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邹守益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24
转发:0
评论:0
早年生活邹守益,字谦之,安福(今江西省安福县)人。他的父亲名邹贤,字恢才。弘治九年,邹守益考取进士。《明史》记载:“(同年,邹守益)授南京大理评事,数有条奏,历官福建佥事,擒杀武平贼渠黄友胜。居家以孝友称。守益举正德六年会试第一,出王守仁门。以廷对第三人授翰林院编修。”讲学赣州逾年告归,邹守益前往赣州拜访王守仁,于是在赣州讲学。当时,朱宸濠叛乱,邹守益随守仁筹划军事。《明史》记载:“世宗即位,始赴官。嘉靖三年二月,帝欲去兴献帝本生之称。守益疏谏,忤旨,被责。”大礼之议一个多月后,邹守益再度上疏明世宗。《明史》将这一上疏记载为:"陛下欲隆本生之恩,屡下群臣会议,群臣据礼正言,致蒙诘让,道路相传,有孝长子之称。昔曾元以父寝疾,惮于易箦,盖爱之至也。而曾子责之曰:"姑息"。鲁公受天子礼乐,以祀周公,盖尊之至也。而孔子伤之曰“周公其衰矣”。臣愿陛下勿以姑息事献帝,而使后世有其衰之叹。且群臣援经证古...

早年生活

邹守益,字谦之,安福(今江西省安福县)人。他的父亲名邹贤,字恢才。弘治九年,邹守益考取进士。

《明史》记载:“(同年,邹守益)授南京大理评事,数有条奏,历官福建佥事,擒杀武平贼渠黄友胜。居家以孝友称。守益举正德六年会试第一,出王守仁门。以廷对第三人授翰林院编修。”

讲学赣州

逾年告归,邹守益前往赣州拜访王守仁,于是在赣州讲学。当时,朱宸濠叛乱,邹守益随守仁筹划军事。

《明史》记载:“世宗即位,始赴官。嘉靖三年二月,帝欲去兴献帝本生之称。守益疏谏,忤旨,被责。”

大礼之议

一个多月后,邹守益再度上疏明世宗。

《明史》将这一上疏记载为:"陛下欲隆本生之恩,屡下群臣会议,群臣据礼正言,致蒙诘让,道路相传,有孝长子之称。昔曾元以父寝疾,惮于易箦,盖爱之至也。而曾子责之曰:"姑息"。鲁公受天子礼乐,以祀周公,盖尊之至也。而孔子伤之曰“周公其衰矣”。臣愿陛下勿以姑息事献帝,而使后世有其衰之叹。且群臣援经证古,欲陛下专意正统,此皆为陛下忠谋,乃不察而督过之,谓忤且慢。臣历观前史,如冷褒、段犹之徒,当时所谓忠爱,后世所斥以为邪媚也。师丹、司马光之徒,当时所谓欺慢,后世所仰以为正直也。后之视今,犹今之视古。望陛下不吝改过,察群臣之忠爱,信而用之,复召其去国者,无使奸人动摇国是,离间宫闱。昔先帝南巡,群臣交章谏阻,先帝赫然震怒,岂不谓欺慢可罪哉。陛下在藩邸闻之,必以是为尽忠于先帝。今入继大统,独不容群臣尽忠于陛下乎。"

出任判官

帝(明世宗)大怒,下诏狱拷掠,谪邹守益为广德州判官。

《明史》记载:“废淫祠,建复初书院,与学者讲授其间。稍迁南京礼部郎中,州人立生祠以祀。闻守仁卒,为位哭,服心丧,日与吕柟、湛若水、钱德洪、王畿、薛侃辈论学。考满入都,即引疾归。”

再度免官

《明史》记载:“久之,以荐起南京吏部郎中,召为司经局洗马。守益以太子幼,未能出阁,乃与霍韬上《圣功图》,自神尧茅茨土阶,至帝西苑耕稼蚕桑,凡为图十三。帝以为谤讪,几得罪,赖韬受帝知,事乃解。明年迁太常少卿兼侍读学士,出掌南京翰林院,夏言欲远之也。御史毛恺请留侍东宫,被谪。寻改南京祭酒。九庙灾,守益陈上下交修之道,言:‘殷中宗、高宗,反妖为祥,亨国长久。’帝大怒,落职归。守益天姿纯粹。”

回家讲学

王守仁曾经说过:“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谦之(即邹守益)近之矣。”回家居住后,邹守益白天都在从事讲学,四方从游者踵至,学者称东廓先生。

人去言存

邹守益居家二十余年,卒。隆庆初,赠南京礼部右侍郎,谥文庄。他的作品被收录为《东廓邹先生文集》二十卷。在《东廓邹先生文集》中,邹守益重视教育,崇尚简易明白、朴实无华、直指本心。他认为,教育是人后天赖以长进的最根本的途径,充分发挥了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邹守益作品一览
邹守益]作品一览]湖头岩巨灵翻沧溟,涌此潮头雪。醉卧莲叶舟,长风棹明月。注释:莲叶舟:采莲的船。广德题屏风画瀑布连云白,乔松隔午阴。解琴时一抚,天地自知音。注释:乔松:高大的松树。避暑夜卧花间露,蘧蘧百虑轻。疏帘延月色,爽籁动天声。往迹真成梦,壮怀时自惊。因风恋玉宇,万里不胜情。注释:①蘧qu:惊动貌。②籁:从孔穴中发出的声音。泛指声音。斋居夜怀斋署清无寐,半窗新月临。披衣占夜气,隐几洗尘心。云敛三阶净,庭虚万籁沉。独怜多M疾,辗转发乡吟。注释:①敛lian:收扰,聚集。②三阶:三层台阶。③Mchen:疾,久病。答王朝美履薄临深可几人?纷纷争染大车尘。而今分得天瓢水,好洗双亲自在身。赠渭川东希节渭川千顷清无际,不染泾流一点黄。君去试寻无上},源头澄澈自汪洋。注释:①渭川:即渭水。亦泛指渭水流域。②泾:水名。古人谓泾浊渭清(实为泾清渭浊),因常用“泾渭”喻人品的优劣清浊,事物的真伪是非。③}...
· 明学者邹守益
简要介绍:邹守益(1491-1562)字谦之,号东廓。江西安福县北乡澈源(今江西省安福县连村乡新背老屋里村)人。著名理学家、教育家。邹守益(1491-1562)字谦之,号东廓。江西安福县北乡澈源(今江西省安福县连村乡新背老屋里村)人。著名理学家、教育家。邹守益一生尤其重视教育,崇尚简易明白、朴实无华、直指本心。他认为,教育是人后天赖以长进的最根本的途径。守益教人,把王守仁的"致良知"学说作为道德教育的根本,并对"致良知"作了充分的发挥。邹守益著作有《东廓文集》、《诗集》、《学豚遗集》等。今有《东廓邹先生遗稿》传世。北乡澈源邹氏,是江南极负盛名名门望族,四代人中有七名进士,一名解元,五名举人,一名贡元。其中明正德年间的邹守益最为名重。邹守益少年时便博览群书,以理学气节自命。17岁时,中江西乡试。正德六年(1511)参加会试,当时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王守仁(人称阳明先生)为同考官,见邹守益考卷...
· 邹宋益
(1491—1562)明江西安福人,字谦之。号东廓。从师王宋仁正德六年(1511)会试第一。授翰林编修,逾年告归,谒王守仁,讲学赣州,朱庆濠反,参长守仁军事,世宗即位,还翰林院就职,因直谏谪广德州判官,建复初书院,讲学其间,历南京吏部郎中,祭洒复以谏事罢官。居里讲学,从游者踵至。著有《东廓集》等。<1><2>
· 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邹守益
邹守益(1491-1562),字谦之,号东廓,明正德六年(1511)参加会试。当时王守仁是同考官,取他为会试第一。廷试名列第三,被授翰林院编修之职。第二年因病告归故里,到赣州拜谒王守仁,请教理学之道。从此专心王学,成为王门的著名代表人物。邹守益曾经对儒学的发展进行过深入的思考,但是碰到一个让他疑惑不解的问题:子思是曾子的学生,但他们的思想却不一致。他就此问题求教于王守仁。王守仁用他的理学理论对他加以引导。邹守益豁然开朗,于是尊王守仁为师。王守仁非常赏识邹守益,赠诗于他:“君今一日真千里,我亦当年若旧迷。”两人均有相见恨晚之感。明世守即位,邹守益开始从政为官。任南京吏部郞中。嘉靖三年(1524),邹守益因进谏触犯皇帝,被贬谪为广德州判官。在广德,邹守益“撤淫祠,建复初书院,与学者讲授其间”,对广德的学风产生了长远的影响。当时的广德土民为他立生祠以示纪念。嘉请五年(1526),邹守益回到安福,...
· 胡琏与邹守益和程文德是什么关系?
胡琏,明代沭阳县人,生于沭阳,老于山阳(今淮安),从一个普通百姓,没有任何背景,通过科举进入仕途,官至巡抚、侍郎。他带动了一个家族,他的儿孙当中,另有二人考中进士,一人考中举人,还有贡生、生员若干人,成为“万石君家”。淮安府、沭阳县乡贤祠中皆供奉胡琏,两地地方志中皆有他的记载。他教育了一批学生,他的门生邹守益得到王阳明理学江右学派的真传,程文德成为阳明理学中章氏学派重要人物,吴承恩为世界名著《西游记》的作者。人称胡琏“四世贤科继武,一邦文献司盟”。作为一名出色的教育家,他的两位学生邹守益和程文德,成为明代名冠一方的理学大家,堪称胡琏生平得意之事。本文着重就胡琏和他的两位学生、明代理学名臣邹守益、程文德的关系作了一些探讨。陈文烛《万历淮安府志》卷14《名贤传》记载:胡琏(1469—1541)“邃于经术,教授生徒甚众,邹东廓守益、程松溪文德,皆以童子传业成儒宗。”邹守益(1491—1562)字...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