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菊朋和言腔
言菊朋,名锡,是蒙古族人,曾在清朝的“理藩院”等处任职,善书法,通音律,酷嗜谭腔 , 钻研甚苦。
言菊朋
他后来加入红豆馆主主持的票社 “言乐会”,不断在江西会馆等处以票友身份公演,常和蒋君稼演《南天门》,和章小山演《宝莲灯》,也和红豆馆主演过尾曲《九莲灯》。后来又从陈彦衡学谭派戏。
红豆馆主溥侗
言菊朋在作票友时代,虽然学谭鑫培,但由于红豆馆主等人从韵学上对谭有所订正,使得他在艺术流派上已具有了“化谭为言”的萌芽。
谭鑫培死后,京剧界鬓生分成“新谭”、“旧谭”两派。“新谭”以余叔岩为主;基本宗谭,变化极大,也很讲求字韵。“旧谭”本无所谓以谁为主;如从当时实况来讲,似应以王又宸为代表。王是谭的女婿 , 演戏一以乃岳为依归,优点是像者全像,仿佛翻版;缺点是亦步亦趋,无力革新。
言菊朋初从票友作为演员,也是“旧潭派”;1937年后,自己挑班,开始还曾以“旧谭派之首领”为号召。不久,遂创为“言派”。“言派”的形成,是因为言氏深通韵学,对于五声、阴阳、平仄、尖团、反切,某个字在演出时不仅用中州韵还要使湖广韵, 他都下过很大的工夫。到中年以后,他更有一种说法,认为字韵是唱腔之母,不拘何戏,只要能把字韵掌握准确,一切唱腔,千变万化,随心所欲,就可不拘绳墨,大胆革新创造,无须专事依靠古人。
言菊朋《李陵碑》
当然,因字创腔还要抓住剧情;因情生文,有文(唱词),就有字,这就叫作文从情生,字由文起。所以言派有些唱词与众不同,也有的是改词就字,并且词句 改得相当通顺。但这还不成,必须研究怎样使用立音,改善气口,和唱的劲头。的确,言在一生所创造的唱法中,是没有一处使浊劲的,都是巧、峭结合。
“言腔”之所以苍凉古淡、沉郁俏折、 富书卷气,就是由于因字制腔,和纵横捭阖地使用立音,必要时也掺用一些假音为辅。如果我们 把言腔归钠一下来说,就是“腔儿花,味儿厚”。从来鬓生唱法,花腔多的必然寡味(俗说是“贫”) ; 但言腔之花是从字韵上拖长捩柔、曲拆宛转、指挥如意,因此,其腔之花袍无损于其味之厚,而且还能够相成相长、水乳交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展开-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