筚篥的源流
筚篥是一件双簧竖吹气鸣乐器,属于我国古代“八音”中的“竹”类,不是“土生”却是“土长”于我国汉族地区。从历史上来看,筚篥传入中原以后,主要随汉族宫廷音乐及民间传统音乐的发展而流传至今。
自西汉张骞、班超两次出征西域以来,打开了西域、波斯、印度等西方通往中原的大门。中原音乐受到了西域音乐多方面的影响,其中,以龟兹音乐影响最大,与之有关的琵琶、五弦、筚篥等乐器也随之东渐中原,成为唐代极为盛行的乐器。而从中国史籍的记载来看,筚篥的产生又与胡笳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筚篥
一、筚篥的起源及其与胡笳的关系
有关筚篥起源的问题散见于我国诸多古籍中,在我国二十四史及宋代的一些史籍中能见到的一些史料列述如下:中唐杜佑《通典》:“觱篥本名悲篥,出于胡中,声悲。或云儒者,相传胡人吹角以惊马,一名笳管,以芦为首竹为管。”唐段安节《乐府杂录》:“筚篥者,本龟兹国乐也,亦曰悲篥,有类于胡笳。”宋陈旸《乐书》:“觱篥,一名悲篥,一名笳管,羌胡龟兹之乐也。”上述史料中至少说明了两点:一是筚篥这件乐器最初产生于胡中,而且实际上是西域的龟兹国。二是筚篥的产生与胡笳的关系十分密切。产生于羌胡之地的筚篥,与由“兽角”而演变为以其他材料仿角的形制、声响而为之的各类“号角”有内在联系。这些号角中的一类即是胡笳。据林谦三在《关于胡笳》一文中所引《白孔六帖》(六十三)道:“笳者,胡人卷芦叶以作乐也,故谓曰胡笳。”来看,起初的胡笳原本是“以应胡角”的卷叶之物。有无孔和有孔两种:无指孔的胡笳作为卤簿鼓吹的乐器,经汉魏六朝以至隋唐宋还存在,名为“胡笳”;而有指孔的后来则演变为筚篥。
筚篥
胡笳的管身由芦叶卷成,呈圆锥管状,芦叶或芦茎做成的复簧装在一个管端。筚篥同样是双簧竖吹管乐器,由哨子、哨上扁平圈构成,只不过其管身不似胡笳般呈圆锥形,而是空心圆筒形。其次,从《日本大汉和辞典》:“(集韻)篥,觱篥,胡人吹笳管也。(篇海)篥,觱篥,以竹为管,以芦为首,装类胡笳而九窍,胡人吹以惊中国马,其声悲,一名悲篥,一名笳管,亦作栗。”以及《乐府杂录》:“鼓吹部,既有卤簿铮鼓及角,乐用弦鼗笳管又即用哀笳以羊角为管芦为头也。”等记载中可以证明,筚篥的产生与有指孔的胡笳的发展有着内在的、深刻的联系。
二、筚篥的发展变化及与管子的关系
筚篥的制作材料方面,由最初的“芦苇制”变为竹管,再变为唐时的“银制”。管身上开为“前七”(五凡工尺上一四)“后二”(六勾)九个音。形制方面,如白居易《小童薛阳桃吹筚篥歌》中所言:“前削干芦插寒竹,九孔漏声五音足。”可见,筚篥在唐代就被开为九孔了。当时,除有九孔管的筚篥外,还有六孔的形制。唐筚篥的九孔形制一直被延续至明代,明代之后便成了“前七后一”的八孔形制,管八孔的形制就这样延续到了今天。
除形制构造和制作材料上的变化外,不同朝代对“筚篥”二字的记写是不尽相同的。筚篥一语在传入中原之前,按其最初的发音应该读作近于pi-li的音。bi-li是在其传入中原后汉化翻译的。汉语中同音异字的现象令其在具体的汉字记写上,随不同朝代而有不同写法:南北朝至隋代,主要写作“筚篥”,唐代在以“筚篥”二字记写为主的同时,还有“悲篥、笳管、凤管”等汉化名称。宋代开始至明代,由于筚篥在宋代乐坊音乐中上升为重要的领奏乐器,而被改称为“头管”。同时,在民间也不舍去宋“觱篥”、元“觱篥、筚篥”等写法。清代时简称头管为“管”,民间同样还流行着“觱篥”的写法。发展至今,民间则又将管通称为“管子”。同时,为区别其他管类乐器,“筚篥”二字的记写至今仍然流行。
筚篥
三、流行于我国的筚篥品种
从东晋传入中原后至清代,有史可查的流行于我国汉族地区的筚篥品种主要有:大筚篥、小筚篥、双筚篥、桃皮筚篥、银制筚篥、漆筚篥、柳皮筚篥等七种。其中,小筚篥发音尖锐高亢,擅长快速演奏,适于表现活泼健朗的情绪和热闹欢腾的场面,是乐队中很有特色的领奏乐器。大筚篥音色较为低沉洪亮,擅长抒情性的描绘。银制筚篥音色清越。双筚篥则显得深厚而柔美。
此外,在我国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还有一些特别的品种。如:云南丽江地区的纳西族中,筚篥被称为“波伯”(bo--bo),音色悲凉、婉转,为纳西白沙细乐、洞经音乐及民间合奏曲中的主奏乐器之一;云南大理剑川县白族使用的筚篥称为芦管,音色浑厚优美,用于白族洞经乐队合奏中;彝族筚篥称为桃皮筚篥,流行于云南省路南彝族自治县;吉林省的朝鲜族也用筚篥,为双筚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