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玉篇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49
转发:0
评论:0
内容《玉篇》之体例仿《说文解字》,共分542部,讲文字声韵,疏隶变之流。封演《闻见记》宣称《玉篇》共16,917字。《玉篇》与《说文》不同,先出反切,点出读音,再引用《说文》之释义,价值更胜于《说文》。《玉篇》相较于《说文》,部首有增亦有减,少了〈哭〉、〈延〉、〈画〉、〈敖〉等11部,多了〈父〉、〈云〉、〈喿〉、〈冘〉、〈处〉等13部。孙愐《唐韵序》说:“及案《三苍》、《尔雅》、《字统》、《字林》、《说文》、《玉篇》……并列其中。”唐代高僧慧琳的《一切经音义》中引用了大量《玉篇》。版本顾氏原本在宋代已亡佚,今所传本,已非顾氏原书,自唐孙强增加字数,宋陈彭年、吴锐、邱雍等又重修,称《大广益会玉篇》,共有22561字。清黎庶昌出使日本,得唐写本四卷,注文甚详,未经增删。参考资料《教育部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网络版,台湾)》教育部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王力语言学词典》(山东教育出版社,一九九五年第一...

内容

《玉篇》之体例仿《说文解字》,共分542部,讲文字声韵,疏隶变之流。封演《闻见记》宣称《玉篇》共16,917字。《玉篇》与《说文》不同,先出反切,点出读音,再引用《说文》之释义,价值更胜于《说文》。《玉篇》相较于《说文》,部首有增亦有减,少了〈哭〉、〈延〉、〈画〉、〈敖〉等11部,多了〈父〉、〈云〉、〈喿〉、〈冘〉、〈处〉等13部。孙愐《唐韵序》说:“及案《三苍》、《尔雅》、《字统》、《字林》、《说文》、《玉篇》……并列其中。”唐代高僧慧琳的《一切经音义》中引用了大量《玉篇》。

版本

顾氏原本在宋代已亡佚,今所传本,已非顾氏原书,自唐孙强增加字数,宋陈彭年、吴锐、邱雍等又重修,称《大广益会玉篇》,共有22561字。

清黎庶昌出使日本,得唐写本四卷,注文甚详,未经增删。

参考资料

《教育部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网络版,台湾)》教育部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王力语言学词典》(山东教育出版社,一九九五年第一版)。

《汉语史稿》(重排版),王力,中华书局二〇〇四年第二版。

原本玉篇の覆印本:巻18后分・巻22・巻27・巻27(国会図书馆近代デジタルライブラリー)

冈井慎吾.玉篇の研究. 东洋文库. 1933.

‘封氏闻见录’巻二、文字に“梁朝顾野王撰《玉篇》三十巻、凡一万六千九百一十七字。”とあるのによる

‘大広益会玉篇’の巻头に“唐上元元年甲戌歳四月十三日、南国処士富春孙强増加字”とある

冈井慎吾(1933) p.205 による

Baxter, William H. 1992. A Handbook of Old Chinese Phonology .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ISBN 3-11-012324-X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玉篇》主要内容
《玉篇》是中国古代文字学著作。南朝顾野王撰,成书于梁武帝大同九年(543)。现传《玉篇》是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1013)陈彭年、丘雍等据孙强本加以修整、增补而成的,又名《大广益会玉篇》,非顾氏原本。清光绪年间出使日本大臣黎庶昌在东京日人柏木探古处发现了唐宋间古写本原本《玉篇》零卷。这部“零卷”共存五卷,现见的版本有罗振玉影印本、商务印书馆《古逸丛书》本、中华书局《小学汇函》本等。本书原本30卷,分五百四十二部。部首与《说文》相同者五百二十九部,不同者有十三部。部首的次序则与《说文》大不相同。除开始几个部首和最后的干支部首与《说文》相同外,其余都重新安排,似乎有意将意义相近之部首排在一起。例如卷三所包括的是人部、儿部、父部、臣部、男部、民部、夫部、予部、我部、身部、兄部、弟部、女部等。但全书又未能始终维持这个原则,颇有体例不密之嫌。列字训解体例,根据现见的原本残卷来看,大致是先出音、次证、...
· 抱朴求真篇之《被褐怀玉、深藏不露》
老子[注: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有人说又称老聃。中国古代伟大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认为,“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道德经》第70章)。也就是说,理解我的人很少,能效法我的人就很可贵。所以,有道的圣人虽然穿着粗衣,却怀揣着美玉。从上述观点可见,老子是一位看透世间万象的哲人,他的想法总是高屋建瓴,具有常人所没有的超前性和预见性,也正因为如此,他的想法也不为一般人所理解和接受,仿佛是“曲高和寡”,这恰恰像今天人们常说的一句话:“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在老子看来,圣人掌握了真理,但是并不到处炫耀,而是把真理像美玉一样藏在怀中,身上却穿着粗布的衣服。正如俗话所说:“深水不响,响水不深”,在现实社会中,一些有才能的人并不卖弄自己的才能,而喜欢卖弄才能的人,往往并没有多少真才实学,而有才能、有真知灼见的人还常常受到世俗社会的误解...
· 黄帝内经-素问-玉版论要篇第十五
黄帝问曰:余闻揆度奇恒,所指不同,用之奈何?岐伯对曰:揆度者,度病之浅深也;奇恒者,言奇病也。请言道之至数,五色脉变,揆度奇恒,道在于一。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至数之要,迫近以微,着之玉版,命曰合玉机。容色见上下左右,各在其要。其色见浅者,汤液主治,十日已。其见深者,必齐主治,二十一日已。其见大深者,醪酒主治,百日已。色夭面脱不治,百日尽已。脉短气绝死,病温虚甚死。色见上下左右,各在其要。上为逆,下为从;女子右为逆,左为从;男子左为逆,右为从。易,重阳死,重阴死。阴阳反他,治在权衡相夺,奇恒事也,揆度事也。搏脉痹,寒热之交。脉孤为消气,虚泄为夺血。孤为逆,虚为从。行奇恒之法,以太阴始。行所不胜曰逆胜,逆则死。行所胜曰从,从则活。八风四时之胜,终而复始,逆行一过,不可复数,论要毕矣。
· 黄帝内经素问―第十九篇玉机真藏论
黄帝问曰:春脉如弦,何如而弦?岐伯对曰:春脉者,肝也,东方木也,万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气来软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故曰弦,反此者病。帝曰:何如而反?岐伯曰:其气来实而强,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不实而微,此谓不及,病在中。帝曰:春脉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岐伯曰:太过则令人善忘,忽忽眩冒而巅疾;其不及,则令人胸痛引背,下则两胁满。帝曰:善。夏脉如钩,何如而钩?岐伯曰:夏脉者心也,南方火也,万物之所以盛长也,故其气来盛去衰,故曰钩,反此者病。帝曰:何如而反?岐伯曰:其气来盛去亦盛,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不盛去反盛,此谓不及,病在中。帝曰:夏脉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岐伯曰:太过则令人身热而肤痛,为浸淫;其不及则令人烦心,上见咳唾,下为气泄。帝曰:善。秋脉如浮,何如而浮?岐伯曰:秋脉者,肺也,西方金也,万物之所以收成也。故其气来轻虚以浮,来急去散,故曰浮,反此者病。帝曰:何如而反?岐伯曰:...
· 黄帝内经-素问-玉机真藏论篇第十九
黄帝问曰:春脉如弦,何如而弦?岐伯对曰:春脉者,肝也,东方木也,万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气来软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故曰弦,反此者病。帝曰:何如而反?岐伯曰:其气来实而强,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不实而微,此谓不及,病在中。帝曰:春脉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岐伯曰:太过则令人善忘,忽忽眩冒而巅疾;其不及,则令人胸痛引背,下则两胁满。帝曰:善。夏脉如钩,何如而钩?岐伯曰:夏脉者心也,南方火也,万物之所以盛长也,故其气来盛去衰,故曰钩,反此者病。帝曰:何如而反?岐伯曰:其气来盛去亦盛,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不盛去反盛,此谓不及,病在中。帝曰:夏脉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岐伯曰:太过则令人身热而肤痛,为浸淫;其不及则令人烦心,上见咳唾,下为气泄。帝曰:善。秋脉如浮,何如而浮?岐伯曰:秋脉者,肺也,西方金也,万物之所以收成也。故其气来轻虚以浮,来急去散,故曰浮,反此者病。帝曰:何如而反?岐伯曰:...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