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贺兰山岩画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23
转发:0
评论:0
分布贺兰山岩画位于贺兰山山脉中,最早于1969年被李祥石在贺兰口发现。这一发现在20世纪80年代初正式对外公布。1983年至1984年间,贺兰山发现更多岩画群,其中包括树林口、黑石峁、归德沟、苏峪口等地。在随后的文物普查中,贺兰山岩画的分布范围被确认为北至石嘴山市,南至青铜峡市的贺兰山东麓一带,包括宁夏石嘴山市的惠农区、平罗县,银川市的贺兰县,吴忠市的青铜峡市、永宁县,以及中卫市的中宁县等地辖境。贺兰山岩画可以根据其分布范围的不同分为3类,其中南部的岩画位于卫宁北山地区,由于其西侧毗邻腾格里沙漠而属于典型的沙漠、丘陵岩画,典型代表有中宁黄羊湾岩画,中卫苦井沟岩画、大麦地岩画等。这类岩画的分布高度明显偏低,并且有相当多的部分被沙漠所侵蚀;山前草原岩画以树林口地区为代表,但该地区的岩画由于分布范围长达5公里,而且主要散落在贺兰山前的乱石滩中,详细统计几乎很难实现;山地岩画以贺兰口和黑石峁地区的...

分布

贺兰山岩画位于贺兰山山脉中,最早于1969年被李祥石在贺兰口发现。这一发现在20世纪80年代初正式对外公布。1983年至1984年间,贺兰山发现更多岩画群,其中包括树林口、黑石峁、归德沟、苏峪口等地 。在随后的文物普查中,贺兰山岩画的分布范围被确认为北至石嘴山市,南至青铜峡市的贺兰山东麓一带,包括宁夏石嘴山市的惠农区、平罗县,银川市的贺兰县,吴忠市的青铜峡市、永宁县,以及中卫市的中宁县等地辖境 。

贺兰山岩画可以根据其分布范围的不同分为3类,其中南部的岩画位于卫宁北山地区,由于其西侧毗邻腾格里沙漠而属于典型的沙漠、丘陵岩画,典型代表有中宁黄羊湾岩画,中卫苦井沟岩画、大麦地岩画等。这类岩画的分布高度明显偏低,并且有相当多的部分被沙漠所侵蚀;山前草原岩画以树林口地区为代表,但该地区的岩画由于分布范围长达5公里,而且主要散落在贺兰山前的乱石滩中,详细统计几乎很难实现;山地岩画以贺兰口和黑石峁地区的岩画为代表,其分布范围多在半山腰或山顶等位置 。

雕凿方式

贺兰山岩画的刻制方法主要有凿刻法和磨刻法两种,其中凿刻法的特点是斑点痕迹较为清晰,但阴刻粗糙而较浅;磨刻法的方式是先凿后磨,刻画线条粗而深,凹槽较为光洁,其余有少量岩画是划刻法制成,图画普遍较浅,分布范围也较少 。

内容

在贺兰山岩画中,人面像是其中主要的形象之一,其中三分之二的造像集中在贺兰口一带。这些人面像与部分新石器时代彩陶中的人面像的风格相类似,画风比较夸张,并且有着明显的威慑作用,有说法认为这些人面像应该是先人崇拜的对象 。此外,羊、鹿等动物造像也是岩画当中的主要内容,这类岩画分布范围较多,包括韭菜沟、归德沟等地,题材以放牧为主。在贺兰口的岩画中,还出现有意为“能昌盛正法”、“五”、“佛”等字样的西夏文 。2014年时,贺兰山内首次发现首次发现着装人形岩画、骑马射猎岩画,而发现了一副回字形岩画 。

断代

贺兰山岩画的断代一直没有明确定论,由于岩画分布在室外,较为常用的碳14断代法误差较大,而根据画像内容和雕凿方式也无从判断雕凿时间 。截至2014年,学术界为贺兰山岩画断代的方式多达10余种,但没有一种得到公认,较为主流的几种断代结果将贺兰山岩画最早的出现时间界定在了距今1万年至3000年之间。由于误差较大,贺兰山岩画究竟于何时出现还是一个谜 。

保护

1996年,贺兰山岩画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所在地仅标记了银川市贺兰县一地,其余市县的岩画并未被标出 。1997年,贺兰山岩画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画委员会列入非正式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002年,银川市贺兰山岩画管理处正式成立 ,其主要职责是负责保护管理银川市境内贺兰山12个山口的岩画,以及开发建设贺兰山贺兰口岩画风景名胜区、贺兰山拜寺口双塔景区 ,同年贺兰山岩画的保护范围被划定,在保护范围内共计有1957组岩画 。2003年9月1日,《银川市贺兰山岩画保护条例》正式实施,此后贺兰山岩画保护区内的人为破坏开始逐渐绝迹 。2004年4月,贺兰山岩画正式申报世界文化遗产。2006年,贺兰山岩画被建设部列入首批《中国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录》。2008年5月,贺兰山岩画景区被评为“中国最具有国际影响力休闲旅游景区”。2008年10月25日,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

为保护岩画,自2008年,贺兰山岩画管理处与南京博物院文物保护研究所合作,对贺兰山岩画的抢救性保护进行勘测、试验、分析研究,并于4年后制定完成《贺兰山岩画抢救性保护方案》。2014年1月,该方案获得国家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两级文物局的批复。由于石质文物的特殊性,相关保护工作在展开后进展较为缓慢,合适的修复工艺截至2015年6月时仍在不断研究中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秦陇文化—岩画大观—探寻贺兰山黑石峁岩画之谜
也许,我们应该大胆猜测,在遥远的时代,当一艘外星飞船在这里坠落后,残存的外星人开始了在地球上的生活,那些游牧民族就是他们的后裔。于是,这里就成了他们祭祀祖先的圣地,那些岩画,就是他们留下的最早的华夏文字……“岩石报章”当我们穿越的脚步开始迟滞,黛青色的山峰继续向远方奔驰而去。虽是正午,炙热的阳光将我们笼罩,一个巨大的不解之谜进入我们的视线里,不远处,一堆黑色的石头散射出晶莹的光泽,和四周灰白色的山石形成鲜明的对比,一种神秘的气息在时空里穿梭,贺兰山黑石峁岩画群,就这样为我们打开通向未知之地的大门。亘古以来,贺兰山就是我国北方古代少数民族繁衍生息、劳动创造的地方,匈奴、鲜卑、敕勒、、党项……一个个游牧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汉、唐、西夏……一个个朝代在这里留下血与火的历史的硝烟。这里,曾经有过灿烂的文化艺术;这里,更有那些远古的先民们以杰出的才华、丰富的想象力,用简陋粗糙的工具,在坚硬的贺兰山...
· 秦陇文化—岩画大观—贺兰山岩画是原始艺术之门(二)
贺兰山岩画管理处主任贺吉德向记者介绍岩画简洁明快的动物造型刻在小块石头上的图案刻在岩壁上的西夏文字虎虎生威
· 秦陇文化—岩画大观—贺兰山岩画是原始艺术之门(三)
人头像神鹿“跃然石上”生动的“羊头抵树”场景双羊图外星人?线刻的岩羊
· 古代典籍记载的外星人:贺兰山岩画惊现外星人
中国最早的疑似外星人形象出现在七千多年前的贺兰山岩画中。画上的人头戴圆形头盔,外穿密封宇航服。而在另一幅岩画上,画面左上方有两个旋转的飞碟,飞碟开口处,宇航员正飘然而下,地面上的人群和动物惊恐地散开。这可能是外星人在贺兰山一带出现时的生动写照。外星人之谜是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有关外星人光临地球的奇闻异谈在科幻作品和报刊中屡见不鲜。有趣的是,我国古代典籍对此也有记载。一、中国古代书籍中疑似外星人的记载1.尧帝时代现船形飞行物东晋王嘉《拾遗记》记载:距今四千年前的尧帝时代,一巨大的船形飞行物飘浮在西海上空。船体亮光闪烁,缓缓飘移。船上的人戴冠,全身长满白色的羽毛,无翅而能在高空翱翔。2.秦始皇遇宛渠人东晋志怪小说《拾遗记》记载,秦始皇曾见到宛渠之民,他们乘坐螺旋舟,舟的形状像海螺,而且能沉入水底航行,水浸不入,航速很快,有点类似现代的潜艇。这些宛渠人身长十丈,穿着鸟兽毛做的衣服。双方谈及远古开...
· 吴文化—学人散议—阅读贺兰山岩画
走进宁夏,我似乎觉得翻开了一本厚厚的沉沉的历史书,她会让我们看到很久很久以前的很多很多的故事。前些日子,宁夏海外旅游总公司的周丹小姐,把我们带进了贺兰山口的深山幽谷之中,头顶烈烈炎日观赏一幅又一幅刻凿于岩石之上的古代岩画。古代民族留下的岩画遗产,向我们展示了他们多彩的生活。岩画,是在石头上刻凿的图画。它是人类早期的造型艺术形式,是人类文化艺术、美术的先河。可以毫不夸长地说,岩画是世界上最普及的文化,是世界性的艺术语言。贺兰山岩画,当20世纪80年代初期见诸媒体之后,高耸险峻连绵数百里气势磅礴的贺兰山,就成了世人关注的焦点。贺兰山在蒙语中是“骏马”的意思,山峰的形状也确实像一匹匹正在向南疾奔呼啸的骏马。周丹小姐告诉我们:古代贺兰山一带是游猎、游牧民族生活的地方,史籍中记载有许多民族的古人在此生息,留下了丰富的岩画遗存。北起贺兰山北端的麦如井,南到腾格里沙漠边缘的苦井沟,有20多个分布点。目前...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