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秘密建储制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54
转发:0
评论:0
历史在中国封建历史中,由于皇权的崇高,取得储君位置变得尤为重要。在清以前除元朝外大多数王朝,基本遵循“嫡长子大宗继统”的原则。但由于嫡长子不一定为皇子中最为有能力的人,所以经常会出现嫡系甚至庶子、其余宗室出手争夺储位之例,如唐朝的玄武门之变。后金及清初期汗位的继统虽然由于后金满族并未完全汉化,所以嫡长子继统思想的影响不深。由于常备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实际上是可以在诸如立汗(皇)位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后金及清初期的汗位则由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推举拥戴而确立。如皇太极的登位根据《清史稿》是由于长子代善及其子与诸贝勒商定推举而成,努尔哈赤也并未立遗诏。而皇太极驾崩后亦无传位遗诏,最后造成豪格与多尔衮争位,并最后因多方势力平衡的妥协方案才造成福临的继位。顺治帝在位期间巩固了王朝统治,同时提高了皇权,尤其在多尔衮逝世,顺治帝亲政后,皇权得到了实质上的巩固。由此才真正使得康熙帝的继位是因先皇诏书而得。然...

历史

在中国封建历史中,由于皇权的崇高,取得储君位置变得尤为重要。在清以前除元朝外大多数王朝,基本遵循“嫡长子大宗继统”的原则。但由于嫡长子不一定为皇子中最为有能力的人,所以经常会出现嫡系甚至庶子、其余宗室出手争夺储位之例,如唐朝的玄武门之变。

后金及清初期汗位的继统虽然由于后金满族并未完全汉化,所以嫡长子继统思想的影响不深。由于常备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实际上是可以在诸如立汗(皇)位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后金及清初期的汗位则由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推举拥戴而确立。如皇太极的登位根据《清史稿》是由于长子代善及其子与诸贝勒商定推举而成,努尔哈赤也并未立遗诏。而皇太极驾崩后亦无传位遗诏,最后造成豪格与多尔衮争位,并最后因多方势力平衡的妥协方案才造成福临的继位。

顺治帝在位期间巩固了王朝统治,同时提高了皇权,尤其在多尔衮逝世,顺治帝亲政后,皇权得到了实质上的巩固。由此才真正使得康熙帝的继位是因先皇诏书而得。然而选择康熙帝的真正原因是因为传教士汤若望的建议,让得过天花并康复的玄烨继位,以保证新帝不会因为天花而动摇国本。实际上当时玄烨的哥哥福全仍然在世,但没有出过痘,且一只眼睛有残疾。

康熙帝是目前史学界认为第一个建立储君的清朝皇帝,并在晚年尝试秘密建储。康熙帝因早年孝诚仁皇后产二皇子胤礽时难产,加之与孝诚仁皇后之感情,立胤礽为太子。此时康熙帝已有大阿哥胤褆。这也就奠定了早年与大阿哥党的争斗。而后因太子被废且储位长期搁置并逐渐演变为“九子夺嫡”之乱。最终康熙帝以诏书方式传位于四皇子雍正帝。

雍正帝是第一个真正以秘密建储的方式传位的皇帝,用密匣立储传位于皇四子弘历(即乾隆帝),乾隆却直接内禅给皇十五子颙琰(即嘉庆帝),嘉庆帝也秘密建储,传位于皇二子旻宁(即道光帝),但旻宁即位虽然得到皇太后认同,也得到军机大臣和向来支持立嫡长子的汉族大臣的认同(道光是嘉庆帝的嫡长子),但在秘密建储的过程上是瑕疵甚多,不是真正的秘密建储制。

道光帝依秘密建储制传咸丰帝。但咸丰帝只有一子存活,同治帝则无子即过世,至此秘密建储制也名存实亡了。有清一代秘密建储制仅产生三位皇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明清两朝的储位之争:从嫡长子继承制到秘密立储
匾额是挂在殿宇、厅堂、轩斋或亭榭上的题字横额,中国最著名的匾额当属悬挂于紫禁城乾清宫内的金字匾额“正大光明”。由于不少影视剧中对藏于这块匾后的秘密立储匣多有渲染,因而使“正大光明”匾平添了很多神秘色彩。“正大光明”四个字源自何处?清代顺治皇帝为何在乾清宫题写这块匾额?清代有几位皇帝是秘密立储的?“正大光明”匾的后面置放过几次秘密立储匣?“正大光明”语出何处?乾清宫自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后,没改宫名,延续至今。从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月初一日,乾清宫正式启用,到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宾天,其间大约是三百年,明清十六位皇帝以乾清宫作为正宫。自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雍正帝登极后搬进养心殿理政、居住,到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退位,其间大约是二百年,虽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
· 秘密立储制度到底是不是清朝发明的?
三皇五帝和夏商的立储制度咱们不去管它。自从周公制礼之后,就确定了立储的基本原则:嫡长子继承制。天子的嫡长子,就是王后或者皇后生的儿子中最年长的那个。如果王后或者皇后没有生儿子,那咋办?那就选择庶长子,也就是其他妃嫔乃至宫女们生的儿子中最大的那个。叫“有嫡立嫡,无嫡立长”。这个办法的好处是什么呢?就是操作简单,免得大家争来争去搞得兄弟们不和谐。但是也有坏处,就是不辨贤愚长幼。明明嫡长子还是个小孩子,没有办法治理天下,而其他儿子已经很大了,有治理天下的能力,也要选小孩子,这就容易造成大臣擅权或者外戚专政,比如东汉。明明嫡长子是个白痴,而其他儿子有贤明的,也要选白痴,也容易造成政局动荡。网络配图比如晋武帝司马炎的嫡长子司马衷是个白痴,另一个儿子齐王司马攸精明强干,晋武帝也对司马衷不太满意,比较倾向于司马攸,但是碍于制度,最后还是选了司马衷当太子,就是后来的晋惠帝。白痴当皇帝,没办法治国,权柄自然...
· 康熙曾秘密建储:四子胤并非人选
《康熙南巡》局部资料图今北京昌平区有个郑各庄,清代称郑家庄。乾嘉时期的礼亲王昭曾写道:“理亲王府在德胜门外郑家庄,俗称平西府。”他说的这个理亲王,即康熙帝之孙、废太子允的长子弘。有清一代,王府建在城外,仅此一例。追溯郑家庄王府的历史,要从允谈起。防范废太子复立成为心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十月,皇太子允第二次被废黜。直至10年后康熙帝病逝,清廷未再册立储君。其间,诸皇子图谋储位,拉党结派,争斗愈演愈烈,极大地牵制了康熙帝晚年的精力,对朝政产生了不利影响。康熙五十四年夏,准噶尔部突袭哈密,清廷调兵遣将,西征之役拉开帷幕。被于紫禁城内咸安宫的废太子允认为,这是自己再次复立的机会。当时恰逢他的嫡福晋瓜尔佳氏患病,医生贺孟时常前来诊治。允遂以矾水亲笔作书,让贺孟送与镇国公普奇,嘱托普奇保举他带兵西征。此事很快被告发,除允外涉案者均受惩处,但他仍未死心,继续寻找复立之机。此时朝中不断有大臣奏请立...
· 清朝康熙曾秘密建储:四子胤禛竟然并非人选
今北京昌平区有个郑各庄,清代称郑家庄。乾嘉时期的礼亲王昭梿曾写道:“理亲王府在德胜门外郑家庄,俗称平西府。”他说的这个理亲王,即康熙帝之孙、废太子允礽的长子弘晳。有清一代,王府建在城外,仅此一例。追溯郑家庄王府的历史,要从允礽谈起。网络配图防范废太子复立成为心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十月,皇太子允礽第二次被废黜。直至10年后康熙帝病逝,清廷未再册立储君。其间,诸皇子图谋储位,拉党结派,争斗愈演愈烈,极大地牵制了康熙帝晚年的精力,对朝政产生了不利影响。康熙五十四年夏,准噶尔部突袭哈密,清廷调兵遣将,西征之役拉开帷幕。被于紫禁城内咸安宫的废太子允礽认为,这是自己再次复立的机会。当时恰逢他的嫡福晋瓜尔佳氏患病,医生贺孟頫时常前来诊治。允礽遂以矾水亲笔作书,让贺孟頫送与镇国公普奇,嘱托普奇保举他带兵西征。此事很快被告发,除允礽外涉案者均受惩处,但他仍未死心,继续寻找复立之机。此时朝中不断有大臣...
· 雍正秘密立储的用意:因为其父的立储的失败教训
康熙帝经过反复比较,最终属意于皇十四子允禵。为了吸取两立两废皇太子的教训,康熙帝决定在册立之前,不再公布储君人选,实行秘密建储。今北京昌平区有个郑各庄,清代称郑家庄。乾嘉时期的礼亲王昭梿曾写道:“理亲王府在德胜门外郑家庄,俗称平西府。”他说的这个理亲王,即康熙帝之孙、废太子允礽的长子弘晳。有清一代,王府建在城外,仅此一例。追溯郑家庄王府的历史,要从允礽谈起。防范废太子复立成为心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十月,皇太子允礽第二次被废黜。直至10年后康熙帝病逝,清廷未再册立储君。其间,诸皇子图谋储位,拉党结派,争斗愈演愈烈,极大地牵制了康熙帝晚年的精力,对朝政产生了不利影响。康熙五十四年夏,准噶尔部突袭哈密,清廷调兵遣将,西征之役拉开帷幕。被于紫禁城内咸安宫的废太子允礽认为,这是自己再次复立的机会。当时恰逢他的嫡福晋瓜尔佳氏患病,医生贺孟頫时常前来诊治。允礽遂以矾水亲笔作书,让贺孟頫送与镇国公...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