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甲烷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291
转发:0
评论:0
历史1776年11月,意大利物理学家亚历山德罗·沃尔根据本杰明·富兰克林关于“可燃空气”的论文,在瑞士的马焦雷湖中发现了甲烷。沃尔在沼泽中收集冒出来的的甲烷,直到1778年成功分离出纯的甲烷气体,他还利用电火花装置成功点燃甲烷气体确定了甲烷的可燃性。分子性质甲烷是一种四面体分子,并且有四个等价的碳氢键。其分子结构是由碳跟氢的价轨道重叠所形成的分子轨道构成,最低能量的分子轨道为的2s轨道上的碳与同相组合的1s轨道上的四个氢原子的重叠的结果,而能量稍微高一点的由三个分子轨道重叠的结果,即氢原子的一个s轨道电子和三个碳原子的p轨道电子重叠形成一个σ轨道,更精确的说法是,发生杂化而形成了sp3杂化轨道。这种化合方式与实际观测到的甲烷光谱吻合。常温常压下的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家用天然气的特殊味道,是为了安全而添加的人工气味,通常是使用甲硫醇或乙硫醇。在一大气压力的环境中,甲烷的沸点是−161°

历史

1776年11月,意大利物理学家亚历山德罗·沃尔根据本杰明·富兰克林关于“可燃空气”的论文,在瑞士的马焦雷湖中发现了甲烷 。沃尔在沼泽中收集冒出来的的甲烷,直到1778年成功分离出纯的甲烷气体 ,他还利用电火花装置成功点燃甲烷气体确定了甲烷的可燃性 。

分子性质

甲烷是一种四面体分子,并且有四个等价的碳氢键。其分子结构是由碳跟氢的价轨道重叠所形成的分子轨道构成,最低能量的分子轨道为的2s轨道上的碳与同相组合的轨道上的四个氢原子的重叠的结果,而能量稍微高一点的由三个分子轨道重叠的结果,即氢原子的一个s轨道电子和三个碳原子的p轨道电子重叠形成一个σ轨道,更精确的说法是,发生杂化而形成了sp 3 杂化轨道。这种化合方式与实际观测到的甲烷光谱吻合。

常温常压下的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家用天然气的特殊味道,是为了安全而添加的人工气味,通常是使用甲硫醇或乙硫醇。在一大气压力的环境中,甲烷的沸点是−161 °C 。甲烷是一种十分容易闪燃甚至会爆炸的气体,只要空气中甲烷含量在4.4-17%的范围内就很容易起火或爆炸。

目前已知有九种不同的固态甲烷晶体结构 。若在常压下将甲烷降至甲烷的冰点会形成甲烷一( 英语: methane I )的晶体结构,这种晶体结构属于立方晶系,空间群为Fm 3 m。由于氢原子的位置在甲烷一晶格中是不固定的,即甲烷分子可以自由转动。因此,它是一个 可塑性晶体 ( 英语 : Plastic_crystal ) 。

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约占了87%,液化的甲烷不会燃烧,除非在高压的环境中(通常是4~5大气压力)。

可能对健康造成的影响

甲烷并非毒气;然而,其具有高度的易燃性,和空气混合时也可能造成爆炸。甲烷和氧化剂、卤素或部分含卤素之化合物接触会有极为猛烈的反应。甲烷同时也是一种 窒息气体 ( 英语 : Asphyxiant gas ) ,在密闭空间内可能会取代氧气。若氧气被甲烷取代后含量低于19.5%时可能导致窒息。当有建筑物位于垃圾掩埋场附近时,甲烷可能会渗透入建筑物内部,让建物内的居民暴露在高含量的甲烷之中。某些建筑物在地下室设有特别的回复系统,会主动捕捉甲烷,并将之排出至建筑物外。

来源

甲烷是天然气的最主要成分,是很重要的燃料;同时也是温室气体:其全球变暖潜能为21(即它的暖化能力比二氧化碳高二十一倍)。主要来源有:

有机废物的分解

天然源头(如沼泽):23%

从化石燃料中提取:20%

动物(如牛)的消化过程:17%

稻田之中的细菌:12%

生物物质缺氧加热或燃烧

牛只打嗝

制取

实验室常用醋酸钠与碱石灰共热制取甲烷:

化学反应

甲烷主要化学反应是:燃烧、 蒸气转化 ( 英语 : Steam_reforming ) 合成气、以及卤化反应。在一般情况下,甲烷的反应是很难控制。甲烷可以氧化成甲醇,但一般来说要完成这个化学反应时十分困难的,因为在一般情况下甲烷的氧化反应产物通常是二氧化碳与水,即使氧气不足也很难产生甲醇。但是若在酵素的协助下就能轻易地完成此氧化反应,例如 甲烷单加氧酶 ( 英语 : Methane monooxygenase ) ,但产量无法达到工业生产的规模 。

反应性

由于甲烷中碳原子与氢原子间的化学键为较稳定的σ键,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因此甲烷能参与的反应较其他有机物少。

燃烧

甲烷的燃烧热约为 55.5 MJ/kg 。甲烷的燃烧是一个多步反应。下面的反应式是过程的一部分,与所述净结果是: CH 4 + 2 O 2 → CO 2 + 2 H 2 O ( ΔH = −891kJ/mol)

CH 4 + M → CH 3 + H + M

CH 4 + O 2 → CH 3 + HO 2

CH 4 + HO 2 → CH 3 + 2 OH

CH 4 + OH → CH 3 + H 2 O

O 2 + H → O + OH

CH 4 + O → CH 3 + OH

CH 3 + O 2 → CH 2 O + OH

CH 2 O + O → CHO + OH

CH 2 O + OH → CHO + H 2 O

CH 2 O + H → CHO + H 2

CHO + O → CO + OH

CHO + OH → CO + H 2 O

CHO + H → CO + H 2

H 2 + O → H + OH

H 2 + OH → H + H 2 O

CO + OH → CO 2 + H

H + OH + M → H 2 O + M

H + H + M → H 2 + M

H + O 2 + M → HO 2 + M

加热分解

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到将近1000℃,就开始分解;加热时间较长,到1500℃左右,分解接近完全。

与卤素的化学反应

当甲烷与氯在黑暗中混合时,两者不会产生化学反应,如果把混合物加热或以紫外光照射,以下反应(取代反应)会发生:

反应的产物含有此四种氯化甲烷,由上至下四种产物名称分别为: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甲烷(四氯化碳),四者的比例视甲烷与氯的比例。 甲烷可与溴产生类似反应。甲烷与氟的反应十分猛烈,如果先用稀有气体稀释两者才在特定的仪器内进行反应,也可得出类似反应。甲烷与碘不会直接产生反应,可以用溴化碘等代替进行碘化。

参见

甲基,由甲烷衍生出的官能团

产甲烷作用

可燃冰

相关碳化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三碘甲烷
物理性质35~92°C时,碘仿的升华焓为69.9kJ.mol。其分子参数为:d(C-I)=2.12±0.04Å、d(I-I)=3.535±0.01Å及dI-C-I=113°,偶极矩1D,空间群P63,晶胞参数a=6.83Å,c=7.52Å。5.63MPa时,碘仿的临界点为584.85°C。折射率1.786(D,20°C)。合成它首先由GeorgesSerrulas于1822年合成,分子结构则由杜马(Jean-BaptisteDumas)在1834研究清楚。碘仿可由卤仿反应合成,原料是碘、氢氧化钠和以下任意一种化合物:甲基酮:CH3COR,R是有机基团乙醛:CH3CHO乙醇:CH3CH2OH甲基二级醇:CH3CHROH,R是烷基或芳基因碘在碱性环境中易发生歧化反应而分解,故有时候会以漂...
· 产甲烷作用
产甲烷作用的生物化学产甲烷作用是微生物的一种厌氧呼吸形式。产甲烷菌不能呼吸氧气,而且氧气对产甲烷菌具有致命的毒性。电子传递最终受体不是氧气,而是含碳小分子化合物,最常见的是二氧化碳或者乙酸:CO2+4H2=>CH4+2H2OCH3COOH=>CH4+CO2产甲烷作用也可以利用其它含碳小分子有机物,如甲酸、甲醇、二甲硫醚和甲硫醇等。产甲烷菌不能在有氧气处生存,因此它们只能在完全缺乏氧气的环境中被发现。常见的这样的环境在有机物被迅速降解的地方,比如湿地土壤、动物消化道和水底沉积物等。产甲烷作用也可发生在氧气和腐烂有机物都不存在的地方,如地面下深处、深海热水口和油库等。产甲烷作用是有机物降解过程的最后一步,在降解途径中,电子受体,如氧气、三价铁、硫酸根、硝酸根和四价锰都被耗尽,而氢气和二氧化碳积累起来。由发酵产生的较轻的有机物也形成积累。而在程度较高的有机物降解过程中,所有电子受体,除二氧化碳之...
· 二氯甲烷
毒性防护二氯甲烷毒性较大,但中毒后苏醒较快,故也有用作麻醉剂。对皮肤及黏膜有刺激性。年轻成年大鼠经口LD50为1.6ml/kg。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0.0005。操作时应戴防毒面具,发现中毒后立即脱离现场,对症治疗。物化性质无色透明易挥发液体。具有类似醚的刺激性气味。溶于约50倍的水,溶于酚、醛、酮、冰醋酸、磷酸三乙酯、乙酰乙酸乙酯、环己胺。与其他氯代烃溶剂乙醇、乙醚和N,N-二甲基甲酰胺混溶。相对密度1.3266(20/4°C)。熔点-95.1°C。沸点40°C。自燃点640°C。黏度(20°C)0.43mPa·s。折射率nD(20°C)1.4244。临界温度237°C,临界压力6.0795MPa。热解后产生HCl和痕量的光气,与水长期加热,生成甲醛和HCl。进一步氯化,可得CHCl3和CCl4。工业制备一般通过甲烷的氯化来合成。甲烷氯化得到包括四种氯甲烷在内的混合物,不过由于各自沸点相差...
· 甲烷水合物
天然存量已确定与推测中可能有甲烷冰蕴藏的大陆棚海域。甲烷气水包合物受限于浅层的岩石圈内(即<2000m深)。此外,发现在一些必要条件下,惟独在极地大陆的沉积岩,其表面温度低于0°C,或是在水深超过300m,深层水温大约2°C的海洋沉积物底下。大陆区域的蕴藏量已确定位在西伯利亚和阿拉斯加800m深的砂岩和泥岩床中。海生型态的矿床似乎分布于整个大陆棚(如图),且可能出现于沉积物的底下或是沉积物与海水接触的表面。他们甚至可能涵盖更大量的气态甲烷。甲烷气水包合物估计蕴藏量为天然气的2~10倍,却因为开采困难,目前尚无法商业化。海洋生成有两种不同种类的海洋存量。最常见的绝大多数(>99%)都是甲烷包覆于结构一型的包合物,而且一般都在沉淀物的深处才能发现。在此结构下,甲烷中的碳同位素较轻(δ13C<-60‰),因此指出其是微生物由CO2的氧化还原作用而来。这些位于深处矿床的包合物,一...
· 二氟二氯甲烷
性质无色几乎无臭的气体,高浓度时有类似醚的气味且有麻醉性。不可燃,无刺激性和腐蚀性。不溶于水,溶于乙醇和乙醚,造成的温室效应约为同体积二氧化碳的25000倍。制备由四氯化碳与氟化氢在五氯化锑催化下进行作用,并控制回流冷凝温度为−5°C而制得。用途二氟二氯甲烷用作致冷剂、灭火剂、氟化剂、喷射剂、杀虫剂和氟树脂的原料等。但因会破坏臭氧层,致冷剂用途已被1,1,1,2-四氟乙烷(R-134a)、2,3,3,3-四氟丙烯(HFO-1234yf)等较不破坏臭氧层的化学物质所取代。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