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犀牛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87
转发:0
评论:0
起源犀牛在地质时代中的第三纪时已在全球广泛地分布。第三纪始新世(距今5500-3600万年前)至今为止所发现的最古老的犀牛化石是在始新世早期的地层中挖掘出来的,此种犀牛的祖先与现代貘类的大小差不多,犀牛祖先之一种森林犀牛在欧洲曾广泛存在过,个体很小而且善于奔跑。渐新世(约距今3600万-2500万年前)现代在亚洲的苏门达腊犀牛之祖先在渐新世出现。另外在渐新世出现了有史以来最大陆生哺乳动物——巨犀,它体格健壮和高大,体长约8米,身高5米。不过虽然巨犀和犀牛同属奇蹄目,但并不属于犀牛科。中新世(距今2500万~1200万年前)中新世的后期,出现了独角犀牛的祖先。目前,独角犀牛仅存爪哇犀牛和印度犀牛,均分布在亚洲。在中新世以后出现的犀牛体型与现代犀牛相接近。其中有下唇比上唇略大些的大唇犀,下颌有两颗大牙向前伸出,生活在沼泽地带,以水中的植物为食。上新世(530万~180万年前)上新世后期(约30...

起源

犀牛在地质时代中的第三纪时已在全球广泛地分布。

第三纪

始新世(距今5500-3600万年前)

至今为止所发现的最古老的犀牛化石是在始新世早期的地层中挖掘出来的 ,此种犀牛的祖先与现代貘类的大小差不多,犀牛祖先之一种森林犀牛在欧洲曾广泛存在过,个体很小而且善于奔跑。

渐新世(约距今3600万-2500万年前)

现代在亚洲的苏门达腊犀牛之祖先在渐新世出现。 另外在渐新世出现了有史以来最大陆生哺乳动物——巨犀,它体格健壮和高大,体长约8米,身高5米。不过虽然巨犀和犀牛同属奇蹄目,但并不属于犀牛科。

中新世(距今2500万~1200万年前)

中新世的后期,出现了独角犀牛的祖先。目前,独角犀牛仅存爪哇犀牛和印度犀牛,均分布在亚洲。在中新世以后出现的犀牛体型与现代犀牛相接近。其中有下唇比上唇略大些的大唇犀,下颌有两颗大牙向前伸出,生活在沼泽地带,以水中的植物为食。

上新世(530万~180万年前)

上新世后期(约300万年前),双角犀牛出现。而现今的双角犀牛有苏门达腊犀牛、白犀牛和黑犀牛,

第四纪(180万年前~今天)

第四纪时期人类已经出现,早期的犀牛以板齿犀、披毛犀为代表。

板齿犀个体巨大,5米长,身披厚甲,在额部生有大角,约2米长,牙齿的齿冠高,呈方柱状,草地上生活,更新世时期在中国华北的及欧洲等地曾有板齿犀生活;

犀牛

汉诺威动物园内的犀牛

披毛犀和猛犸象外形相似,巨大的身体及长着粗毛的厚皮可以抵御寒冷,长鼻上有一对巨角,前面一支最长可达1米,生活在寒冷地带。这两种犀类先后在不同的时期都已经灭绝了。

现存的犀牛

在犀类的后代中,现仅残存有犀牛科的4属5种,主要分布在亚洲和非洲,其中分布在亚洲的犀牛已经濒临绝种,非洲犀牛因为还有保护措施尚有族群。主要是因为犀牛角作为药材(但其实犀牛角跟指甲是一样的构造)获利不菲,现行非洲犀牛角主要由养殖者所提供。南非养殖者会将犀牛角砍下,等待约一年半后再度收成,而部分盗猎者会将犀牛直接杀死取角,随盗猎导致数量减少,现在也不容易买到真正的犀牛角,现在商贩还懂得以牛羊的蛋白质部位替代来获利,甚至用相似成分的猫狗爪磨成假货变换充数。

特征与习性

现存犀牛的特征是蹄有3短趾,趾尖有宽而钝的趾甲。除耳尖及耳缘外,犀几乎其他部分无毛。犀牛多呈灰色或褐色,其中白犀牛的颜色较淡。犀牛视觉差,但嗅觉与听觉灵敏。犀牛是最原始的哺乳动物之一。犀牛的身体就像一个大盔甲,最长达超过4米,重达6吨。犀牛是有蹄动物,前脚和后脚都有3个趾头。一般来说犀牛都是灰色或棕色,而且大部分犀牛都没有毛发。

犀牛多数生存于开阔的草地,稀树草原,灌木林或沼泽地,其中苏门答腊犀牛现代只能在森林深处找到,一般以矮小灌木和草本植物为食物。犀牛用尿与粪推区分领域范围。

犀牛多独居,个体之间很少接触,只有白犀牛以约10只的数目群居。多数时候都会避开人类,但在交配季节时期的 雄犀牛,或带领小犀牛的雌犀牛,稍受刺激就会攻击任何目标,包括人类。其中黑犀牛是犀牛中脾气比较坏者,会主动攻击任何陌生的气味或声音,黑犀牛跑的速度很快,即使在荆棘中也可达到45公里/小时的速度,在没有击中目标时,转身的速度也很快。

种类

白犀牛

白犀牛有两个亚种:南白犀(Ceratotherium simum simum)和北白犀(Ceratotherium simum cottoni)。在2007年,南方亚种野生种群数量有17480头(IUCN2008),其中16266头来自南非,是世界上最丰富的犀牛亚种。然而,北方亚种是极度濒危,分布在非洲东部和中部的乌干达和尼罗河上游,在野外已经完全灭绝。而人工饲养的北白犀只余3只,仅仅位在肯亚的奥佩杰塔自然保护区(Ol Pejeta Conservancy),其中唯一一只公白犀已经因为年老而不能再繁殖。。

黑犀牛

黑犀牛原产于非洲东部和中部,包括肯尼亚,坦桑尼亚,喀麦隆,南非,纳米比亚,津巴布韦和安哥拉。虽然被称为黑犀牛,但它的颜色是褐色及灰色的。黑犀牛8个亚种中,已有3个亚种绝灭,根据2003年的资料显示,黑犀的数量已有回升,约3,610头。黑犀的主要威胁是偷猎和栖息地的减少。

印度犀牛

印度犀牛分布在整个印度恒河平原范围以及尼泊尔,但过度的猎杀减少了他们的数量。今天有超过3000只犀牛生活在野外。2014年,印度阿萨姆邦就发现2,544只,自2006年以来增长了27%,在20世纪初,阿萨姆邦只有大约200只犀牛。印度犀牛是犀牛中第二大的,仅次于白犀牛,最重可达4000公斤。1910年,印度禁止所有狩猎犀牛,并设立印度犀牛保护区。

爪哇犀牛

爪哇犀牛是世界上最濒危的大型哺乳动物。根据2002年的估算,只有大约60只依然存在,只分布在印尼爪哇最西端乌戎库隆国家公园,而越南最后野生个体被枪杀于2010年。 爪哇犀牛也是最不为人所知的犀牛物种,它们主要威胁是因为猎人偷猎它们的角。爪哇犀牛比印度犀牛小,大小接近黑犀。体长(包括其头部)的可达2至4米(6.6至13.1英尺),高度可达到1.4-1.7米(4.6-5.8英尺),重量900-2300公斤。

苏门答腊犀牛

苏门答腊犀牛是最小的现存犀牛物种。它分布在婆罗洲和苏门答腊高海拔地区。由于栖息地丧失和偷猎,其数量已经下降,数量只剩余200只以下。 成年的苏门答腊犀牛肩高大约130厘米,体长约240-315厘米,体重约600-950公斤。 苏门答腊犀牛曾经广布于印度、不丹、孟加拉国、缅甸、老挝、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热带雨林与沼泽中。在中国,苏门犀曾经广布于华南地区,尤其是在四川。1916年在中国灭绝。现在野外仅存6个种群,其中4个在苏门答腊,另外两个分别在婆罗洲与马来半岛,并可能分布缅甸的茂密山林中。纵使苏门答腊犀牛数量多于爪哇犀牛,但过去15年在野外只捕获一只雌性犀牛。

参考文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爪哇犀牛
外表特征雄性的爪哇犀牛的角较雌性短,只有大约二十三厘米长。现况据信是越南的最后一头雌性爪哇犀牛于2010年4月被盗猎者杀害于吉仙国家公园,其犀角被割去,此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人员和越南本地的研究人员在进行全境调查后,再也没有在越南发现活犀牛的身影、足迹或粪便。因此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与国际犀牛基金会(IRF)在对越南进行全国地调查后宣布,最后一头爪哇犀牛已在2010年4月被杀害,爪哇犀牛已绝迹于越南,同时也标志着越南亚种的爪哇犀牛也已灭绝。
· 印度犀牛
外表特征印度犀牛重达4000磅,鼻上只有一只角,是世上体型最大的大单角犀牛。印度犀牛的角并不是很长,通常受威胁时它们会用28英哩的速度冲撞对方,但求偶时则会利用下颚几颗3.5英寸的獠牙互咬,觅食时它们一次能吃下50磅的植物。印度犀牛的皮厚且十分大片,有数层的皱折,但它们的皮肤相当敏感,因此会定时去泥潭来驱除皮肤上的寄生虫。生长范围印度犀牛在历史上曾经居住于巴基斯坦到缅甸的广大地区,甚至在在中国境内广泛分布。但由于人类居住地的扩大,分布范围大大收缩,目前只在印度东北部和尼泊尔境内少量存在。历史上,托马斯·C·捷尔顿曾于1874年这样描写这种印度的哺乳动物:“这种巨大的犀牛居住于喜马拉雅山的尼泊尔山脚。它在西藏地区的东部比西部分布更为广泛,在阿萨姆(印度东北部一邦)是种群最为繁盛。”约一个世纪前,印度犀牛剩不到200头存活于阿萨姆邦。经过保育后,2010年,约有2700余头,其中四分之一被限制
· 石牛山.石牛村.犀牛望月
济源市下冶镇石牛村,因村的的东南方一公里处有一座形状似牛的小山——石牛山而得名。石牛山高在20米——30米之间,山顶上是一片梯田,面积16亩(俗称十六亩地),小山的东南方有两根自然形成的石柱,远远望去酷似一对牛角。牛角的下方是一片石壁,石壁根部是一个大水潭。每年夏秋山洪暴发,汹涌的洪水径直向石壁根部冲去,久而久之,石壁的根部被冲涮成一个石龛。当地百姓称石龛为牛嘴。石壁根部的大水潭,当地人称其为牛嘴潭。又因为石牛的“头面部”前方有一片月形耕地,当地人就为给了“石牛”这个“姿势”一个动听的说法,叫“犀牛望月”。
· 非洲犀牛来渝度蜜月
由于驻地“蜜月套房”不够,昨晚,一对南非白犀牛乘坐东风大卡车,风尘仆仆从成都赶到重庆度蜜月。这对即将成年的犀牛名叫“飞仔”、“蓉蓉”。去年,它们与另一对同伴一道第一次来到中国,一直住在成都野生动物世界。随成熟期到来,两对犀牛间开始出现争地盘、争女伴的迹象。为避免战火,成都方面果断点下鸳鸯谱,将四头犀牛分别配对,并向重庆动物园商借了一套“蜜月房”,将其中一对送来——生完孩子再回家。重庆动物园人士称,犀牛的到来对普通市民而言是个开眼界的机会,但对管理人员,却意味着一连串艰难任务。尽管犀牛嗅觉敏锐,在发情期,能感应到对方充满春情的味道,可它们缺少性经验,得人工教导交配。此外,即使交配成功,接下来的生产、育幼过程也充满艰辛——母犀牛怀孕期长达16个月,小犀牛出生后,还须经过3个月妥善照顾,才能离开妈妈,过独立的生活。据悉,抵渝的这对犀牛食量大如大象,平均每天要吃30-40公斤蔬果,但它们非常有灵性...
· 【赵氏文化古迹】犀牛望月的故事
犀牛望月的故事■宋太祖第三十二世Ow泉山(世埽┧鸭整理古时候,有位姓杨的风水先生,他有个习惯,每次帮别人看完风水,就会在别人的风水宝地抓些泥土回家。回到家后,把自己锁在一个屋子里,不让第二个人进入,甚至是自己的妻子,没人知道他在里头干什么,一待就待好几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都是如此,大家只知道他每次回来就是带着泥土进里屋。十几年后的一天,杨先生打算出远门看风水,但是有些放心不下,他对妻子说:“我不在的这段时间,屋子里会有些动静,你千万别去看,”妻子答应。到了杨先生出门的日子,他又一次说道:“老太婆,里面不管有多大的动静你也别管,一定要做到,不然我这半辈子忙的都白费了。”妻子答道:“放心去吧,我不动就是,不用万千叮嘱。”杨先生走后,过了三天,终于应了先生的话,里屋开始有了动静,老婆婆很好奇:里头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动静。但是答应了先生不去看的,所以就忍住了。又过了三天,屋子里的动...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