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尼龙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31
转发:0
评论:0
历史华莱士·卡罗瑟斯(WallaceCarothers)被检查的尼龙丝袜,1954年于瑞典尼龙这名词的起源,众说纷纭。有此一说,它是NY(美国纽约,英语NewYork)和Lon(英国伦敦,英语London)的缩写拼在一起组成的,因为这两个地方是最先生产尼龙的地方,但这个说法毫无根据。1940年,杜邦公司有人说Nyl是随意找出来的,而on则是因为许多纤维(比如棉花,英语Cotton)的英语词以on结束。1978年杜邦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又称本来他们打算叫它No-Run,但后来为了让它好听些改成了Nylon。另一种比较常见的传说是尼龙是NowYou,LazyOldNippon的缩写。背景是1930年代大量便宜的日本纺织品冲击西方社会。因此尼龙被看成是一种对付日本的纺织品来说有竞争力的产品。尼龙这个词虽然非常普及,但从未被用做商标或受到商标保护。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盟军使用尼龙做的降落伞(此前一般用亚...

历史

尼龙

  华莱士·卡罗瑟斯(Wallace Carothers)

尼龙

  被检查的尼龙丝袜,1954年于瑞典

尼龙这名词的起源,众说纷纭。有此一说,它是 NY (美国纽约,英语 New York )和 Lon (英国伦敦,英语 London )的缩写拼在一起组成的,因为这两个地方是最先生产尼龙的地方,但这个说法毫无根据。1940年,杜邦公司有人说 Nyl 是随意找出来的,而 on 则是因为许多纤维(比如棉花,英语 Cotton )的英语词以 on 结束。1978年杜邦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又称本来他们打算叫它 No-Run ,但后来为了让它好听些改成了 Nylon 。

另一种比较常见的传说是尼龙是 Now You, Lazy Old Nippon 的缩写。背景是1930年代大量便宜的日本纺织品冲击西方社会。因此尼龙被看成是一种对付日本的纺织品来说有竞争力的产品。

尼龙这个词虽然非常普及,但从未被用做商标或受到商标保护。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盟军使用尼龙做的降落伞(此前一般用亚洲丝绸制作),此外轮胎、帐篷、绳索等其它军事物资也用尼龙制造。它甚至被用来制造印刷美国货币的纸。战争开始时棉花占纤维原料的80%,其它20%主要是木头纤维。1945年8月时,棉花的占据量降低到75%,而人造纤维的比例上升到了25%。

结构

从化学的角度来看尼龙是一种缩合聚合物,其组成单位由酰胺连接,因此它也是聚酰胺的一种。尼龙是世界上第一种完全人造的纤维,其原材料是碳、氢和氧。从这些原材料中一般合成两种基本化学物质,在大多数情况下己二胺和己二酸。它们被混合在一起聚合形成尼龙。

尼龙66

最常见的尼龙种类之一为 尼龙66 ,其命名源自己二胺和己二酸所含的六个碳原子。在聚合物的链中己二胺和己二酸互相交替,因此与其它聚合物(如蛋白质)不同的是,在尼龙中其酰胺的方向也不断交替。

尼龙66的结构如图所示:

 

尼龙

通过氢和氧之间的氢键作用,尼龙66很容易产生结晶。尼龙66的晶体结构如下图所示:

 

尼龙

尼龙6

另一种常见的尼龙是 尼龙6 ,也称为聚己内酰胺。精确地说它并不是一种缩合聚合物,因为它的聚合物中含有所有单体己内酰胺的原子。

尼龙6的结构如图所示(左图乃单体己内酰胺,而右图乃聚己内酰胺):

 

尼龙

尼龙66与尼龙6的结构有细微差别,但是两种材料的性能基本相同。

 

尼龙

参见

尼龙

  尼龙床料子

尼龙床

红白蓝胶袋(红白蓝旅行袋)

束线带

外部链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尼龙创造了奇迹
1978年8月11日晚,在朦胧的月色中,一只体积达5000立方米的巨大气球在美国东部缅因州的大西洋岸边腾空而起。3位美国探险家驾着这只名叫“双鹰2号”的庞然大物,开始了一次充满危险的航行;横跨烟波浩渺的大西洋,飞到欧洲大陆去!航行的开端似乎很顺利,“双鹰2号”在一股从美洲吹往欧洲的高空气流的推动下,轻盈地向东飘去。可不久,大西洋上多变的气候随即显出了它狰狞的面目:上升的气流时而把气球带上几千米、甚至上万米的高空,那里的低温几乎把人冻僵;下降的气流时而又把气球压向海面,随时有坠落海中葬身鱼腹的可能;在突如其来的狂风骤雨袭击中,气球更像一叶扁舟似的,孤独无援地在惊涛骇浪中颠簸……幸运的是,在和大自然搏斗了6天6夜之后,气球终于到达了大洋彼岸。8月17日傍晚,“双鹰2号”安全降落在法国巴黎西北约100公里的一个小镇旁。这是一次不寻常的飞行,时间长达137小时,航程5000多公里,一举创造了载人气...
· 尼龙创造了奇迹
1978年8月11日晚,在朦胧的月色中,一只体积达5000立方米的巨大气球在美国东部缅因州的大西洋岸边腾空而起。3位美国探险家驾着这只名叫“双鹰2号”的庞然大物,开始了一次充满危险的航行;横跨烟波浩渺的大西洋,飞到欧洲大陆去!航行的开端似乎很顺利,“双鹰2号”在一股从美洲吹往欧洲的高空气流的推动下,轻盈地向东飘去。可不久,大西洋上多变的气候随即显出了它狰狞的面目:上升的气流时而把气球带上几千米、甚至上万米的高空,那里的低温几乎把人冻僵;下降的气流时而又把气球压向海面,随时有坠落海中葬身鱼腹的可能;在突如其来的狂风骤雨袭击中,气球更像一叶扁舟似的,孤独无援地在惊涛骇浪中颠簸……幸运的是,在和大自然搏斗了6天6夜之后,气球终于到达了大洋彼岸。
· 尼龙长袜如何诞生的?它曾是上流社会身份标识
尼龙长袜的诞生,让广大平民阶级的女性有资格追逐美丽。与之相称,过去一个世纪的文学领域里,长袜也从上流社会的身份标识逐渐转变为身份平等的象征。尼龙长袜的诞生,让广大平民阶级的女性有资格追逐美丽。与之相称,过去一个世纪的文学领域里,长袜也从上流社会的身份标识逐渐转变为身份平等的象征。近代文学史上,长袜曾是凸显人物阶级属性乃至理想抱负的一个注脚。时间推移到20世纪,随着“尼龙袜革命”席卷世界,作家们对这类衣着的精彩描述更引人遐想了。1956年出版的《纳尼亚传奇》系列之大结局——《最后的战役》中,C·S·刘易斯的一句话出卖了所有少女:“哦,苏珊。除了尼龙、唇膏和请柬,现在她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在物欲的下,苏珊迷失了方向,她似乎注定要失败,因为腿上的长袜而饱受轻蔑。2014年是杜邦公司首次量产尼龙袜75周年。虽然刘易斯对尼龙袜心怀守旧者的偏见,但多数人承认,尼龙袜的积极意义远大于消极作用,它(以及后...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