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市
历史
定西历史悠久,区位优势明显。这里是黄河上游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有新石器时代著名的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寺洼文化和辛甸文化。自古就是丝绸之路的“重镇”,又是新欧亚大陆桥的必经之地。
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前279年)置陇西郡,郡治狄道(今临洮),辖今定西全境,因其郡治位于陇水之西,故名“陇西”。此后定西长时间属陇西、秦州。五胡十六国时期战事频繁,今定西地先后属前凉、后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等政权。南北朝定西分属秦州、河州二州。北魏建明元年(530年)置渭州,后屡有更迭。隋恭帝义宁二年(618年)改临洮郡置岷州。唐天宝元年(742年)改岷州为和政郡。乾元元年(758年)复置岷州。上元二年(761年),吐蕃攻陷岷州,后临州、渭州相继陷于吐蕃。吐蕃统治今定西地区长达300多年。
北宋元丰四年(1081年),宋军收复西夏故地,宋神宗赐名“定相城”(今定西城区),为“定西”得名之始。金贞祐四年(1216年),升定西县为定西州。元代定西属陕西行省。至正十二年(1352年),因地震,改定西州为安定州。明洪武十年(1377年)降州为县。明清定西属陕西承宣布政使司巩昌府。
民国3年(1914年),改安定县为定西县,属甘肃省兰山道。民国25年(1936年)属甘肃省第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33年(1944年)改属第九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9年9月,原会宁分区更名定西分区,专署由会宁移驻定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定西地区行政区划变化频繁。1950年5月,渭源、会川2县划归定西专区,由定西专区析出静宁、西吉、海源3县划归平凉专区。1956年1月,将原省直辖的皋兰县;张掖专区的永登、景泰2县;天水专区的陇西、通渭2县划归定西专区。1958年12月,从天水专区析出岷县,划归定西专区。1963年10月,将原属白银市的皋兰、靖远二县及原属临洮专区的临洮、渭源2县划归定西专区。1970年3月,榆中、皋兰2县由定西地区划归兰州市。1985年6月,将定西地区的靖远、会宁二县划归白银市;10月,原属天水地区的漳县及武都地区的岷县划归定西地区。
2003年4月,撤销定西地区,设立定西市(地级),原定西县改为安定区;同年12月正式挂牌。
2013年7月22日上午7时45分,定西市岷县、漳县交界发生里氏6.6级2013年定西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
地理
定西的土壤气候极适合中药材、马铃薯生长。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已查明的中药材有300多种,尤以岷归、党参驰名中外。所产马铃薯形整、质优、储存期长、淀粉含量高。由于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所产花卉色泽艳丽,香气宜人,也极适宜生产各种食用菌。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红柱石、大理石、花岗岩、黄金等矿产资源储量较大。水能资源蕴藏量达87.84万千瓦。漳县的贵清山、遮阳山,渭源的莲峰山、首阳山等国家级、省级森林公园和通渭温泉等,都极具开发价值。
区划人口
行政区划
下辖1个市辖区、6个县。
市辖区:安定区
县:通渭县、陇西县、临洮县、渭源县、漳县、岷县
人口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2698622人 。其中,男性人口为1373169人,占50.88%;女性人口为1325453人,占49.12%。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3.60。0-14岁人口为496066人,占18.38%;15-64岁人口为1969126人,占72.97%;65岁及以上人口为233430人,占8.65%。
经济
定西市是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全市所有区县均为国家级贫困县。2010年,其人均生产总值只有约5500元,全国平均值的大约两成,不到全省平均值的四成。全国少数地级市的第二产业产值比第一产业还要低,三次产业比例为30.6:25.1:44.3。近年在省内的发展仍处于靠后位置,2010年的GDP增长率亦仅高于同省的金昌市和临夏州。
安定区:中国马铃薯之乡
陇西县:中国黄芪之乡
渭源县:中国党参之乡、中国马铃薯良种之乡
临洮县:中国花卉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彩陶之乡
通渭县: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中国田径之乡、中国红豆草之乡
岷县:中国当归之乡、中国花儿之乡
漳县:中国蚕豆之乡
交通
定西市距省会兰州市仅98公里。陇海铁路和310、312、212、316国道穿境而过,特别是近年来,宝兰铁路复线的建成和兰定、兰临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使定西“兰州门户”的区位优势更加突出。
外部链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