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04
转发:0
评论:0
历史前334年春,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渡过赫勒斯滂海峡(即达达尼尔海峡),开始了长达10年的东征之战,前327年,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了巴克特里亚地区,前323年,亚历山大大帝去世后,他的手下开始了对亚历山大帝国土地的争夺,随后亚历山大帝国的东部地区被塞琉古一世征服,塞琉古帝国建立。前246年左右,塞琉古帝国巴克特里亚地区的总督狄奥多特一世借着塞琉古帝国君主安条克二世逝世且塞琉古帝国军力衰落无暇东顾时宣布独立,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正式成立。前238年,被称之为大益游牧部落联盟的一员——帕尼(Parni)游牧民族的酋长阿尔沙克一世入侵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邻近的帕提亚建立了安息帝国,这使得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与西方希腊世界直接陆路被切断,当塞琉古国王塞琉古二世出兵讨伐安息帝国时,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也一旁夹击。狄奥多特一世之子狄奥多特二世继位后与安息帝国签订和约并一同对付意图收复东方行省的塞琉古帝国...

历史

前334年春,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渡过赫勒斯滂海峡(即达达尼尔海峡),开始了长达10年的东征之战,前327年,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了巴克特里亚地区,前323年,亚历山大大帝去世后,他的手下开始了对亚历山大帝国土地的争夺,随后亚历山大帝国的东部地区被塞琉古一世征服,塞琉古帝国建立。

前246年左右,塞琉古帝国巴克特里亚地区的总督狄奥多特一世借着塞琉古帝国君主安条克二世逝世且塞琉古帝国军力衰落无暇东顾时宣布独立,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正式成立。

前238年,被称之为大益游牧部落联盟的一员——帕尼(Parni)游牧民族的酋长阿尔沙克一世入侵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邻近的帕提亚建立了安息帝国,这使得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与西方希腊世界直接陆路被切断,当塞琉古国王塞琉古二世出兵讨伐安息帝国时,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也一旁夹击。

狄奥多特一世之子狄奥多特二世继位后与安息帝国签订和约并一同对付意图收复东方行省的塞琉古帝国,前230年左右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北部地区的一个总督欧西德莫斯一世夺取了狄奥多特家族的政权,自立为王。前208年,塞琉古国王安条克三世向东进军,在阿利乌河战役打败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军队,并围攻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都城薄知,但不能攻下。前206年,双方达成协议,安条克三世承认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的独立并把女儿许配给欧西德莫斯一世的儿子德米特里一世,但规定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必须像安息一样向塞琉古纳贡。

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

 狄奥多特一世的金币(ΒΑΣΙΛΕΩΣ ΔΙΟΔΟΤΟΥ)

德米特里一世继位后,乘着孔雀王朝衰败之际大举南侵印度,将今阿富汗及巴基斯坦北部地区纳入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版图,前183年将都城迁至塔克西拉,使国家重心移入古印度西北部,国家达至极盛期,且重视希腊文化与印度文化的交融。

德米特里一世逝世原因不清楚,在前180年后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似乎先后或同时由多位执政者或副王把持,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可能陷入了内战,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从此一分为二:一个在巴克特里亚本土,后来的历史学家仍称其为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另一个位于印度北部,被称为印度-希腊王国,并不时互相攻击。

灭亡

分裂后的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日趋衰弱,前168年,希腊贵族欧克拉提德一世占据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本土,建立了欧克拉提德王朝,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随后在与安息帝国米特里达梯一世的战争中失去了包含木鹿等地的王国西部,后来北方游牧民族塞种人的四个部落阿希人(Asii) 、帕色阿尼人(Pasiani)、吐火罗人(Tochari)和塞加罗里人(Sacarauli) 于前145年左右发起入侵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王国最终于前130年左右遭游牧民族灭亡。

前128年左右,西汉使节张骞来到王国已灭亡的巴克特里亚,并称当地为大夏,一些学者如伯希和、塔恩(W. W. Tarn)、纳拉因(A.K. Narain)等认为,张骞所见到的大夏人是希腊-巴克特里亚残余的臣民,他们挺住塞种人的攻势,但最终在游牧民族大月氏入侵下灭亡而臣服。但另一些学者如费迪南·冯·李希霍芬、王国维等认为张骞所见到的大夏人是塞种人,他们灭亡了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后,臣服于后来入侵的大月氏。

与《史记》中“大夏”的关系

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是否是汉朝时张骞出使西域时所遇见的大夏,目前学术界尚有一些争议。

古希腊地理学家斯特拉波在《地理学(英语:Geographica)》中记载“从希腊人那里夺取了巴克特里亚的是最著名的游牧部落。我说的这些游牧部落是阿希人(英语:Asii)(Asii) 、帕色阿尼人(Pasiani)、吐火罗人(Tochari)和塞加罗里人(Sacarauli) ,他们都来自遥远的锡尔河彼岸,与塞族(Saka)及索格底亚那毗连的地区,这里曾经被塞族占据过。”古罗马历史学家特罗古斯和地理学家托勒密也有类似的记载,而中国汉朝时代的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月氏乃远去,过大宛,西击大夏而臣之”,学术界对于斯特拉波所记载的四支部族入侵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的事件与司马迁所记载的大月氏人入侵大夏的事件是否为同一件事存在着争议,这就导致对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是否就是《史记》中的“大夏”的看法不同。

目前学术界主要有两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不是大夏。属于斯基台人的阿希人(英语:Asii) 、帕色阿尼人、吐火罗人和塞加罗里人向南迁移并推翻了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后来大月氏人又入侵了塞族人在巴克特里亚所建立的国家并使之臣服,张骞所见到的大夏是游牧民族塞族人所建立的国家,不是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早期西方学者的费迪南·冯·李希特霍芬、早期中国学者的王国维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民教育出版社支持此观点。

第二种观点: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就是大夏。该说法认为斯特拉波所记载的阿希人(英语:Asii) 、帕色阿尼人、吐火罗人和塞加罗里人入侵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的事件与司马迁所记载的大月氏人入侵大夏的事件是同一件事,《史记》中的大夏就是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大月氏人就是四个部族其中之一。该说法认为,根据汉书“大月氏西君大夏,而塞王南君罽宾”的记载,塞族人并没有灭亡巴克特里亚王国,而是往更南的卡比萨(Kapisa)前进,尽管塞族在途中给予王国严重打击,如前145年左右摧毁王国东部大城(Ai-Khanoum)。但跟在塞人之后的大月氏随后入侵巴克特里亚核心,并迫使残余的王国臣民称臣,王国终亡于大月支之手。前129年以后的张骞抵达巴克特里亚时,见证残余的臣民向大月支臣服的情形。西方近代学者如保罗·伯希和、塔恩(W. W. Tarn)、纳拉因(A.K. Narain)等支持此论,现为西方学界主流观点。

语言

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人说的语言按今日的语言学分类属于印欧语系印度-伊朗语族东北语支的一员(也有说法认为是吐火罗语族)。因受希腊化影响而与其它语言不同的是,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所讲的语言是语族内唯一采用希腊字母的语言。除了基本的字母以外,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还另外自制了一个字母‘Ϸ’,来表示/ʃ/(sh,“施”或“希”)这个音。

美术

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

  在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首都所发现的希腊式遗迹

古代巴克特里亚的建筑艺术达到过相当高的水平,原本就建有大城市及许多定居点,有“千城之国”的美称。在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时代所建的都市,城墙厚实,上建长方形望楼,市区平面规划整齐,住房多用小扁石块修筑,基础则用生砖砌成,国都的王宫与贵族府邸更以壁画装饰。

希腊人统治时期发行过大量货币,其中流传下来的成为研究这一时期的历史与艺术的珍贵资料。这些货币正面为历代希腊统治者的肖像,皆系公元前3~前2世纪铸成。这些肖像生动传神,突破了在钱币上通常只刻画理想化君主形象的惯例,而把这些帝王的个人特点表现出来,反映出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艺术家的才华与尊重现实的创作态度。希腊-马其顿的征服者们也力图在宗教信仰上影响巴克特里亚人,因此在钱币背面都铸有希腊诸神,如宙斯、赫拉克勒斯与阿波罗的形象,但是本地居民并没有放弃自己原来的宗教信仰。这些钱币并不能证明当地人的文化已同化于纯希腊文化,事实上是两种文化相互影响的产物。由于历史原因与地理位置,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与希腊和印度在文化上都发生过广泛的联系。

经济

在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存在时期,中亚的农业和畜牧业获得迅速发展,种植小麦、稻谷、葡萄。来自希腊、马其顿、小亚细亚的移民大规模地屯田开荒,兴修水利。公元前3世纪以后,城市经济繁荣。在各遗址中,都发现有大量钱币(主要是银币),上面的王像和铭文,为研究者提供了有关王国的政治史、王室世系、编年的珍贵资料。同时,这些钱币还证明了当时繁荣的社会经济交流。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晚期君主欧西德莫斯二世曾发行白铜合金的钱币,但此技术之前仅中国持有,可视为与中国进行贸易或技术交流的证据。

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处在东西南北交通要道的会合处,亦是丝路上重镇。通往印度的商路和通往喀什噶尔的商路都经过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联系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与西方的商路有两条。一条经过安息到埃克巴坦那前往安条克;另一条则是水路,经印度航运至埃及或条支。中国的丝绸、中亚、西伯利亚的黄金、印度的香料、象牙都从这里转运到西方,商队不绝于途。

文化

由希腊移民创建的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的、经济结构、文化构成等都植根于古老的希腊文明。但是,由于这种外来文化是被移植、发展于同样具有古老文明的中亚腹地,并不断受到印度和波斯文化的影响与渗透,因而形成了一种以希腊文化为基调的“混成”文化。这种文化,对中亚古代文明的发展影响甚深,对中亚周边各文明区亦有程度不同的影响。

佛教经典《弥兰王问经》(南传巴利文佛经) 记载了希腊人与印度佛教的接触。东晋时翻译为汉文《那先比丘经》。(英译:Questions of King Milinda)这本书是弥难陀向一位僧侣那先比丘问道的集子,其解答明显是佛教教义。

历代君主

狄奥多特王朝

狄奥多特一世(约前250年–约前240年)

狄奥多特二世(约前240年–约前230年)

欧西德莫斯王朝

欧西德莫斯一世(前223年–约前200年)

德米特里一世 (约前200年–约前180年)

分裂时代

欧西德莫斯二世(约前180年左右) 德米特里一世之子

安提玛科斯一世(约前180年-约前170年) 德米特里一世之子或兄弟(?)

阿加托克利斯(约前190年-约前180年)德米特里一世之子(?)

潘达雷昂(约前190年-约前180年)德米特里一世兄弟(?)

安提玛科斯二世(约前174年-约前165年)安提玛科斯一世之子(?)

德米特里二世

欧克拉提德王朝

欧克拉提德一世(约前170年-约前145年)

欧克拉提德二世(约前145年-约前140年)

柏拉图(约前145?年-约前140?年)欧克拉提德一世之兄弟(?)

赫利奥克勒斯(约前150年-约前130年)欧克拉提德一世之子或兄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巴克特里亚
地理巴克特里亚主要为今日阿富汗北部、塔吉克南部和乌兹别克东南部所组成,仅管这辽阔的地区经常随着统治者不同,而有些改变。这是一个多山的地区,温和的气候,和充沛的雨量,也是伊朗许多部落的家园。历史巴克特里亚·马尔吉阿纳文明体在公元前第2千年纪早期的巴克特里亚·马尔吉阿纳文明体,是该地区第1个定居文明,从事灌溉农业,可能有某种文字。Bactria-Margiana可能和当时的青铜时代的安德罗诺沃文化有所交流,该文化发明了有轮战车,在西西伯利亚、俄罗斯、以及哈萨克斯坦部分地区居住,并延续到了公元前第1个千年纪。居鲁士和亚历山大塞琉古帝国塞琉古帝国时代,巴克特里亚都是其所属行省,塞琉古帝国统治中亚时,更将大批希腊人和马其顿人移居此地,而巴克特里亚希腊化成果相比邻近地区较为成功,可能归功于当年波斯国王把许多不顺从的希腊人迁徙至此地。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前246年左右总督狄奥多特一世借着塞琉西安条克二世...
· 巴克特里亚语
名称除了“巴克特里亚语”这个名称之外,有的学者还使用诸如“希腊-大夏语”、“希腊-巴克特里亚语”(强调其所使用的希腊字母)、“贵霜语”及“贵霜-大夏语”等名称,曾经使用的“Eteo-Tocharian”这个名称则被A.Maricq、W.B.Henning等所否定,因为该名称很容易与并非伊朗语的“吐火罗语”混淆。另外,“古大夏语”指的是阿维斯塔语,而不是大夏语,很容易在这点上出错。历史背景值得一书的是,巴克特里亚语是唯一一个使用基于希腊字母的书写体系的中古伊朗语。巴克特里亚为亚历山大大帝所征服之后,一直处于希腊人的统治之下,亚历山大大帝驾崩(前323年)约两百年之后,又为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的侵袭,最为著名的是月氏人或吐火罗人(Tokharoi),他们居住在今阿富汗北部,该地区在中世纪以他们的名字命名为吐火罗斯坦。公元后有一个名为“贵霜”的部落或家族拥有了剩余所有吐火罗人的统治权,由丘就却建立...
· 印度-希腊王国
历史当马其顿帝国的亚历山大大帝公元前326年在印度西部取得一系列胜利后,并建立许多希腊殖民地如布西发拉斯(今日的杰赫勒姆)。之后,更企图准备继续向印度东部的难陀王朝进军,但他的军队由于长年战争早已精疲力竭而不肯东进,被迫撤退的亚历山大留下一部分军队保卫在印度的疆土。在亚历山大逝世后,其中许多留守部队随总督欧德摩斯和培松离开印度,去参予继业者战争。这给了新兴的孔雀王朝一个大好机会,旃陀罗笈多随即攻占许多希腊建立的军事要塞和城市,前305年,更迫使塞琉古帝国的塞琉古一世放弃兴都库什山脉以南的区域从阿拉霍西亚直到印度的原属希腊的领地,让当地许多希腊移民受到孔雀王朝的统治。直到前200年左右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德米特里一世继位,乘着孔雀王朝衰败之际大举南侵印度,包括阿拉霍西亚、健驮逻和喀布尔河河谷都回归希腊人统治,奠定了印度-希腊王国的基础。当时的印度人称呼希腊人为Yavana(可能是从爱奥尼亚转...
· 迪亚巴克尔
语源学在亚述帝国时,“Amid”一词的意思是鞘中的剑,同样的名字也用于当时的和阿拉伯人中。古罗马和拜占庭帝国称之为“亚米大”(Amida)。阿尔图格王朝和白羊王朝时因其城墙颜色而称之为“黑色阿米德”(KaraAmid),同时也称为“黑堡”(KaraKale)。在BookofDedeKorkut和一些其他土耳其文献中,也称KaraHamid。在7世纪阿拉伯人入侵后,阿拉伯贝克尔族占领该城,并将之改名为DiyarBakr(意为:巴克尔族的地产,波斯语:Diyar-ıBekir)。1937年,凯末尔参观该城,并将之改为现名Diyarbakır。经济经济以轻工业为主,有纺织、皮革等工业。名胜古迹该市有罗马时代的古城墙。
· 特里维亚
参考书目《希腊罗马神话词典》([美]J·E·齐默尔曼/编著、陕西人民出版社)p.374统一书号:17094·39《世界神话辞典》(鲁刚/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p.374p.782p.986ISBN7-205-00960-X/I·77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