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华莱士线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48
转发:0
评论:0
延伸与修正冰河时期海平面与各种生物地理分界线“华莱士线”这一名称最早是由托马斯·赫胥黎在1868年致伦敦动物学会的一封信件中提出,但是他延伸该线至菲律宾西侧。此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生物地理学者一直尝试划出一条明确的界限,以区分亚洲与澳洲的生物相;许多学者在华莱士线的基础上提出延伸或修正,如韦伯线(Weber"sLine)、里德克线(Lydekker"sLine)和赫胥黎线(Huxley"sLine)等。韦伯线:在华莱士线以东,通过摩鹿加群岛和苏拉威西岛,帝汶与澳大利亚之间。界线以西,东洋区动物成分超过50%;界线以东,澳洲区动物成分超过50%。里德克线:从澳大利亚大陆北岸划到新几内亚岛的西方边缘,基本上是莎湖陆棚(SahulShelf)的范围。华莱士线与里德克线之间的区域称为华莱士区。赫胥黎线:由华莱士线向北延伸,通过巴拉望岛与菲律宾群岛西部之间,并绕到吕宋岛北侧(也就是将除了巴拉望...

延伸与修正

华莱士线

冰河时期海平面与各种生物地理分界线

“华莱士线”这一名称最早是由托马斯·赫胥黎在1868年致伦敦动物学会的一封信件中提出,但是他延伸该线至菲律宾西侧。此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生物地理学者一直尝试划出一条明确的界限,以区分亚洲与澳洲的生物相;许多学者在华莱士线的基础上提出延伸或修正,如韦伯线(Weber"s Line)、里德克线(Lydekker"s Line)和赫胥黎线(Huxley"s Line)等。

韦伯线:在华莱士线以东,通过摩鹿加群岛和苏拉威西岛,帝汶与澳大利亚之间。界线以西,东洋区动物成分超过50%;界线以东,澳洲区动物成分超过50%。

里德克线:从澳大利亚大陆北岸划到新几内亚岛的西方边缘,基本上是莎湖陆棚(Sahul Shelf)的范围。华莱士线与里德克线之间的区域称为华莱士区。

赫胥黎线:由华莱士线向北延伸,通过巴拉望岛与菲律宾群岛西部之间,并绕到吕宋岛北侧 (也就是将除了巴拉望岛以外的菲律宾群岛划入澳大拉西亚区)。又被称为新华莱士线。

华莱士线与冰河时期

20世纪起随着科技的进步、声纳的发明,人类开始对海洋进行海底探测,逐渐对海底地形有更多了解,其中发现华莱士线与海平面下降约120 ~ 150米的陆地海岸线一致。推测在冰河时期,海平面下降,因此婆罗洲及巴厘岛等岛屿曾经与亚洲大陆相连,新几内亚和邻近岛屿则曾与澳大利亚相连;而华莱士线划过的地方仍然有海洋的阻隔,如婆罗洲与苏拉威西、巴厘岛与龙目岛之间。由于动植物多以陆行方式散布迁移,因此即使距离较近,多数动植物也无法跨过海洋的阻隔。

其他应用

马六甲海峡最浅处仅深25米,巽他海峡更浅,仅深20米,巨大船舶的搁浅事故时有发生;由于龙目海峡与望加锡海峡水深均远深于马六甲海峡,因此华莱士线经过之处也可供24万吨级 (Malacca-Max) 以上的超级油轮通行。

参见

华莱士区(英语:Wallacea)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