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筚篥的源流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875
转发:0
评论:0
筚篥是一件双簧竖吹气鸣乐器,属于我国古代“八音”中的“竹”类,不是“土生”却是“土长”于我国汉族地区。从历史上来看,筚篥传入中原以后,主要随汉族宫廷音乐及民间传统音乐的发展而流传至今。自西汉张骞、班超两次出征西域以来,打开了西域、波斯、印度等西方通往中原的大门。中原音乐受到了西域音乐多方面的影响,其中,以龟兹音乐影响最大,与之有关的琵琶、五弦、筚篥等乐器也随之东渐中原,成为唐代极为盛行的乐器。而从中国史籍的记载来看,筚篥的产生又与胡笳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筚篥一、筚篥的起源及其与胡笳的关系有关筚篥起源的问题散见于我国诸多古籍中,在我国二十四史及宋代的一些史籍中能见到的一些史料列述如下:中唐杜佑《通典》:“觱篥本名悲篥,出于胡中,声悲。或云儒者,相传胡人吹角以惊马,一名笳管,以芦为首竹为管。”唐段安节《乐府杂录》:“筚篥者,本龟兹国乐也,亦曰悲篥,有类于胡笳。”宋陈旸《乐书》:“觱篥,一名悲篥...

筚篥是一件双簧竖吹气鸣乐器,属于我国古代“八音”中的“竹”类,不是“土生”却是“土长”于我国汉族地区。从历史上来看,筚篥传入中原以后,主要随汉族宫廷音乐及民间传统音乐的发展而流传至今。

自西汉张骞、班超两次出征西域以来,打开了西域、波斯、印度等西方通往中原的大门。中原音乐受到了西域音乐多方面的影响,其中,以龟兹音乐影响最大,与之有关的琵琶、五弦、筚篥等乐器也随之东渐中原,成为唐代极为盛行的乐器。而从中国史籍的记载来看,筚篥的产生又与胡笳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筚篥的源流

筚篥

一、筚篥的起源及其与胡笳的关系

有关筚篥起源的问题散见于我国诸多古籍中,在我国二十四史及宋代的一些史籍中能见到的一些史料列述如下:中唐杜佑《通典》:“觱篥本名悲篥,出于胡中,声悲。或云儒者,相传胡人吹角以惊马,一名笳管,以芦为首竹为管。”唐段安节《乐府杂录》:“筚篥者,本龟兹国乐也,亦曰悲篥,有类于胡笳。”宋陈旸《乐书》:“觱篥,一名悲篥,一名笳管,羌胡龟兹之乐也。”上述史料中至少说明了两点:一是筚篥这件乐器最初产生于胡中,而且实际上是西域的龟兹国。二是筚篥的产生与胡笳的关系十分密切。产生于羌胡之地的筚篥,与由“兽角”而演变为以其他材料仿角的形制、声响而为之的各类“号角”有内在联系。这些号角中的一类即是胡笳。据林谦三在《关于胡笳》一文中所引《白孔六帖》(六十三)道:“笳者,胡人卷芦叶以作乐也,故谓曰胡笳。”来看,起初的胡笳原本是“以应胡角”的卷叶之物。有无孔和有孔两种:无指孔的胡笳作为卤簿鼓吹的乐器,经汉魏六朝以至隋唐宋还存在,名为“胡笳”;而有指孔的后来则演变为筚篥。

筚篥的源流

筚篥

胡笳的管身由芦叶卷成,呈圆锥管状,芦叶或芦茎做成的复簧装在一个管端。筚篥同样是双簧竖吹管乐器,由哨子、哨上扁平圈构成,只不过其管身不似胡笳般呈圆锥形,而是空心圆筒形。其次,从《日本大汉和辞典》:“(集韻)篥,觱篥,胡人吹笳管也。(篇海)篥,觱篥,以竹为管,以芦为首,装类胡笳而九窍,胡人吹以惊中国马,其声悲,一名悲篥,一名笳管,亦作栗。”以及《乐府杂录》:“鼓吹部,既有卤簿铮鼓及角,乐用弦鼗笳管又即用哀笳以羊角为管芦为头也。”等记载中可以证明,筚篥的产生与有指孔的胡笳的发展有着内在的、深刻的联系。

二、筚篥的发展变化及与管子的关系

筚篥的制作材料方面,由最初的“芦苇制”变为竹管,再变为唐时的“银制”。管身上开为“前七”(五凡工尺上一四)“后二”(六勾)九个音。形制方面,如白居易《小童薛阳桃吹筚篥歌》中所言:“前削干芦插寒竹,九孔漏声五音足。”可见,筚篥在唐代就被开为九孔了。当时,除有九孔管的筚篥外,还有六孔的形制。唐筚篥的九孔形制一直被延续至明代,明代之后便成了“前七后一”的八孔形制,管八孔的形制就这样延续到了今天。

除形制构造和制作材料上的变化外,不同朝代对“筚篥”二字的记写是不尽相同的。筚篥一语在传入中原之前,按其最初的发音应该读作近于pi-li的音。bi-li是在其传入中原后汉化翻译的。汉语中同音异字的现象令其在具体的汉字记写上,随不同朝代而有不同写法:南北朝至隋代,主要写作“筚篥”,唐代在以“筚篥”二字记写为主的同时,还有“悲篥、笳管、凤管”等汉化名称。宋代开始至明代,由于筚篥在宋代乐坊音乐中上升为重要的领奏乐器,而被改称为“头管”。同时,在民间也不舍去宋“觱篥”、元“觱篥、筚篥”等写法。清代时简称头管为“管”,民间同样还流行着“觱篥”的写法。发展至今,民间则又将管通称为“管子”。同时,为区别其他管类乐器,“筚篥”二字的记写至今仍然流行。

筚篥的源流

筚篥

三、流行于我国的筚篥品种

从东晋传入中原后至清代,有史可查的流行于我国汉族地区的筚篥品种主要有:大筚篥、小筚篥、双筚篥、桃皮筚篥、银制筚篥、漆筚篥、柳皮筚篥等七种。其中,小筚篥发音尖锐高亢,擅长快速演奏,适于表现活泼健朗的情绪和热闹欢腾的场面,是乐队中很有特色的领奏乐器。大筚篥音色较为低沉洪亮,擅长抒情性的描绘。银制筚篥音色清越。双筚篥则显得深厚而柔美。

此外,在我国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还有一些特别的品种。如:云南丽江地区的纳西族中,筚篥被称为“波伯”(bo--bo),音色悲凉、婉转,为纳西白沙细乐、洞经音乐及民间合奏曲中的主奏乐器之一;云南大理剑川县白族使用的筚篥称为芦管,音色浑厚优美,用于白族洞经乐队合奏中;彝族筚篥称为桃皮筚篥,流行于云南省路南彝族自治县;吉林省的朝鲜族也用筚篥,为双筚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筚篥的东传及其演变
一、筚篥的中国之传—隋唐燕乐中的筚篥隋唐时期,在国家统一的局面下,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在这一基础上,各族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音乐文化,繁荣的燕乐(根据地区和国别而划分的七部伎、九部伎、十部伎)就是其主要标志之一。筚篥这件胡乐器也被作为旋律乐器在隋唐燕乐中使用颇广:除“清商””天竺””文康”三部伎外,“国伎”中使用了大筚篥和小筚篥;“高丽伎”中使用了小筚篥、桃皮筚篥;“安国伎”中使用了双筚篥;“龟兹伎”中使用了筚篥。“疏勒伎”中,不仅使用了筚篥还使用了双筚篥。“高昌伎”中使用了两支筚篥,“燕乐伎”中使用了大筚篥、小筚篥。筚篥在各部伎乐中得以频繁使用,与隋唐统治阶层对筚篥的青睐是分不开的。虽然唐九、十部伎基本上沿袭了隋九部伎的名称,但在乐器的使用上却稍有变化:(1)某些乐器在燕乐的发展中被淘汰了,如:十部伎中的《清商伎》不再使用埙,而加入了叶,《龟兹伎》中省去了箫。然而,筚篥作为主要旋律乐器之...
· 从筚篥看音乐文化的交融
一、西域与中原文化的交融筚篥传入中原时正是中国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次民族大融合时期。西域音乐几乎通畅无阻地涌入了中原,但当时主要流行于皇室贵族的狭小圈子中。隋唐时期,尤其是唐代,西域音乐更为广泛地在中原传播开来。受各朝统治者及皇室贵族们所喜爱的西域乐器大量涌入后,对中原乐器总的发展产生了强烈的影响:(1)宫廷乐队编制上建立了新制度。从各部乐伎中乐器的使用就可知,除隋七部乐中(国伎),(清商伎)中仍只用汉族乐器外,其他各部伎中已是以西域乐器和汉乐器共同编配为特点,形成了“中西”乐器的交融使用。(2)外来乐器的“汉化”交融产生新的中国乐器,就如筚篥,传入中原后的龟兹筚篥在汉族文化影响下和渗透下,不仅名称方面逐渐向汉化方向演变,形制构造、材料上以及音律上也深受中原文化影响而变化成为今天竖吹管状乐器中“名变质不变”的“管子”。(3)西域音乐与中原音乐的浸透。北狄音乐...
· 朝鲜族传统乐器朝鲜族乐器细筚篥简介
细筚篥是在朝鲜族中广为流传的民间乐器,主要流行在中国吉林省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以及其它朝鲜族聚居地区。细筚篥的发音宏亮,音色高亢雄健,具有浓郁的朝鲜族特色。细筚篥的历史非常悠久,它的鼻祖是古代筚篥。细筚篥由管哨和管身两个部分构成,管哨长4厘米,用去掉硬皮的芦苇制成;管身取材于细竹管,全长20至25厘米,直径约1厘米左右,正面开有7个音孔,背面还有一个高音孔。细筚篥的演奏方法和大多数吹奏乐器一样,表演时,演奏者要把管身竖起来,嘴里含着管哨,左手按背面的高音孔和正面上方的3个音孔,右手按正面下方的另外4个音孔。细筚篥分为高音、中音和双筚篥三个种类。传统的高音细筚篥只能吹奏一个调式,后来,乐器制作者在它的第六个音孔的右上角开了一个加键的小孔,使这种乐器的音域达到了两个半八度,而且还具备了转调的功能。中音细筚篥和高音细筚篥的功能差不多,不同的是,中音细筚篥比高音细筚篥低一个八度。和前两者相比,双管细...
· 筚路蓝褛
【成语】筚路蓝褛【成语】筚路蓝褛【拼音】bìlùlánlǚ【解释】筚路:柴车;蓝褛:破衣服。坐着柴车,穿着破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出处】郑振铎《梁任公先生传》:“虽未必有精湛不磨的成功,然而他的筚路蓝褛,以开荒荆的功绩,则已不小了。”【近义词】筚路蓝缕【反义词】养尊处优
· 源流-兴化刘姓的源流
兴化刘姓由来与繁衍据1990年统计,兴化刘姓人口共66557人,排列第三大姓,仅次于陈姓、张姓,是全市人口较多的姓氏之一。兴化刘姓支系繁杂,分别于明代洪武、弦治、正德、嘉靖年间和清代,民国时期从苏州,昆山,江都,高邮,扬州,泰州,南通,盐城,徐州,阜宁,北京等地迁入。本篇所述刘姓从高邮迁居兴化,乃是“绪承天潢,系出玉牒”而“世系昭然”,“皆有可稽焉”(清乾隆十八年翰林院大学士安徽芜湖人陶镛《叙》)的汉高祖刘邦和三国时蜀汉昭烈帝刘备后裔。刘邦(家谱列为第一始姐)生刘恒,即汉文帝,为刘世家族第2世。刘恒生刘启,即汉景帝,为第3世。刘启生刘胜,即中山靖王(谥号靖)为第4世。刘胜配窦绾等后妃,生120子。其中一子刘贞封于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称陆城亭侯(一作涿鹿亭侯),为第5世。其后,“坐酎金失侯,因家焉”(汉武帝时宗庙祭祀,命宗藩献金,刘贞因献金成色不佳而失侯爵)。刘贞子刘昂改称沛侯,仍居涿县...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