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语境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18
转发:0
评论:0
参考文献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o年第3期’语境与语用孔秀祥DeFina,A.,Schiffrin,D.,&Bamberg,M.(Eds.).(2006).Discourseandidentity.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Duranti,A.,&Goodwin,C.(Eds.).(1992).Rethinkingcontext.Languageasaninteractivephenomenon.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Eckert,P.,&Rickford,J.R.(2001).Styleandsociolinguisticvariation.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Fetzer,A.(2004).Recontextualizingconte...

参考文献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9 , o年第3期’语境与语用孔秀祥

De Fina, A., Schiffrin, D., & Bamberg, M. (Eds.). (2006). Discourse and identit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uranti, A., & Goodwin, C. (Eds.). (1992). Rethinking context. Language as an interactive phenomen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Eckert, P., & Rickford, J. R. (2001). Style and sociolinguistic varia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etzer, A. (2004). Recontextualizing context.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Ghadessy, M. (Ed.). (1999). Text and context in functional linguistics.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Talmy Givón. (2005). Context as Other Minds.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William Labov (1972). Sociolinguistic patterns. Philadelphia, P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Leckie-Tarry, H. (1995). Language & context. A functional linguistic theory of register. London: Frances Pinter.

Robert Stalnaker (1999). Context and content.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走向语境论的历史解释研究
作者: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殷杰维特根斯坦的名言“全部哲学都是语言批判”是对于哲学语言学转向的精准概括。但是,语言学研究范式是不断演变的,不能一概而论。在20世纪,语言哲学经历了“语形—语义—语用”三个研究阶段,自70年代以来,分析哲学和语言哲学已经发生“语用学转向”(thePragmaticTurn),从对语言和文本之意义的探求转向了实践层面的交流和使用的研究。然而,怀特等叙述主义者虽然标榜自己是从史学实践来切入文本研究,却在实际的历史解释中将文本性置于首位,以至于颠覆了历史事实与文本叙述之间的关系,导致其叙述和解释理论脱离了社会、文化语境而完全在文本语境中“兜圈子”。因此,从历史学家的实践来重新考察“语境论历史解释何以可能”,成为极为迫切的问题。在思想史研究中,自1969年昆廷·斯金纳(QuentinSkinner)发表纲领性论文《观念史中的意义与理解》以来,历史语...
· 矛盾与困惑:近代国学家的时代语境
在中国历史上,中国知识分子第一次大规模地对自己的本土文化予以审视开始于近代。这种审视表明:第一,本土文化第一次成为认识对象,上升为问题,因而不可能再沿着原有的运思方向自然进展。第二,这种认识是借助于“他者”进行的,古今问题由此变成中西问题。因而第三,不管认识结果怎样,结论何如,都已是对中国本土文化的一种“反思”或“观照”,更是一种重新选择。第四,正是在中西文明对话的语境中,中国路径得以呈现了。近代意义上的国学概念与外学相对应,正如其基本含义是本国固有一样,其理论初衷是彰显中国本土文化的民族性,旨在通过对中国本土文化的认同唤醒中国人的身份认同和民族认同。在民族危机的刺激下,近代思想家认识到了民族存亡与本土文化之间的血脉相连,将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的自我认同和民族救亡联系起来。早年的梁启超信奉师说,跟随康有为呼吁孔教是中国的真教。后来,基于对宗教束缚人的自由的认定和对孔教的排斥,梁启超不再赞成康...
· 中国文学的后发现代性语境
【内容提要】后发现代性是在假定现代性是一种普泛化的、全球性的过程和社会发展性质的情况下,针对并非原发的现代性,也就是受到现代性的影响而兴起的现代性运动而提出的。后发现代性作为当今中国文学的语境,它成为文学创作的基点,同时也应该作为文学研究的基点。后发现代性在积极跟进现代性这样一个目标的前提下,也有着不同于原发状态的现代性的特性。既要承认席卷全球的现代性对于全球所在之处的共同影响力,也要充分考虑到并非原发的现代性对于所在国家文学的特殊影响。【关键词】现代性后发现代性语境中国文学现代性已经成为中国文学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参照系。它是理解中国近代以来文学所发生的变革的背景,也是影响作家和作品中人物的坐标。那么如何来认识这种现代性,就成为背景的背景、坐标的坐标,具有研究的出发点层次上的意义。文学的现代性和社会本身的状况有着密切关联。从欧美发达国家角度看,中国在自工业革命以来推进的现代化进程中,属于...
· 常见用辞“敬辞”分类和使用语境场合
敬辞的分类使用和释义:钧座——指尊长或上级的位置。钧:用于有关对方的事物或行为,针对尊长或上级使用。钧裁——请尊长或上级裁决事情。钧签——请尊长或上级鉴别。钧启——请尊长或上级开启。光顾——称客人来到,商家多用来欢迎顾客。惠顾——多用于商店对顾客。惠: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动。如:家具展销,敬请惠顾。惠赠——指对方赠予(财物)。惠存——请别人保存自己的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惠允——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惠临——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莅临——称贵宾来到。光临——称顾客来到。驾临——称对方到来。驾:指车辆,借用为敬辞,称对方。如:敬备菲酌,恭候驾临。璧还——用于归还原物或辞谢赠品。璧谢——退还原物,并且表示感谢(多用于辞谢赠品)。雅教——称对方的指教。雅:用于称对方的情意、举动。雅意——称对方的情意或意见。雅正——指把自己的诗文书画等送给人时,表示请对方指教。斧正——用于请人改文章。也作斧政。呈...
· 浅谈当代文化语境下中国画精神的传承
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是近代中国画发展过程中最具争议性的问题。这与中国画精神和当代文化在总体精神趋向、生活与审美方式及价值层面等方面的内在矛盾有很大关系,认清这一现实或许会令我们对中国画精神的传承作出更理性的思考。在当代・水墨――2009上海水墨艺术大展的研讨会上.艺术家们对国画人才的青黄不接感到忧心忡忡痛惜之情溢于言表,最后呼吁国画教育要技巧与修养并重”.并寄希望于中国文化的复兴。其实,中国画的传承也不是这个时候才面临危机,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到现在,它已困扰了人们近百年。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古老的中国在历史的阵痛中开始寻求现代化之路忧国忧民的有识之士大量译介、引进西方文化.在中西方文化激烈碰撞和中国社会剧烈动荡的过程中,中国画赖以生存的土壤――传统文化也不可避免地发生裂变甚至断层。于是,一代又一代艺术家们纷纷走上关于中国画传承与创新的探索之路。探索的路径大致又可以分为两派:一派是以...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