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国内城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04
转发:0
评论:0
历史西汉元始三年(公元3年),高句丽将都城从纥升骨城(卒本城)(今辽宁省桓仁县五女山山城)迁至此地,同时筑尉那岩城(209年,山上王扩建后称丸都城)为其卫城,呈现山城与平原城结合的高句丽建筑特点。直到北魏始光四年(427年),高句骊长寿王时,为躲避北魏的威胁,以及巩固在朝鲜半岛上的势力,高句骊都城再迁至平壤城(即今朝鲜平壤市东北六七公里处的大圣山城和安鹤宫城)。国内城和丸都城都一直是高句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此后国内城作为“别都”,列高句丽三京之一。唐朝和新罗的联军灭高句丽后,国内城为唐朝安东都护府之哥勿州驻地。渤海国时期,为其西京所辖的桓州。辽代仍为桓州。清代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辑安(今集安)建治后为其所辖。遗址国内城在鸭绿江中游北岸的通沟平原上。北有禹山,东有龙山,西有七星山,其城垣为石筑。但考古发掘证实,高句丽迁都于此之前,这里已有战国末至西汉初的土筑城垣,时间是汉代玄菟

历史

西汉元始三年(公元3年),高句丽将都城从纥升骨城(卒本城)(今辽宁省桓仁县五女山山城)迁至此地, 同时筑尉那岩城(209年,山上王扩建后称丸都城)为其卫城,呈现山城与平原城结合的高句丽建筑特点。直到北魏始光四年(427年),高句骊长寿王时,为躲避北魏的威胁,以及巩固在朝鲜半岛上的势力,高句骊都城再迁至平壤城(即今朝鲜平壤市东北六七公里处的大圣山城和安鹤宫城)。

国内城和丸都城都一直是高句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此后国内城作为“别都”, 列高句丽三京之一。唐朝和新罗的联军灭高句丽后,国内城为唐朝安东都护府之哥勿州驻地。渤海国时期,为其所辖的桓州。辽代仍为桓州。清代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辑安(今集安)建治后为其所辖。

遗址

国内城在鸭绿江中游北岸的通沟平原上。北有禹山 ,东有龙山,西有七星山,其城垣为石筑。但考古发掘证实,高句丽迁都于此之前,这里已有战国末至西汉初的土筑城垣,时间是汉代玄菟郡统治期间。城略呈方形,东墙长514米,西墙长699米,南墙长749米,北墙长779米。周长2741米。现存城垣宽7~10米,最高处3~4米。原有城门6处。南北各一,东西各两。1921年,重修了东面的“辑文门”,西面的“安武门”,南面的“襟江门”,而其余的三座门都被封堵。

国内城与平壤城

据《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记载,公元247年,高句丽东川王迁都平壤。这是迄今所知年代最早的平壤城,高句丽在此建都九十五年后,于公元342年“移居丸都城”,但几个月后,丸都城又被前燕慕容家族攻破并焚毁, 高句丽故国原王被迫于翌年七月再次“移居平壤东黄城”。有人认为此平壤即今集安县城处高句丽古城,国内城被毁几十年后重新修复作为都城时已改新名叫平壤城,但其旧名有时也为人所用,不过是同一个城的新旧称呼,或者平壤和丸都城一样是国内城的卫城之一。

公元427年,高句丽长寿王迁都平壤很有可能不是今日大同江畔的平壤,而是国内城卫城或者和国内同一个城。今日之平壤, 为公元586年(隋文帝开皇六年)平原王迁都到最后一个首都长安城,新唐书认为长安城就是平壤即乐浪郡,于是国内城附近的平壤就与今日之平壤混淆。

参考文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探秘老北京内城西北角之谜
北京,在这个现代都市里除了高楼大厦和四通八达的城市道路之外还有一些今天依然壮丽雄伟的古代建筑。在这些古代建筑中,人们不光通过它们了解古代的文化,还从中发现了很多关于老北京城的未解之谜。这些未解之谜存在于北京的中轴线上,存在于朱红的城门上,存在于石像上,存在于胡同里,仿佛是古人给现代的人们出的一道破译古代文化的考题。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古城墙这道谜题。这张地图是明代时期北京地图,在地图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北京城由四个部分组成,位于最中间的是紫禁城,紫禁城被皇城所包围,然后是居住着官僚和商人的内城。最后是外城,位于整个内城的南面,是普通老百姓居住的地方。一条贯穿南北的中轴线,将内城皇城和外城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个左右对称的严肃格局,显现出古代都城森严的等级制度和皇权至上的思想观念。但是我们仔细观察这张地图就会发现,北京古城的内城有一个比较特殊的地方,它的东北、西南、东南角都呈直角,偏偏到了西北角却...
· 国已不国
【成语】国已不国【成语】国已不国【拼音】guóyǐbùguó【释义】一个国家已经不像一个国家。形容这个国家已经很落魄了。【近义词】国步艰难、民困国穷、国破家亡【反义词】国富民强、国泰民安、天下太平
· 郜国的国器郜鼎
春秋战国时期,郜国没能兼并他国成为像后来秦、楚、齐、燕、韩、赵、魏那样的七雄大国,反而被商朝余孽宋国所灭,以至于以国为姓的郜氏族人只得到处迁徙,郜国湮没于历史的尘烟,“郜”为许多人所不识,但郜国的国器郜鼎却有鼎鼎大名。翻史书,上网搜,郜鼎的条目扑面而来。今天就专门讲讲郜鼎之事。鼎是我国青铜文化时期的代表。最初的鼎是由远古时期陶制的食具演变而来的。鼎的主要用途是烹煮食物,鼎的三条腿便是灶口和支架,腹下烧火,可以熬煮油烹食物。自从青铜鼎出现后,它又多了一项功能,成为祭祀神灵的一种重要礼器。青铜鼎多为圆腹三足,也有方腹四足的。鼎口处有两耳。对铜鼎的拥有和使用,是奴隶主身份等级差别的标志之一。在周代,就有所谓“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元士三鼎”等使用数量的规定。平民百姓是绝对不可以用鼎的,否则就会招致杀身之祸。随着这种等级、身份、地位标志的逐渐演化,鼎逐渐成为了王权的象征、国家的重宝。统治...
· 国
字源政治学上的国家(state)一词,最早来自于意大利思想家马基维利所用的statos一词,该词来自于拉丁文status。定义问题在学术界上没有国最适当定义的共识。“国”一词是指一组不同,但相互关联,一定范围内一种政治现象的理论。定义“一组”可能会有分歧,因为不同的定义会形成不同作用的国家论说而得出不同的政治策略。国的合法性各国通常依赖于一个政治合法性,以保持他们对臣民的统治。君权神授说君权神授说是古代以宗教来主导政治时期君主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而提倡的一种法。即指自己是天神派遣下来凡间管治世人,是神在人间的代表,作为人民只可遵从君主的指示去做,不能反抗。这个说法在世界各地都曾出现过,但在启蒙时代后,人们思想开始由宗教指导中释放出来,使这个说法的相信者变得越来越少。法理型权威法理型权威是一种领导的形式。在这种形式下,一个组织的或政权的权威很大程度是与法制上的理性、合法性和科层制度连系着的。根
· 三国志仇国论
《仇国论》,三国时代蜀汉中散大夫谯周于延熙二十年(公元257年)作。当时诸葛亮已经逝世23年了,姜维为了继承诸葛亮的遗志,连年发动对曹魏的北伐战争,以图恢复汉室。针对姜维的穷兵黩武,谯周写了这篇文章,同时这也被视为益州本土人士对蜀汉外来统治集团的反抗。这篇文章也遭到历代中国正统儒家学者的强烈批判,认为这是在为投降主义鸣锣开道,丧失了民族气节。作品名称仇国论创作年代公元257年作品出处《三国志・谯周传》文学体裁传记作者谯周时代三国原文《三国志・谯周传》记载:于时军旅数出,百姓凋瘁,周与尚书令陈祗论其利害,退而书之,谓之《仇国论》,其辞曰:因余之国小,而肇建之国大,并争于世而为仇敌。因余之国有高贤卿者,问于伏愚子曰:“今国事未定,上下劳心,往古之事,能以弱胜强者,其术何如?”伏愚子曰:“吾闻之,处大国无患者恒多慢,处小国有忧者恒思善;多慢则生乱,思善则生治,理之常也。故周文养民,以少取多;勾践...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