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须陀洹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69
转发:0
评论:0
概论须陀洹(巴利语:Sotapanna)是由巴利语:sota(意为河流),与巴利语:āpanna(进入者、胜者),合成,字面意义为进入河流者、于河流中的胜者。释迦牟尼佛以河流来比喻八正道,遵行八正道即是入流。能够入流的要素(入流支)有四个: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如理思惟以及遵行正法(法、次法向)。遵行以上四者,就能够成就向须陀洹。成就四不坏信,就可证须陀洹果。果位在说一切有部的《杂阿含经》中说,要得到须陀洹果,要修行五根,断三结。但在上座部的巴利圣典中,要得到须陀洹果,须具有七种智:没有五盖的污染,如实知,如实见,内心有觉悟真理的能力,得第一种智。反复修习,常修习(没有五盖的污染),得到止息,寂灭,得第二种智。没有外道有这样的见解,得第三种智。依法的本质而行,无论犯了任何戒,都会立即向导师或智者同修忏悔,说出自己的过失,好让将来约束自己,不再毁犯,得第四种智。即使要为同修做各种辛劳的工作,...

概论

须陀洹(巴利语:Sotapanna)是由巴利语:sota(意为河流),与巴利语:āpanna(进入者、胜者),合成,字面意义为进入河流者、于河流中的胜者。

释迦牟尼佛以河流来比喻八正道,遵行八正道即是入流。能够入流的要素(入流支)有四个: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如理思惟以及遵行正法(法、次法向)。

遵行以上四者,就能够成就向须陀洹。成就四不坏信,就可证须陀洹果。

果位

在说一切有部的《杂阿含经》中说, 要得到须陀洹果,要修行五根,断三结。但在上座部的巴利圣典中, 要得到须陀洹果, 须具有七种智:

没有五盖的污染,如实知,如实见,内心有觉悟真理的能力,得第一种智。

反复修习, 常修习(没有五盖的污染),得到止息,寂灭,得第二种智。

没有外道有这样的见解,得第三种智。

依法的本质而行,无论犯了任何戒,都会立即向导师或智者同修忏悔,说出自己的过失,好让将来约束自己,不再毁犯,得第四种智。

即使要为同修做各种辛劳的工作,自己也不会忽略戒增上学,心增上学,慧增上学,得第五种智。

当如来讲授法和律时,会求取义理,思维作意,全心全意地聆听法义,得第六种智。

当如来讲授法和律时,会得到一份由法义所带来的乐受,会得到一份闻法的欢悦,得第七种智。

证初果的先决条件是:

亲近善士

听闻佛法

内正思惟

法次法向(依循正确的修道次第)

说一切有部的《法蕴足论》卷3:“预流果者,谓现法中,已于三结,永断遍知:谓有身见、戒禁取、疑。彼住此断中,未能进求一来果证,名预流果。”。断三结(即三缚结),即身见(我见、萨迦耶见)、疑见、戒禁取见三种:

断我见:在见解上,不再认为五蕴有永恒不变的“我”、“真我”、“实我”、“灵魂”。

断疑见:即断除了对佛、法、僧、戒律等的一切疑虑,对佛、法、僧等有了坚固不变的信心,不再怀疑。

断戒禁取见:入流圣者见证了苦集灭道与涅槃的过程,能分辨有益与无益的行为,不再迷信于无益的宗教仪式、禁忌、戒条等。

因此成就四不坏信者,就证得须陀洹果。

得须陀洹果的圣者,有两个特点:

不堕法(avinipata-dhamma),又称不堕恶趣法,确立戒行,不犯导致投生恶趣的六种恶事,不会得恶果报,不会堕于地狱、饿鬼、畜生等三恶道。

正定聚( sammatta-niyata),又叫正性决定、决定正向三菩提、决定正向于正觉,成为须陀洹之后,定力不退,因此再也不会转为凡夫,必定到达最高的觉悟。

须陀洹果与斯陀含果的成就,代表三无漏学中的戒行圆满,虽尚不能够永远脱离轮回,但已永远不会坠落至三恶道,在于人、天中,至多往返投生七次,就可以究竟解脱,因此又称七有。

三结

在巴利圣典中, 初果的质素是:“那些断除了三结的比丘,能得须陀洹,不会堕落恶道,肯定会得到觉悟。”

大乘佛教

其已断见思烦恼中八十八品见惑,所具断德相当于大乘圆教十信菩萨中的初信位菩萨,然而智德则不相等。

参见

沙门四果

斯陀含

阿那含

阿罗汉

注释

^《杂阿含经》〈843经〉:“尔时,世尊告舍利弗:‘所谓流者,何等为流?’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所说流者,谓:八圣道。’ ”

^《杂阿含经》〈843经〉:“复问舍利弗:‘谓入流分,何等为入流分?’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有四种入流分,何等为四?谓:亲近善男子,听正法,内正思惟,法、次法向。’”

^《杂阿含经》〈843经〉:“佛告舍利弗:‘如汝所说,流者谓八圣道;入流分者有四种,谓:亲近善男子,听正法,内正思惟,法、次法向;入流者,成就四法,谓:于佛不坏净,于法不坏净,于僧不坏净,圣戒成就。’”

^《杂阿含经》〈644经〉:“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根,何等为五?谓: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若比丘于此五根,如实善观察者,于三结断知,谓:身见、戒取、疑,是名须陀洹,不堕恶趣法,决定,正向于正觉,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边。’ ”

^中部.48.憍赏弥经

^《吉祥经》、《自说经》、杂阿含843经

^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分裂僧团及持邪见。《律藏》

^《三宝经》、增支部2.1

^《清净道论》〈序品〉:“戒是阐明为须陀洹果及斯陀含果的原因。定是阿那含果的原因。慧是阿罗汉果的原因。因为证得须陀洹的人称为戒圆满者,斯陀含果亦然。”

^《杂阿含经》卷39〈1044经〉:“又复,于佛不坏净成就,于法、僧不坏净成就,是名圣弟子四不坏净成就,自现前观察,能自记说:我地狱尽,畜生、饿鬼尽,得须陀洹,不堕恶趣法,决定正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边。”

^中部蛇喻经

^净空法师-无量寿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张须陀
生平少年时从史万岁讨西爨,因功授仪同,赐物三百段。隋炀帝继位后,汉王杨谅在并州作乱,张须陀从杨素平乱,加开府。大业六年(610年),担任齐郡(今山东济南)丞。此时隋炀帝准备第一次征高句丽的辽东之役,百姓失业又逢荒年,谷米价格飞涨,张须陀欲开仓赈给,属下都说:“须等待朝廷诏敕,不可擅自赈灾。”张须陀说:“今帝在远,遣使往来,必淹岁序。百姓有倒悬之急,如待报至,当委沟壑矣。吾若以此获罪,死无所恨。”于是先开仓而后上状,炀帝得知后,并不怪罪。大业七年(611年)邹平(今山东邹平北)人王薄起事,自称“知事郎”。聚结亡命数万人,寇掠郡境。官军前去征讨,败多胜少。张须陀发兵平乱,王薄引军向南,转掠鲁郡(今山东兖州)。张须陀尾随其至岱山之下。王薄自持以往得胜容易没有防备。张须陀选军中精锐,出其不意击之,将王薄击溃,乘胜斩首数千级。王薄收合亡散只得万余人,被迫向北渡河逃亡。张须陀追击至临邑(今济南市北)又...
· 张须陀简介隋朝时期大将齐郡通守张须陀生平
张须陀(565年—616年12月1日),弘农阌乡(今河南省灵宝市)人,隋朝大将。仁寿四年(604年),隋炀帝继位,并州总管、汉王杨谅因不满其兄即位,遂于晋阳(今太原市西南)起兵反炀帝。张须陀又随并州道行军总管杨素平定叛乱,因功加开府。后多次率军平定各地的叛乱,威振东夏,被认为是隋朝柱石。公元616年,张须陀为瓦岗军所败,下马战死,时年五十二。其所部士兵得知死讯,连哭数日不止。张须陀“性刚烈,有勇略”(《隋书·张须陀列传》)。隋开皇十七年(597年)二月,昆州(治在今云南昆明市西郊马街附近)刺史、羌族首领爨翫举兵反隋,张须陀随行军总管史万岁前去进讨。因功被授仪同,赐物三百段。仁寿四年(604年),隋炀帝继位,并州总管、汉王杨谅因不满其兄即位,遂于晋阳(今太原市西南)起兵反炀帝。张须陀又随并州道行军总管杨素平定叛乱,因功加开府。大业六年(610年),张须陀为齐郡(治历城,今山东济南)丞。时值隋...
· 隋朝武将张须陀有何成就?张须陀怎么死的
张须陀简介上提到张须陀生于公元65年,是隋朝著名的武将。张须陀字果,祖籍在弘农即今天的河南灵宝,但是他的墓志铭上称张须陀是南阳西郡人。公元616年,张须陀被瓦岗军打败,下马战死在沙场,享年五十二岁,其部下听到张须陀去世的消息后都悲痛不已。张须陀是一个性格刚烈的人,而且智勇双全。在开皇十七年即公元597年,昆州的刺史和羌族的首领一起举兵反隋,张须陀和史万岁前去,因战功卓越,张须陀被封为仪同,还被赏赐了三百段布匹。仁寿四年即公元604年,隋炀帝继位,但是隋炀帝的弟弟杨谅并不服杨广,于是在并州即今天的太原西南附近起兵造反,张须陀和道行军的总管杨素前去,凯旋后被升为开府。公元610年,张须陀担任齐郡丞。因为当时隋炀帝对高句丽用,所以百姓生活非常艰难,很多百姓都失业了,很多地方还出现饥荒的现象。张须陀看到百姓深受其苦,便私自开仓救济灾民,后来隋炀帝得知后,不仅没有怪罪张须陀,还升了张须陀的官。公元6...
· 洹河
名称“洹水”一名,最早见于殷墟所出土甲骨文的记载:“戊子贞,其烄于洹水泉。”另《左传·成公十七年》记载有“声伯梦涉洹”,以及《战国策·赵策》:“苏秦说赵肃侯,令天下之将相盟于洹水之上。”上述记载均证明“洹水”之名早在三千多年前即已流传开来,也说明洹河是安阳境内一条具有悠久历史的重要河流。流域概况洹河源出林虑山东麓的林州市清泉村,上游为涓涓细流,河水清澈。到林州市横水镇郭家窑村潜入地下,河床仅见砾石砂滩。到安阳县善应镇出露为小南海泉。为控制洹河水,1959年先后开始在安阳县修筑小南海水库和彰武水库。下游水流平缓,泥沙增多。至内黄县范羊口注入卫河。主要支流有珠泉河、粉红江、金线河等,均于京广铁路以西汇入。流域年均降水量585.7毫米,年均蒸发量975.0毫米。人文景观殷墟: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郭沫若曾题诗:“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坐落在洹水两岸的世界遗产殷墟,曾是...
· 洹北
参考资料Harrington,SpencerP.M.ShangCityUncovered.Archaeology(ArchaeologicalInstituteofAmerica).2000,53(3).Jarus,Owen.TorchedShangDynastyCityHuanbeiWasDestroyedbyitsOwnRulers.HeritageKey.17May2010[21June2011].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