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
升的变迁中国古代量器文物市制:1升=1公升日本各地的升另见度量衡周易六十四卦列表#升参考
升的变迁
中国古代量器文物
市制:1升=1公升
日本
各地的升
另见
度量衡
周易六十四卦列表#升
参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 公升
定义升定义为一立方分米或是10厘米见方的立方体的体积(1L≡1dm≡1000cm)。因此一升≡0.001m3≡1000cm3,而1m(也就是一立方米,为国际单位制的体积单位)恰为1000L。从1901年至1964年的这段期间,升曾被定义为在摄氏4度、大气压力760托的条件下,一千克纯水的体积。若以此定义,一升约为1.000028dm。在1964年后才改为现行的定义。1升=0.001千升1升=1,000立方厘米1升=1立方分米1升=0.001立方米1升=1,000毫升1升=1,000,000微升1升=1,000,000,000纳升说明升常用来描述容器的容量及液体的体积,立方米(及其衍生单位)则常用来描述一物体本身的体积大小。升也常用在其他的量测单位,例如密度单位使用kg/L时,水的密度可近似为1,方便和其他液体的密度比较。水在摄氏4度时密度最大,在摄氏4度时体积为一升的水,其质量几乎就是一千...
· 毕升
毕升(?―约1051)北宋布衣,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他于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发明用胶泥刻字,每字一印,用火烧结后,成为活字。排版后,敷上和有纸灰的松脂蜡,加热后压平,使字面平整固定,然后印刷。泥活字可多次使用,比雕版印刷经济方便,为印刷史上划时代的技术创新。据记载,他还研究过木活字。
· 常升
参考文献^《明史》:“茂无子,弟升,改封开国公,数出练军,加太子太保。升之没,《实录》不载。其他书纪传谓,建文末,升及魏国公辉祖力战浦子口,死于永乐初。或谓升洪武中坐蓝玉党,有告其聚兵三山者,诛死。”
· 越升
越其杰的同乡,也是贵州人,在朝廷中当文官,他的学问很好。
· 潘贵升
过程捻寇中之最黠猾者,以赖汶光为最;而慓悍善战,莫如任柱,所统马队颇多。方诸军划运河而守,捻众马步约近十万,盘旋济青沂海之间,行踪猋忽,官军追逐往往落后,实未能制胜也。一日,铭军逐捻于安邱、潍县之交,获一目曰潘贵升者,讯知为任柱帐下健儿。将杀之,贵升呼曰:“赦我,我愿投诚!”其甥有唐某者,在铭军作哨官,亦愿保释之。刘铭传闻之,乃语贵升曰:“汝能为我杀任柱乎?”对曰:“能。”乃畀以枪一,曰:“此去若成功而返,赏三品衔花翎,白金二万两。如不能,亦不汝责。任汝相机为之可也。”盖刘意非望其必成,以为即不能成,不过弃一枪耳。贵升执枪驰马而去,复归柱,柱信而不疑,乃置帐下。明日复战,贵升忽以枪击柱,殒于阵前,纵马奔向官军,告刘曰:“我已杀任柱矣!”始犹不信,继见捻党不复耐战,铭军与诸军连日大捷,追至赣榆沭宿境内,降捻供称任柱实死,乃赏贵升如前约。参见《清椑类钞·武略》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