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体埃达
历史
1643年,冰岛主教贝恩祖法·史云申发现《老埃达》手抄本,最初发现时是存放在氾黑的羊皮纸口袋里,由于他曾经师从冰岛学者塞蒙恩德,见过塞蒙恩德引用过类似的内容,因此他宣称找到塞蒙恩德收集的来源主体,并将之命名为《皇家手稿》(Codex Regius,也有译为“雷吉乌斯经典”)。同年,斯汶逊将其献给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四世(Christian 4,1577-1648)。1665年起,由北欧国家起乃至欧洲其他国家都开始出版及翻译埃达诗篇,到十九世纪时已然形成专门学科“埃达学”。1971年,丹麦政府将《皇家手稿》和《弗莱特岛记》(the Flateyjarbok,也译“弗莱特吉珀”)手稿一同归还给冰岛。
风格和格律
《诗体埃达》的诗篇为北欧的口头文学作品,皆为可供吟唱的歌谣,各诗篇即使拆开也可个别吟唱。语风活泼而质朴,且开头突兀,文中利用对话、独白和行动来叙事。利用迂说式修辞(kenning)或指称式隐喻(heiti)的方式来配合音韵节拍,广泛使用叠句和副歌,叠句通常出现在诗歌开头。这些诗歌采用日耳曼史诗独特的格律,大多两句为一行,每节行数不一,但都不会很长,叙事体多为四行一节,教喻体多为六行一节,每节中间一停顿,不押尾韵而压头韵。英语史诗《贝奥武夫》和日耳曼史诗《尼伯龙根之歌》即以这种韵律格式,这种格式后来被称为“尼伯龙根诗体”。
内容
诗体埃达分为两部分:神话诗和英雄诗,虽然其中有几首诗篇在找到时就只有标题而内文残缺,且有部分诗篇并没有包含在最初找到的版本里,是之后找到再补上的,但这三十五首诗篇都大约是11世纪前作品。另外有三首诗篇是原手抄本里中没有的,且非常可能是在基督教传入冰岛后才被硬塞进去的作品,其内容说教意味浓厚,风格迥异。
神话诗
《皇家手稿》
在《皇家手稿》内,为最初找到的部分:
非《皇家手稿》
不在《皇家手稿》内,为日后找到的部分:
英雄诗
《皇家手稿》
在《皇家手稿》内,为最初找到的部分:
非《皇家手稿》
不在《皇家手稿》内,日后加入的部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