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拓扑空间范畴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11
转发:0
评论:0
作为具体范畴如同许多范畴一般,范畴Top也是个具体范畴,意指其物件为有附加结构的集合(即拓扑),且其态射为维持此一结构的函数。自然地存在一可遗函子将每个拓扑空间指派给同个拓扑空间内的集合,每个连续函数给为同个连续函数的函数。可遗函子U有一个左伴随函子及一个右伴随函子实际上,上述两个函子皆对U为右可逆(即UD和UI都等于在Set上的单位函子)。甚至,因为任何一个在离散或密著空间之间的函数皆为连续的,所有这两个函子都给出了由Set映射至Top的完全内嵌。具体范畴Top也是“纤维完全的”,意即由在一给定集合X上的所有拓扑所组成的范畴(称为U在X上的纤维)会形成一个依包含关系排序的完全格。这个纤纤的最大元素为X上的离散拓扑,而最小元素则为密著拓扑。参考资料Herrlich,Horst:TopologischeReflexionenundCoreflexionen.SpringerLectureNo...

作为具体范畴

如同许多范畴一般,范畴Top也是个具体范畴,意指其物件为有附加结构的集合(即拓扑),且其态射为维持此一结构的函数。自然地存在一可遗函子

将每个拓扑空间指派给同个拓扑空间内的集合,每个连续函数给为同个连续函数的函数。

可遗函子U 有一个左伴随函子

及一个右伴随函子

实际上,上述两个函子皆对U 为右可逆(即UD和UI都等于在Set上的单位函子)。甚至,因为任何一个在离散或密著空间之间的函数皆为连续的,所有这两个函子都给出了由Set映射至Top的完全内嵌。

具体范畴Top 也是“纤维完全的”,意即由在一给定集合X上的所有拓扑所组成的范畴(称为U 在X 上的纤维)会形成一个依包含关系排序的完全格。这个纤纤的最大元素为X 上的离散拓扑,而最小元素则为密著拓扑。

参考资料

Herrlich, Horst: Topologische Reflexionen und Coreflexionen. Springer Lecture Notes in Mathematics 78 (1968).

Herrlich, Horst: Categorical topology 1971 - 1981. In: General Topology and its Relations to Modern Analysis and Algebra 5, Heldermann Verlag 1983, pp. 279 - 383.

Herrlich, Horst & Strecker, George E.: Categorical Topology - its origins, as examplified by the unfolding of the theory of topological reflections and coreflections before 1971. In: Handbook of the History of General Topology (eds. C.E.Aull & R. Lowen), Kluwer Acad. Publ. vol 1 (1997) pp. 255 - 341.

Adámek, Jiří, Herrlich, Horst, & Strecker, George E.; (1990).Abstract and Concrete Categories(4.2MB PDF). Originally publ. John Wiley & Sons. ISBN 0-471-60922-6. (now free on-line editio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拓扑空间
定义拓扑空间是一个集合X{\displaystyleX}和其上定义的拓扑结构ττ-->{\displaystyle\tau}组成的二元组(X,ττ-->){\displaystyle(X,\tau)}。X{\displaystyleX}的元素x{\displaystylex}通常称为拓扑空间(X,ττ-->){\displaystyle(X,\tau)}的点。而拓扑结构ττ-->{\displaystyle\tau}一词涵盖了开集,闭集,闭包域,开核,闭包,导集,滤子等若干概念。从这些概念出发,可以给拓扑空间(X,ττ-->){\displaystyle(X,\tau)}作出若干种等价的定义。在教科书中最常见的定义是从开集开始的。开集公理X{\displaystyleX}的子集族O{\displaystyle{\mathfrak{O}}}称为开集系(其中的元素...
· 拓扑向量空间
定义File:Topologicalvectorspaceillust2.svg如果乘法运算在0处是连续的,则对于0的任何邻域U和任何标量λ存在另一个0的邻域V使得λV被包含在U中。这个必要条件也会变为充分条件,如果增加了额外假设;参见Trèves(1967,Chapter3)。带有上述两个性质的原点的邻域族唯一确定一个拓扑向量空间。在这个向量空间内的任何其他点的邻域系统是通过平移获得的。一个拓扑向量空间X是布于一个拓扑域K(通常取实数或复数域)上的向量空间,其上带有拓扑结构使得向量加法X×X→X与标量乘法K×X→X为连续映射。注:某些作者也要求X是豪斯多夫空间,更有要求其为局部凸空间者(例如Fréchet空间)。一个拓扑向量空间是豪斯多夫空间的充分条件是该空间为T1{\displaystyleT_{1}}空间。布于K上的拓扑向量空间范畴通常记为TVSK或TVectK,其对象为布于K上的拓...
· 范畴
定义一个范畴C包括:一个由物件所构成的类ob(C)物件间的态射所构成的类hom(C)。每一个态射f都会有唯一个“源物件”a和“目标物件”b,且a和b都在ob(C)之内。因此写成f:a→b,且称f为由a至b的态射。所有由a至b的态射所构成的“态射类”,其标记为hom(a,b)(或homC(a,b))。对任三个物件a、b和c,二元运算hom(a,b)×hom(b,c)→hom(a,c)称之为态射复合;f:a→b和g:b→c的复合写成gof或gf。此态射复合满足下列公理:(结合律)若f:a→b、g:b→c且h:c→d,则ho(gof)=(hog)of;(单位元)对任一物件x,存在一态射1x:x→x,使得每一态射f:a→b,都会有1bof=f=fo1a。此一态射称为“x的单位态射”。由上述公理,可证明对每一个物件均只确实地存在着单一个单位态射。一些作者会将每一个物件等同于其相对应的单位态射。小范畴...
· 范畴
亚里士多德的范畴论亚里士多德是范畴论的开山祖师。他在《范畴篇》这本著作中列举并且讨论了十大基本存在,分别为:实体(ουσία)数量(ποσόν)性质(ποιόν)关系(προςτι)场所(που)时间(πότε)姿势(κείσθαι)状态(έχειν)动作(ποιείν)承受(πάσχειν)并称它们为范畴。亚里士多德对各种形式的存在作了如下定义:一个存在是任何一个可以用“是”或“有”来描述的对象。要对存在的范畴进行研究,就要首先决定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对事物可以用“是”或“有”来陈述,这种可描述性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一个范畴是指事物的一个最大的分类—“事物”在此是指可被称谓但不能还原成其它类的任何对象。亚里士多德的范畴论提出了第一个哲学的分类系统,并有助于促使哲学家去考虑哲学的研究对象究竟是什么。关于“范畴”的补充解释直观上,一个对所有存在的完美的分类系统应该满足如下3个条件:有限的:类的数...
· 范畴论
背景研究范畴就是试图以“公理化”的方法抓住在各种相关连的“数学结构”中的共同特性,并以结构间的“结构保持函数”将这些结构相关起来。因此,对范畴论系统化的研究将允许任何一个此类数学结构的普遍结论由范畴的公理中证出。考虑下面的例子:由群组成的类Grp包含了所有具有“群结构”的物件。要证明有关群的定理,即可由此套公理进行逻辑的推导。例如,由公理中可立即证明出,群的单位元素是唯一的。不是只专注在有特定结构的个别物件(如群)上,范畴论会着重在这些物件的态射(结构保持映射)上;经由研究这些态射,可以学到更多关于这些物件的结构。以群为例,其态射为群同态。两个群间的群同态会严格地“保持群的结构”,这是个以将一个群中有关结构的讯息运到另一个群的方法,使这个群可以看做是另一个群的“过程”。因此,对群同态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得以研究群的普遍特性及群公理的推论的工具。类似的研究也出现在其他许多的数学理论中,如在拓扑学...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