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拉菲亚战役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48
转发:0
评论:0
背景塞琉古帝国安条克三世即位后,大力复兴塞琉古帝国的威望,重新取回了塞琉古对东方米底、波斯等各省的控制,并把矛头转向叙利亚和埃及,在前219年爆发了第四次叙利亚战争。此时,埃及因宫廷阴谋及民心的不稳定而国力大幅衰落,且军队数量较少,不少托勒密的将领纷纷叛逃到安条克三世帐下,使安条克占领柯里叙利亚、腓尼基和巴勒斯坦等地,而托勒密四世利用外交拖延了战争的进行,他的大臣索西比乌斯从本土埃及裔中招募士兵,并以马其顿方阵的形式来训练,来弥补希腊裔军队的不足。在前217年,托勒密率领大军,往巴勒斯坦进军,两军在加萨附近拉菲亚进行会战,并在战役前几天,塞琉古的刺客曾潜伏接近埃及军,意图攻击托勒密四世的国王营帐,但未成功刺杀托勒密。军队规模和布属历史上有关两军规模的描述有些争论,但主要以古希腊历史学家波利比乌斯最初版本较受接受,波利比乌斯记载托勒密四世军拥有70,000名步兵、5,000名骑兵和73头战象

背景

塞琉古帝国安条克三世即位后,大力复兴塞琉古帝国的威望,重新取回了塞琉古对东方米底、波斯等各省的控制,并把矛头转向和埃及,在前219年爆发了第四次战争。此时,埃及因宫廷阴谋及民心的不稳定而国力大幅衰落,且军队数量较少,不少托勒密的将领纷纷叛逃到安条克三世帐下,使安条克占领柯里、腓尼基和巴勒斯坦等地,而托勒密四世利用外交拖延了战争的进行,他的大臣索西比乌斯从本土埃及裔中招募士兵,并以马其顿方阵的形式来训练,来弥补希腊裔军队的不足。在前217年,托勒密率领大军,往巴勒斯坦进军,两军在加萨附近拉菲亚进行会战,并在战役前几天,塞琉古的刺客曾潜伏接近埃及军,意图攻击托勒密四世的国王营帐,但未成功刺杀托勒密。

军队规模和布属

历史上有关两军规模的描述有些争论,但主要以古希腊历史学家波利比乌斯最初版本较受接受,波利比乌斯记载托勒密四世军拥有70,000名步兵、5,000名骑兵和73头战象,由希腊雇佣军、埃及希腊裔、埃及裔、色雷斯人和加拉太人等军队混合而成,其中埃及裔占了20,000名步兵。塞琉古的安条克三世军则有62,000名步兵、6,000名骑兵和103头印度战象。

因为塞琉古步兵数目上少于埃及军,不得不把轻装部队摆在主要战列上,还牺牲方阵的纵深,使托勒密的方阵纵深比塞琉古步兵方阵还深,如此才能与托勒密步兵阵列差不多等长,而且埃及许多希腊雇佣兵的投射部队具有良好盔甲保护,可以当作重装步兵使用。

根据波利比乌斯记载,可能的战序布署

战役

战役开始,安条克三世加重右翼部队的突击能力,更骑兵,并使右翼突击部队向前斜向展开,同时托勒密四世也在埃及左翼防备上加重兵力并。安条克三世命令他右翼的60头印度象对托勒密的战象冲锋,两军战象象牙互相推挤,但埃及使用的非洲森林象这个品种比塞琉古王朝使用的亚洲印度象体型还小,使得托勒密的战象不敌且开始溃散,并打乱托勒密后方的左翼部队,安条克立即率领骑兵攻击托勒密左翼部队和骑兵,并使埃及左翼开始溃散,但安条克三世并未遵循亚历山大大帝的锤砧战术从后方攻击埃及步兵,而是持续在后追赶埃及左翼败兵和托勒密四世,可能意图要在战场上击杀敌军统帅来获取胜利。

拉菲亚战役

公元前200年塞琉古帝国和托勒密王朝形势

在这同时,埃及右翼派出骑兵引诱塞琉古战象,使塞琉古印度象脱离应有的位置去追赶骑兵。接着,埃及右翼剩下的战象和其他部队合力攻击塞琉古左翼。在中央方阵,托勒密四世的妹妹阿尔西诺伊三世鼓舞埃及士兵要为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奋战,更承诺如果此战获胜要提供两麦纳的黄金给每个战士。

在埃及右翼成功击碎塞琉古左翼后,两方军队的左翼都被击碎,只剩下中央的方阵互相对抗,然而托勒密四世从左翼败兵脱离,转移到中央步兵的位置鼓励他的步兵攻击,使埃及士气大振,加上埃及胜利的右翼部队转向攻击塞琉古中央的侧翼,且塞琉古阵列的轻装步兵明显敌不过埃及重装步兵的攻击,逐渐开始溃散。当安条克发觉自方步兵的败势时,匆忙赶回但为时已晚,尽管他意图重组战线,但战役已注定由托勒密获胜。

战后

此战,塞琉古帝国付出10,000名步兵阵亡、300名骑兵阵亡、5头战象死亡和4,000名步兵被俘的高额代价,反观托勒密仅1,500名步兵阵亡、700名骑兵阵亡、16头战象死亡和大部分战象被俘。

战后,安条克退到加萨,并派出使者向托勒密要回自方战士遗体来埋葬,在那缔结和约,结束了第四次战争,托勒密重新夺回了他在柯里的控制,并维持到前198年的帕尼翁战役为止,然而因为许多埃及本土人参与这次战役而受到足够的军事训练,在民族意识兴起下发动大规模对托勒密王国的叛乱,进一步削弱托勒密王朝国力。此次战役,也是托勒密王朝最后一场大型胜利。

参看条目

第四次战争

参考资料

《The Histories》.波利比乌斯著,Baker & Taylor Books出版,ISBN:0674991753

Kevan Barwise."Battle of Raphia (217 BC)". [2009-03-22]. 

Rickard, J."Battle of Raphia, 22 June 217". [2009-03-22]. 

Shogun 144."Battles: Battle of Raphia ". [2009-03-2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索菲亚·科波拉
作品列表导演1998年:《叛逆青春》(LicktheStar)-短片;导演,监制,编剧1999年:《处女之死》(TheVirginSuicides)-导演,编剧2003年:《迷失东京》(LostinTranslation)-导演,监制,编剧2006年:《绝代艳后》(Marie-Antoinette)-导演,监制,编剧2010年:《在某处》(Somewhere)-导演,监制,编剧2013年:《珠光宝气》(TheBlingRing)-导演,监制,编剧2015年:《比尔墨瑞欢度圣诞》(AVeryMurrayChristmas)-导演,监制,编剧2017年:《魅惑》(TheBeguiled)-导演,监制,编剧演员1972年:《教父》(TheGodfather)-MichaelFrancisRizzi(婴儿;未挂名)1974年:《教父2》(TheGodfatherPartII)-船上儿童(未挂名)1...
· 厄利墨亚的菲拉
来源狄凯阿科斯(Dicaearchus)ap.Aflien.xiii.p.557,c.Who"swhointheageofAlexandertheGreat:prosopographyofAlexander"sempirebyWaldemarHeckelISBN9781405112109
· 普拉提亚战役
背景于公元前499年-494年,希腊城邦雅典及埃雷特里亚(Eretria)支援了伊奥尼亚起义,对抗当时由大流士一世所统治的波斯帝国,最终失败收场。当时的波斯帝国成立的时间相对地短,常遭被统治国反抗。篡取帝位的大流士用了不少时间去消灭那些反对他管治的人,而伊奥尼亚起义威胁到他管治威信。所以他起誓要惩处这次起义反抗者,特别是那些并未受到波斯统治的人。他还见到一个机会,借此次镇压叛乱,扩大帝国版图到难以对付的古希腊。于公元前492年,马铎尼斯带领了一个远征先头部队,去稳定接壤希腊的地区。重新收服了色雷斯(Thrace),并迫使马其顿王国成为其附属国。之后一个水陆两用部队在大提士(Datis)及阿尔塔费尼斯(Artaphernes)的带领下,在攻击雅典前,成功洗劫了纳克索斯(Naxos)及埃雷特里亚。可是在起决定性作用的马拉松战役中,雅典大获全胜,迫使波斯军撤退回亚洲。故此,本着要完全折服希腊的目
· 亚伯拉罕平原战役
序幕:魁北克攻防战实际上整个攻防战在6月26日,当英国军队登陆圣劳伦斯河上的奥尔良岛(Îled"Orléans)时开始,而亚伯拉罕平原上的战斗只是整个攻防战的高潮。英国舰队由司令CharlesSaunders率领,带着49艘船舰、1944枝枪和13500名海员从布雷顿角岛上的路易斯堡要塞出发,尾随还有140艘载着詹姆斯·渥尔夫率领的8640名英军(当中为7030名英国正规兵、1280名民兵和330名炮兵)的登陆艇。英军曾经试图在城东的圣劳伦斯河北岸的蒙莫朗西瀑布登陆,却以失败作结。这次登陆英军损失了440人;相对地由路易约瑟·蒙卡尔姆率领的法军只损失了60人。魁北克攻防战形势图。魁北克城在地图中间偏左,蒙卡尔姆的阵营在地图上方,渥尔夫的阵营在地图右上角。之后的两个多月里,Saunders的舰队一直不停地勘测圣劳伦斯河,寻找理想的登陆地点。当时只有1460人的法国海军除了派遣火船对抗这些英军...
· 菲拉
来源威廉·史密斯,《希腊罗马的神话和传记辞典》,"Phila(2)",波士顿,(1867)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