今河南淇县境内)。传至卫庄公时,庄公有一个爱妾生了个儿子叫州吁,州吁喜欢练武、打仗,庄公任命他为将军。当时卫国有一个贤臣叫公孙碏(此处公孙并非姓氏中的公孙,因石碏源出于公(靖伯——卫康叔六世孙),公之子称为公子,公之孙则为公孙),字石,人们称他为石碏,是卫康叔姬封六世孙靖伯的孙子,他劝庄公说:“庶子(指州吁,因为他是...
· 河南省-鹤壁市-浚县卢柟
卢柟,字少楩,浚县人。家素封,输赀为国学生。博闻强记,落笔数千言。为人跅驰,好使酒骂座。常为具召邑令,日晏不至,柟大怒,彻席灭炬而卧。令至,柟已大醉,不具宾主礼。会柟役夫被榜,他日墙压死,令即捕柟,论死,系狱,破其家。里中儿为狱卒,恨柟,笞之数百,谋以土囊压杀之,为他卒救解。柟居狱中,益读所携书,作《幽鞫》、《放招》二赋,词旨沈郁。
· 河南省-鹤壁市-浚县谢偃
谢偃(599-643),汉族,隋末唐初卫州卫县(今浚县卫贤,隶属省辖市鹤壁市)人,仕隋为散从正员外。谢偃参加由唐太宗亲自主持的“殿试”,并以“对策及第”中进士,授陕西省高陵县令,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主簿。时李百药工五言诗,谢偃善作赋,时人称为李诗、谢赋。出为湘潭令。《集》十卷,今存诗四首。人物平生隋朝期间谢偃的祖父谢孝政(556-612),本为南朝谢氏,谢贞-北周的长子,南北朝时北朝基本为少数民族政权,北魏强迫汉民族改为少数民族姓氏,如李氏、赵氏、杨氏就曾一度改为鲜卑姓氏。宇文泰实行府兵制,按鲜卑旧日八部之制,立八柱国,有功诸将中本为汉人的,也被赐以三-部落中一个姓氏,如李弼(字景和,辽东襄平人)为徒河氏,李虎(代北武川人)为大野氏,赵贵(字符贵,天水南安人)为乙弗氏,杨忠(陕西华阴人,隋文帝杨坚之父)为普六茹氏(又译作普六如、普陋茹),且以他们为一姓之“宗长”,即本部落酋长。同时又命诸将帅...
· 河南省-鹤壁市-浚县卢楠
卢楠(1507-1560)字子木、次楩、少楩,大名浚县人。自称浮丘山人,且恃才傲物,愤世嫉俗,当地人称其为卢太学。卢楠自幼才华横溢,诗词曲赋出口成章,后来赢得了“才压江南”的美誉。方志记载卢楠(1507-1560),字次楩,又字子木,今浚县城关镇人。明代著名文学家。卒于隆庆三年(1569年)。其先世业农,家颇富有。楠少负才敏,博闻强记,读书一再过,终身不忘。父费资供其入太学生上舍。楠好古文辞,落笔数千言。因其文章不拘旧例,屡试未中。处身乡间,生不得志。性情豪放,不拘小节,嗜酒如命,时常暴饮大醉,使酒骂座。卢楠曾因忤逆县令而冤狱十年。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某日,卢邀县令到家作客,等到傍晚县令未到。卢楠怒而自饮,大醉而卧。县令登门,卢未以礼相迎。从此,县令对卢衔恨在心。另有人借机在县令面前拨弄是非,说卢楠视县太爷的文章如粪土,县令更加忌恨于卢,执意寻机报复。是年,卢家一仆人遭训斥后意外病故...
· 河南省-鹤壁市-浚县王越
王越(1426年12月3日—1499年1月12日),初名王悦,字世昌。大名府浚(xùn)县(今河南浚县)人。明代中期名将、诗人。景泰二年(1451年),王越登进士第,授御史。累官右副都御史、巡抚大同。明宪宗时官至兵部尚书,总制大同及延绥甘宁军务,以功封威宁伯,为明代因功封爵的三位文官(其余两位为王骥、王守仁)之一,世称“王威宁”。亦为首任三边总制。成化十九年(1483年),汪直被贬后,王越遭夺爵除名,谪居安陆。明孝宗即位后,王越获赦回乡。弘治七年(1494年),复左都御史,致仕。弘治十年(1497年),起复原职,并加太子太保,总制甘、凉边务兼巡抚,其后兼制延、宁两镇。次年,于贺兰山击破鞑靼,以功进少保兼太子太傅。旋受命经略哈密。弘治十一年十二月(1499年1月)卒于甘州,年七十三,追赠太傅,谥号“襄敏”,故后世称其为“王襄敏”王越为明代成化、弘治时期西北著名军事统帅,他曾三次出塞,收河套地...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