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度郡
历史江户时代属于丸龟藩及其支藩多度津藩的领地。1871年废藩置县后,最初属丸龟县,但不到一年内,被整并为香川县所属。1873年后,陆续又被整并为名东县、香川县、爱媛县,直到1888年才最终确定属于再次恢复设置的香川县。根据《旧高旧领取调帐》中记载,明治初期便已存在的村落包括:(24村)年表多度郡最初的行政区划:31.多度津町32.丰原村33.白方村34.四个村35.吉原村36.笔冈村37.善通寺村38.麻野村39.吉田村(紫色现为:善通寺市、橙色现为:多度津町)1871年2月5日:多度津藩废藩,领地编入仓敷县。1890年2月15日:实施町村制,多度郡下辖:多度津町、丰原村、白方村、四个村、吉原村、笔冈村、善通寺村、麻野村、吉田村。(1町8村)1899年4月1日:与那珂郡合并为仲多度郡。
历史
江户时代属于丸龟藩及其支藩多度津藩的领地。1871年废藩置县后,最初属丸龟县,但不到一年内,被整并为香川县所属。1873年后,陆续又被整并为名东县、香川县、爱媛县,直到1888年才最终确定属于再次恢复设置的香川县。
根据《旧高旧领取调帐》中记载,明治初期便已存在的村落包括:(24村)
年表
多度郡最初的行政区划: 31.多度津町 32.丰原村 33.白方村 34.四个村 35.吉原村 36.笔冈村 37.善通寺村 38.麻野村 39.吉田村(紫色现为:善通寺市、橙色现为:多度津町)
1871年2月5日:多度津藩废藩,领地编入仓敷县。
1890年2月15日:实施町村制, 多度郡 下辖:多度津町、丰原村、白方村、四个村、吉原村、笔冈村、善通寺村、麻野村、吉田村。(1町8村)
1899年4月1日:与那珂郡合并为仲多度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仲多度郡
历史File:Nakatado-district.png黄色为仲多度郡成立之初的辖区范围,绿色为现在的辖区,淡绿色为后来并入的范围名称源自实施郡制进行合并前的“那珂(なか)郡”和“多度(たど)郡”,合并后的名称直接将先前两郡的名称合起来成为“那珂多度(なかたど)郡”,在重新选用汉字后,采用了相同发音的“仲多度(なかたど)郡”。年表仲多度郡最初的行政区划:1.丸龟市2.六乡村3.南村4.郡家村5.龙川村6.与北村7.垂水村8.高篠村9.象乡村10.琴平町11.榎井村12.神野村13.吉野村14.四条村15.十乡村16.七个村17.与岛村18.本岛村19.广岛村20.佐柳岛村21.高见岛村31.多度津町32.丰原村33.白方村34.四个村35.吉原村36.笔冈村37.善通寺村38.麻野村39.吉田村(桃色现为:丸龟市;紫色现为:善通寺市、红色现为:坂出市、橙色现为:多度津町、黄色现为:琴平町、...
· 势多郡
沿革1896年4月1日-东群马郡与南势多郡合并,势多郡成立。(17村)1899年5月24日-大胡村町制施行为大胡町。(1町16村)1901年4月1日-上川渊村的一部分编入前桥市。1951年4月1日-桂萱村三俣的一部分编入前桥市。1954年4月1日-上川渊村、下川渊村、芳贺村、桂萱村编入前桥市。(1町12村)1954年9月1日-南橘村编入前桥市。(1町11村)1955年4月1日-木濑村的一部分编入前桥市。1956年9月1日-横野村、敷岛村合并为赤城村。(1町10村)1957年2月20日-木濑村、荒砥村合并,城南村成立。(1町9村)1958年2月1日-黑保根村的一部分编入山田郡大间间町。1960年4月1日-城南村的一部分编入前桥市。1967年5月1日-城南村编入前桥市。(1町8村)2004年12月5日-大胡町、粕川村、宫城村编入前桥市。(6村)2005年6月13日-黑保根村、新里村编入桐生市。...
· 杜姓起源和郡望堂号;杜姓多诗人
杜姓起源据考证,杜姓的起源主要有三大支。第一支出自祁姓。商朝后期,丹朱后裔刘累的后裔封为豕韦国君。西周初期改为唐公。周成王时,唐公迁于杜,降公爵为伯爵,遂称唐杜氏后来,周宣王杀死无辜的杜伯,杜伯的子孙出逃。杜国灭杜姓自此问世。第二支出自外姓和外族的改姓。由于民族之间的不断交流,互有基因流动。南北朝时,北魏鲜卑族独孤浑氏族改为杜氏;北宋金国女真族徒单氏族改为杜氏;清朝满洲八旗都善氏、图克坦氏等氏族均集体改为杜氏。杜姓郡望堂号杜姓的郡望主要有京兆郡、襄阳郡、濮阳郡等,其中以京兆郡最为有名望。京兆郡:汉时置京兆尹,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市西北)。三国魏时改称京兆郡。襄阳郡:东汉时分南郡、南阳两郡置郡,治所在襄阳(今湖北襄樊)。濮阳郡:晋时置郡,治所在濮阳(今河南濮阳县)。杜姓的堂号主要有“诗圣”、“少陵”、“京兆”等。杜姓多诗人历史上的杜姓名人层出不穷。秦朝有大将军杜赫。东汉有南阳太守杜诗、北海...
· 梁姓发源和郡望堂号;梁姓多文臣武将
梁姓发源周平王时,秦仲有功,其少子康被封于夏阳,即为梁伯。梁伯本姓赢,梁为秦所灭后,其子孙以国为姓,遂为梁氏北魏时,少数民族的拔列兰氏也改姓为梁,为另一支。来自赢姓的梁氏,其起源地梁国在今陕西韩城一带。梁为秦灭后,一部分子孙逃散他处。汉平帝时分两派,分居安定和扶风。梁芬合族随东晋渡江,在钱塘一带繁衍。其孙于桓玄时入福建。梁选为十三世,为南安令,故家居南安。梁芬的五世孙梁福范到京兆为官,后随子梁文迁惠安。宋时梁孟坚为兵部左侍郎,居宁化县,其六世孙梁永移居潮州,七世孙梁富迁梅州。梁氏自陕入晋,自晋而入浙、闽、粤乃至全国各地。梁姓郡望堂号梁姓的郡望主要有安定郡、扶风郡、天水郡、河南郡等,其中以安定郡为最名望。安定郡:西汉时置郡,治所在高平(今宁夏固原)。此支梁氏,其开基始祖是春秋时晋大夫梁益耳。扶风郡:三国魏时置郡,治所在槐里(今陕西兴平东南)。此支梁氏,为安定梁氏的分支。天水郡:西汉时置郡,治...
· 战国时期的郡县征兵制度
郡县征兵制度的推行和常备兵制度的建立春秋时代,各级贵族都有宗族成员和私属人员所组成的军队。不但诸侯国的国君是这样,卿大夫也是这样。当时各国在对外作战中,以这种贵族军队作为骨干,而征发国人作为车战的主力,也还强迫所属的奴隶、庶民作为随从的徒、卒,徒步随从作战或服劳役。到春秋、战国之交,由于农田制度的变革,国人和庶民先后转化为自耕小农,这种普遍存在的自耕小农就成为各国军队的主力。各国为了争取在兼并战争中的胜利,就普遍地实行征兵制度。随着郡县制度的建立和推广,就实行按郡县为单位的征兵制度。郡县征兵制度县原来有一套征赋的制度。赋是包括军备和军役在内的,所谓“量入修赋,赋车兵、徒兵、甲�J之数”(《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晋楚等国由于县的陆续设置,到春秋后期,县的军队已成为很有力的部队了。例如公元前五二○年晋籍谈、荀跞曾率九州之戎及“焦、瑕、温、原之师”护送周天子入王城(《左传》昭公二十二年)。又如公...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