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氏肺吸虫
形态
成虫构造
虫卵
成虫雌雄同体,大小约1公分左右,体型卵圆、色泽棕红,与咖啡豆极为相似,两个状似银杏叶的睾丸并列于虫体后三分之一处,因此分类于并殖科,口吸盘与腹吸盘约略等大,分别位于虫体前端和腹部中央。肺吸虫的卵呈黄褐色,长度介于68至118微米、宽约39至67微米之间,具有厚壁,且因一端较平使得外观不对称,较大的一端则有清楚可见的卵盖。
生活史
当肺吸虫的卵碰触干净的水源,纤毛幼虫(miracidium)便可进入作为第一中间宿主的川蜷、瘤蜷体内,并先后发育成胞状幼虫(sporocyst)、雷氏幼虫(redia),待发育成尾动幼虫(cercaria)后便可以感染淡水甲壳纲动物等第二中间宿主,包括淡水蟹(如泽蟹、屎蟹、宫崎蟹、毛蟹等)和淡水虾(如螯虾、淡水长臂大虾),并于这类宿主的鳃或肌肉组织形成囊肿(cyst),再发育成囊状幼虫(metacercaria)。生食这些受感染的第二中间宿主,可让这些幼虫有机会侵犯肠胃道,并循腹腔穿过横膈并发育成虫,可在人或其他动物体内造成肺部、腹腔、甚至可因虫体移行至各处,造成其他器官的损害。
卫氏肺吸虫的生活史
盛行区
卫氏肺吸虫分布于日本、朝鲜、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泊尔、印度尼西亚、东南亚以及中国的辽宁、吉林、黑龙江、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山东、贵州、河南等地,营寄生生活,终末宿主虎、豹、狼、貂、猴、野猫、伶鼬、猞猁、家猫、麝猫、犬、猪、牛及人等。
卫氏肺吸虫为世界性分布,是可寄生人体的各种肺吸虫中,研究最多的一种,其中又以日本、韩国、中国、东南亚及新几内亚为主要盛行区,印度、非洲则有零星案例发生,这可能与东亚喜食未完全熟食淡水域水产的饮食文化习惯有关,例如中菜的(淡水)醉虾、(淡水)醉蟹、日本菜生食的(淡水)刺身及韩国菜的酱油蟹(淡水),其制作过程未能完全杀死寄生虫所致。此外,若其他动物曾不慎食入这些受感染物种,同样也可能被感染,若人类或猫、狗、猪吃下它们,在处理不完全的情况下,也会有染病的风险,但目前尚未有人与人直接传染的案例。
诊断与治疗
患者可能出现咳嗽、呼吸困难、血痰、胸痛、腹痛、腹泻等典型症状,乍看与结核病的极为相似,因此必须借由检验痰液、粪便、胃液中的虫卵作为鉴别诊断(differential diagnosis)的依据,此外,血液中的嗜伊红球(eosinophil)数量也会增高,淋巴球也会制造出相应的抗体,因此也是诊断的辅助项目,目前以药物praziquantel或Bithionol作为主要的治疗。
参考文献
(英文) M. Yokogawa, Paragonimus and paragonimiasis, Adv Parasitol., 1969, Vol 7, p.375~38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