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锣类乐器及其历史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38
转发:0
评论:0
锣是我们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乐器之一。各式各样的锣至少有五、六十之多。如果能把它们都收齐了,真可以办一个别有风趣的展览。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中,也有着各种各样的锣类乐器在广泛运用。而且,不断增加的考古学的发现说明,锣类乐器的起源与我国西南古代各族人民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是西南古代各族人民对祖国古老文明的又一贡献。锣类乐器历史的这一重要篇章,值得我们认真研究。锣类乐器一锣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交响乐队编制中唯一的中国乐器,世界各著名交响乐团,也都以有真正的中国大锣为荣。在我国各种民族乐队中,特别是戏曲乐队中,锣的作用就更为突出。三百多个戏曲剧种中,没有用到锣的,只有极少数。京剧乐队中的“武场”基本由大锣、小锣、饶拔和鼓板组成。在京剧表演的进程中,“武场”既要配合演员舞蹈、身段、武打和表情动作,又要突出唱腔说白的节奏,加强语气和划分句法段落。此外,还要制造和烘托戏剧气氛。过去老戏中,甚至连刮风、下雨、行...

锣是我们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乐器之一。各式各样的锣至少有五、六十之多。如果能把它们都收齐了,真可以办一个别有风趣的展览。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中,也有着各种各样的锣类乐器在广泛运用。而且,不断增加的考古学的发现说明,锣类乐器的起源与我国西南古代各族人民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是西南古代各族人民对祖国古老文明的又一贡献。锣类乐器历史的这一重要篇章,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锣类乐器及其历史

锣类乐器

锣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交响乐队编制中唯一的中国乐器,世界各著名交响乐团,也都以有真正的中国大锣为荣。在我国各种民族乐队中,特别是戏曲乐队中,锣的作用就更为突出。三百多个戏曲剧种中,没有用到锣的,只有极少数。京剧乐队中的“武场”基本由大锣、小锣、饶拔和鼓板组成。在京剧表演的进程中,“武场”既要配合演员舞蹈、身段、武打和表情动作,又要突出唱腔说白的节奏,加强语气和划分句法段落。此外,还要制造和烘托戏剧气氛。过去老戏中,甚至连刮风、下雨、行船、水声等音响效果,也要靠打击乐器来制造。因此,离开了“场面”,京剧就无法演出。而别的戏曲剧种,情况也多如此。

我国民间广泛存在的各种由丝竹乐器和打击乐器等组成的“吹打”中,锣不仅必不可少,而且种类繁多。如西安流行的“鼓乐”和江南传统的“十番锣鼓”,演奏中虽然都有纯打击乐的锣鼓段子,而前者使用大锣、马锣、王丁档、云锣等锣,后者则用大锣、喜锣、中锣。春锣、内锣、汤锣等锣,因此风格悬殊很大。又如潮州大锣鼓,用八面大锣,又加苏锣、抗锣及狗子锣等名目的锣,则又是别一番风味。我国民间还有一些纯粹打击乐演奏的形式,如四川“闹年锣鼓”,陕西农民的“打瓜社”等,锣也是很关键的乐器。

西南少数民族中,锣类乐器的使用很广泛,并且,别具特色。湖南土家族的“打溜子”就很奢名,流行于湘西龙山、永顺、堡靖等地,又叫做“打路牌子”。过去每逢娶亲嫁女及喜庆节日,都用打溜子表示祝贺,有时还举行打溜子比赛。打溜子由勾锣(马锣)、田锣(大锣)及头拔二跋两付拔组成,勾锣作领奏,田锣作骨干,打法灵活多样。有不少传统曲目,如《八哥洗澡》这个曲目,用打击乐器活龙活现地表现八哥出笼拍翅、嬉戏、追捕等一系列情节。笔者曾有幸欣赏他们的精彩表演,其技艺之高超,可以说是到了打击乐器表现的出神入化的地步。

在侗族用到“拉”(侗语:大锣)、“斯依锣”(小锣)及,三嫩拉”(三星锣)等锣,广西壮族中则有土锣、高边锣、文锣、八音锣、狮子锣、“宁宁”(一种放在手心上打的小高音锣)及铓锣等锣。钻锣面部中心有半园形突起,在云南少数民族中使用最多。

上述各种锣在苗、瑶、松佬、布依、毛难等族中亦常见使用。从云南少数民族的打击乐器中,我们发现很多不仅注意到音高的准确,而且还注意到彼此的协和,甚至用以演奏旋律。云南傣族、景颇族、侃族及哈尼、彝、独龙等许多民族中常用的铓锣就是这样的一种打击乐器。钻锣由于中心有半园形突起,人们又叫它“乳锣”。它的发音原理、金属成分及锣边厚薄均与常见平面锣略有不同,因此,它的声音深沉柔和、格外动听。

锣类乐器及其历史

铓锣

铓锣分单铓、排铓两类。排铓用五、六个大小不同的铓固定在特制的木架(铓架)上,用连杆操纵铓捶同时敲击。由于这些铓彼此相距三、四度或四、五度音程,因此,它发出的声音宏亮协和,特别富于立体感。另外,还有用大小不同的十几个钻组成的排铓(编铓),组成音域较宽的音阶,演奏者双手持大象皮做的铓捶敲击,可以演奏曲调,与云锣有相似之处。

单铓是单个敲击的铓。有的只有月饼大小,大的直径达五、六十公分,特大的据说直径近一公尺。一般用手提敲击,大钻用两人扛起,后面的人一手持锤演奏。大小不同的铓音高不同,人们对音高的选择很严格,除一般分“公”、“母”外,人们还选择音高不同的钻来演奏曲调,下面这首舞曲就是西盟低族自治县的低族同志用单铓来演奏的。

锣类乐器及其历史

单铓曲谱

由发音分别为g、b、d,、g产的四个铓来演奏这首曲调,旋律既简单而又动听,非常别致。

铓锣主要作为乐器来使用,喜庆节日及婚丧嫁娶都不可少。由铓、拔和象脚鼓组成的打击乐组,是傣族、景颇族民间集体舞蹈的主要伴奏。傣族著名的孔雀舞(“戛洛拥”),从头至尾都靠它们伴奏,打击乐在伴奏中还组成“鼓语”,如瑞丽、孟定打击乐打出“约笔洛、约笔洛,约笔约丽丽”的鼓语,意思就是“好好抬、好好抬,翅膀好好抬”,舞者即做抬翅膀的动作。

独龙族约三千人,居住在交通极其困难的独龙河谷。过去过着几乎完全与世隔绝的原始公社生活,“披树叶为衣,茹毛饮血”。但铓锣也是他们的主要乐器,每逢过年杀牛跳“牛锅庄”时,集中全村四、五面铓锣,用葛根藤的节巴块作捶敲击,敲铓者边敲边跳,在舞队的前面领跳。铓是一种很贵重的东西,是财富的象征。过去独龙族的一个大铓(独龙语:呷木陇),要用一头胸围“一七匝”的壮牛才能换到。(按:“匝”是独龙族的量牛法,用绳量牛胸围后,将绳双叠起来用手卡长度,一卡即一“匝”,胸围七匝,即将近三米)但可惜在“”横行肆虐的日子,独龙族人民世代珍视的铓锣也被收去加以破坏,现在所剩无几了。景颇族中过去还有用铓锣作为聘礼和嫁妆的习俗。这种以锣为财富标志的习俗,过去海南岛也存在,据说一锣“可抵一牛或数牛,或有抵数十牛者……藏铜锣多而住者为大家”。

除作为乐器使用外,铓还有别的用途。从一些少数民族长诗中,我们知道曾用它召集军队,集合民众。低族中到现代还用铜鼓和铓锣组成传递信息的工具,有专门的“点子”代表特定的内容。过去往来边疆的马帮,用钻锣声指挥马驮的行进,并作为前后的联络,铓锣声络绎不绝地在丛林山道中回响。钻锣还用在祭神及某些宗教、迷信的活动中。

云南少数民族中也还用到其他一些平面锣。如傣剧中除铓锣外,还吸收了滇剧的大锣、汪锣(亦即咚字锣,川剧之马锣)。在今天少数民族中还保存的“洞经”古乐中,如丽江纳西族“洞经”乐队和剑川白族的“洞经”乐队里,有铓锣、饶子(小锣)、挡子及云锣等锣。云锣是用多面小锣放在木架上敲击的锣,在《元史·礼乐志》中即见记载,至今也有好几百年历史了。

从先秦至汉唐的大量有关音乐艺术的文献记载中,不但没有锣的使用、形制方面的记载,而且连锣这个名称都没有!在宋代的文献中,才首次出现锣这个名称,宋代陈旸《乐书》卷一二五记载:“后魏至宣武以后,始好裔音(或作胡音),泊于迁都……铜镜、打沙锣,其声大抵初颇舒缓而转躁急,盖其音原出西域而被之土木……”

根据这一说法,人们便很自然地推测锣这一乐器,是在公元六世纪前“从西北方少数民族或外国传进内地的”。唐代文献中没有锣的记载,不过却提到与周代列为“四金”之一的怔不同、近似于锣的形状的“钲”,如唐代杜佑《通典》记载:“钲,有如大铜叠,悬而击之,以节鼓,呼曰钲”。

陈旸《乐书》中有悬于双龙架上的“鼓吹征”和平盘状的“警严钉”。元代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三四云:“铜钲,钲大如铜叠(似铜盘),悬于虎而击之,南蛮之器也”。认为钲是南方少数民族的乐器,但证是否即是铜锣,尚难断定,有待进一步研究。清代《皇朝礼器图式》中也载有此乐器之图,与锣相似但又有不同。宋元以来文献中,对锣的描述渐多,其中关于西南少数民族使用锣的记载如《宋史》卷四九三:“溪峒夷僚疾病,击铜鼓、沙锣以祀鬼神”。明清以后文献中有关记载很多,兹不一一列举了。

一些西方学者则认为锣之类“是发育成长于东南亚的乐器”,其根据是束埔寨吴哥古代遗址中的浮雕壁画里有锣类乐器的图象。但是,吴哥的两大遗址—印度教的神祠瓦武及其北面的王宫托姆,均建筑于十一世纪之后,年代较晚,并不足以说明问题。因为同一时侯我国的文献中已有关于锣类乐器使用的记载了。

本世纪以来考古学的不断发现,展示了锣类乐器历史的“柳暗花明又一村”,使我们对锣类乐器的起源,有了新的认识。首先是在一些传世古代铜鼓的图象中,人们发现有悬挂着许多园形物的木架,如著的名开化铜鼓(因发现于开化,即今云南文山而得名)面部主晕的“夸包笙舞”中,头饰羽毛,仁身赤裸,下拽长据(即所谓“衣着尾”)的舞者行列里有两具各悬十五个园形物的木架,与傣族、景颇族等少数民族至今还使用的编铓非常相似。考古学家们认为这就是编锣(铓)。

其次,在出土的古代文物中,一也发现了古代锣类乐器的实物。如从一九五七年来多次对云南晋宁石寨山古鉴群的发掘中,曾经出土一件早期青铜钾。由于它出土时系覆盖在青铜贮贝器上,因此过去一直误认为它是贮贝器的“双层器盖”之一。它略似斗笠,旁有小纽,面部中心有八角星纹。主晕内有22个起舞的“羽人”,上身赤裸,亦拽长据,表现类似中原古代“文舞”的羽舞场面。细晕内则饰以锯齿纹。它的花纹布局,与有的铜鼓鼓面的装饰很接近。

近些年来,有的考古学家认为这应是一件锣。这种看法从柬埔寨昊哥古遗址之一—印度教神祠瓦武的壁画浮雕中可以得到进一步证实。我们在壁画中发现有与石寨山铜锣相近的锣,面部亦有晕圈纹饰,旁有小纽,以棍穿其纽侧悬敲击,由此我们可以明确石寨山出土的锣亦当侧悬其纽而敲击。发现这件锣的墓葬,年代在战国至西汉初,因此这面铜锣,距今至少有两千多年。这使我们所能探索到踪迹的锣类乐器的历史大大提前了。

一九七六年广西贵县罗泊湾一号墓土一面应为汉代初年的铜锣,该墓发掘简报报告了这一发现,但可惜未曾作更详细的介绍。另外国外在发现铜鼓的同时,也曾发现古代的锣,纹饰与晋宁石寨山出土的锣相似。在广西宁明花山崖壁画中,发现许多侧悬敲击的园形器,中心或为星形纹饰,或仅见园圈。人们认为是代表着铜鼓及锣。但两者究竟如何区分,则殊不易言。因为铜鼓除平放敲击外,亦有侧悬敲击的;而锣面亦有与铜鼓类似的花纹(今天体族景颇族所用的钻锣,也常见在中心加绘彩色星形图案者),并且花山崖画的确切年代无法确定。但是,联系到罗泊湾出土铜锣的事实,可以认为古代这一地区使用锣的历史一也十分悠久。

值得注意的是,开化鼓等古代铜鼓图象中常见铜鼓与锣同时演奏的情况,(如闻宕《古铜图录》第13、16、18、19及64等图,《铜鼓续考》第八页等),而这种情况在西南广大少数民族中一直沿续不断。清代文献中对此仍有描述,如《清朝通典》卷六十四:“湖南苗击铜鼓、沙锣以祀鬼神。亲戚宴会,以鲍笙、铜鼓为乐。”

今天西南少数民族中,尚可见到此俗。侃族地区铓锣就常与铜鼓合奏,并共同组成有特定内容的传信报警的点子。连放置时,也有将铓锣覆盖在铜鼓之上的规矩,很像石寨山古代铜锣覆盖在铜鼓形贮贝器上一样。上述古代铜锣出土的同时,亦均有铜鼓伴随。因而我们有理由认为古代最先使用铜鼓、锣的民族与今天西南地区的某些少数民族有密切关系,他们应当是今天这些民族的先民。

我们还可以看到,铜鼓与锣是有着非同寻常的关系的。两者不仅经常共同使用,从出土文物中我们还常看到它们有相同的面部纹饰,其演奏方法如发音原理也有相同之处。有的人就认为从近代乐器学的角度看,铜鼓这一名称并不适当,鼓应指皮鸣乐器(Membranophone),因此德国的萨克斯博士提出用“Kessegong”亦即“锅形锣”称之。日本林谦三先生亦以铜鼓属于“锣类乐器”,从另一个角度道出两者的相似。有趣的是,居住在湘、黔、桂三省毗邻地带的侗族人民,亦有把铜鼓叫做“咚姑”(侗语)及“孔明锣”者,这样的巧合,恐怕不是毫无道理的吧。况且,出土的古代实物也似乎是在证实这一点:晋宁石寨山出土的多而铜鼓中,还有面部中心象铓锣一样有一个半园形的突起者,这有力说明铓锣的产生与铜鼓有关!

铜鼓是产生于我国云南中部地区的重要民族文物。远在公元前六、七世纪即相当春秋中晚时期,云南就已存在着具有独特风格的青铜文化。这时已经过着“耕田、有邑聚”的生活的“椎髻”民族,是云南青铜文化的主人,是他们最先制作和使用铜鼓的。以后,随着西南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的频繁,铜鼓迅速传播到西南广大地区,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而沿续至今。因此,我们认为,早在战国至汉时代即已在我国西南广大少数民族地区广泛使用的、与铜鼓有着极为密切关系的锣这一乐器,应该是产生于最先制作及使用铜鼓的一些古代西南民族之中的。也许它是上述“椎髻妙民族所创,也许是最先传得铜鼓的民族所创,总之,它原是西南少数民族的乐器,后来始成为今天这样常见的广义的民族乐器的。正如,一条条的小溪汇成浩翰的海洋一样,我国各民族的艺术之苗,终于长成中华民族悠久文明的参天大树,巍然屹立在世界民族文化之林而万古青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中国民族乐器之——锣
锣是打击乐器中的一类,以金属制成,不同地方有不同的锣。锣锣大体可分为三部分,分别是锣体、锣架和锣槌。锣体的主要材质为“铜”,因为是用“响铜”做成的,所以它还会叫做“响器”。锣的结构非常简单,锣体的形状类似圆盘,中间部分凸起,我们将其称之为堂、光或脐,它是发声的主要结构。也有中间部分平坦没有凸起或直接呈半球状的,这些都是区别它们的主要特征。而且,堂的厚薄、大小与锣的面积比例,也都是决定音调高低的决定性因素。锣堂与锣边中间的部分称之为锣面,在锣边的一侧打有两个小孔,起系锣绳的作用,这样就会使演奏者更便于提携或悬挂在锣架上了。演奏时用锣槌敲击锣体的中央部分就能靠振动而发声了。它的特点是发声宽大洪亮,雄厚深沉,音色相对柔和,余音也较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各民族人民也不断对它进行了精心地改造,因为演奏地区和场合的差异,在中国逐渐形成了很多品种且各有特色的锣。我们也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角度将它们进行分类,...
· 荆楚文化—楚风楚韵—石类乐器
叩钟调磬,轻叩编钟细调磬,娱人乱只。欢乐的人儿舞翩跹。---屈原《大招》编磬彩绘石磬中国古代用“金声玉振”一词形容一个人德行全备,才学精妙。“金声玉振”的本义则是指奏乐的时候,以钟发声,以磬收韵。钟为金类乐器,磬则为石类乐乐器,金声石韵是集众音之长的最美妙的音乐。屈原《大招》正写出了楚人在金声玉振的音乐的伴奏下翩跹起舞的情形。出土石类乐器中,有石编磬、石排箫。湖北江陵出土编磬25件,大部分保存完好,音质优美。尤为引人注目的是石磬表面丰富的彩绘纹饰和浮雕造型。图案以凤鸟为主题,反映出楚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追求。
· 荆楚文化—楚风楚韵—竹类乐器
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日日盼望呵,你为何还未到我身旁?吹响排箫呵,一腔幽怨向谁诉说。---《九歌·湘君》可期盼的人久久不至,湘水之神湘君拿起“参差”,吹起了哀怨之曲。应该说这种情致,我们是能够理解的,但不理解的是湘君吹奏的“参差“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乐器。其实,参差就是排箫。楚人的排箫由13根竹杆编列而成,一端并齐,另一端呈翼状参差不齐,古人有箫“参差像凤翼”的说法,因而得名“参差”。竹类乐器除排箫外,还有篪、竽、相等。屈原《东君》:“鸣篪兮吹竽,思灵保兮贤。”篪是一种似笛而又非笛的乐器。竹管制成,有吹孔、出音孔,另加五指孔共7孔。
· 荆楚文化—楚风楚韵—木类乐器
成礼兮会鼓,鼓儿齐敲送诸神,传芭兮代舞。传花起舞迎好运。---屈原《礼魂》一般而言,鼓是革类乐器。但楚人的鼓也有纯木质的的木鼓。楚墓土的卧鹿鼓就是木鼓。卧鹿木鼓小巧玲珑,造型独特,以木雕卧鹿为鼓座,卧鹿身后装有一面木质鼓,既是一件乐器,同时也是一件工艺品。
· 荆楚文化—楚风楚韵—金类乐器
陈钟按鼓,摆好编钟放好鼓,造新歌些,即兴表演唱新歌。---屈原《招魂》编钟铜钲撞钟图鎛钟金为八音之首,钟又为金类乐器之首。出土楚文物中,楚钟共计有20多批,240余件。其中以随州出土的曾侯乙编钟最著盛名。编钟由铜木结构的钟架、钟、挂钩、铜人组成,全套共195件。呈曲尺形立架安放。钟六十五件,均为青铜铸造,有钮钟、甬钟、鎛钟三种,分三层悬挂。全套钟有错金铭文3755字。甬钟总音域跨度达5个8度音程,比现代铜琴的音域两端各只少一个8度音程。在中心音域部分约占3个8度音程的范围内,十二个半音齐备。这套编钟是世界上最早的具有十二个半音音阶关系的定调乐器。这套编钟能演奏古今中外乐曲,声音清脆、圆润、浑厚、纯净,被列为“世界之最”。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在听了编钟的演奏后,激动在赋诗道:“离奇,不可思议,仙乐出神器……”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