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上田原之战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36
转发:0
评论:0
背景天文10年(1541年)武田晴信在父亲武田信虎统一甲斐国并准备进攻信浓国的佐久郡和小县郡之时、同众家臣一起发动兵变、把武田信虎流放到骏河国的今川家。武田信玄继任为武田家家督。因此导致原本已被信虎占领的佐久郡,小县郡国人众的反叛。天文11年(1542年)武田晴信联合高远赖继进攻诹访郡、诹访赖重自杀、晴信娶了诹访赖重的女儿由布姬为侧室,诹访家灭亡。武田信玄任命重臣板垣信方为诹访赖重居城上原城的城代掌管诹访郡。天文12年(1543年)武田信玄攻占了佐久郡大井贞隆的长洼城。天文13年(1544年)在信浓守护小笠原长时的支援下藤沢赖亲联合高远赖继再度进攻诹访、武田信玄出兵上伊那郡打败了高远・藤沢联军。天文15年(1546年)武田晴信再次进攻佐久郡、攻陷内山城、活捉大井贞清。天文16年(1547年)、晴信包围了笠原清繁的志贺城。同笠原清繁结盟的关东管领上杉宪政立即派出了援军、被板垣信方,甘利虎泰率

背景

天文10年(1541年)武田晴信在父亲武田信虎统一甲斐国并准备进攻信浓国的佐久郡和小县郡之时、同众家臣一起发动兵变、把武田信虎流放到骏河国的今川家。武田信玄继任为武田家家督。因此导致原本已被信虎占领的佐久郡,小县郡国人众的反叛。

天文11年(1542年)武田晴信联合高远赖继进攻诹访郡、诹访赖重自杀、晴信娶了诹访赖重的女儿由布姬为侧室,诹访家灭亡。武田信玄任命重臣板垣信方为诹访赖重居城上原城的城代掌管诹访郡。天文12年(1543年)武田信玄攻占了佐久郡大井贞隆的长洼城。天文13年(1544年)在信浓守护小笠原长时的支援下藤沢赖亲联合高远赖继再度进攻诹访、武田信玄出兵上伊那郡打败了高远・藤沢联军。天文15年(1546年)武田晴信再次进攻佐久郡、攻陷内山城、活捉大井贞清。

天文16年(1547年)、晴信包围了笠原清繁的志贺城。同笠原清繁结盟的关东管领上杉立即派出了援军、被板垣信方,甘利虎泰率领的武田军击败(参见小田井原之战)。武田军在志贺城前摆放了小田井原之战所杀3000敌兵的首级来威吓守军。结果士气低落的志贺城被攻占、笠原清繁战死。落城后男性俘虏被当作奴隶、女人被转卖为妓女。这在当时是相当残酷的处置方法,也成为上田原之战村上军奋力抵抗武田军的一个原因。

北信浓的村上义清

村上家是清和源氏的一支,世代是北信浓的豪族、是镰仓幕府的御家人、南北朝时代、室町时代一直支配信浓地区,并不断和信浓守护小笠原家发生冲突。

此时的当主村上义清是一员猛将、同小笠原家藤泽家和仁科家结盟后以葛尾城为据点统治埴科郡、高井郡、小县郡、水内郡、势力范围达到全盛。村上义清成为晴信征服信浓地区却不得不克服的巨大障碍。

武田军占领与村上家相邻的佐久郡之后,导致了这场大战的爆发。

战斗经过

天文17年2月1日(1548年3月10日),武田晴信率5000人从踯躅崎馆出发进军北信浓。武田军在上原城会合板垣信方带领的诹访众和郡内众,越过大门峠入侵小县郡南部。

防守的村上义清以居城葛尾城及东北方向的戸石城为据点布阵。兵力沿天白山南下直到上田平展开、和武田隔产川(千曲川支流)对峙。2月14日(3月23日)合战正式开始。

根据同时代所著信赖度较高的史料‘妙法寺记’,虽然小山田信有的郡内众竭力奋战,武田军还是败北,并且失去两位重臣板垣信方、甘利虎泰,以及才间河内守、初鹿野传右卫门等人。

合战的具体经过当时的史料没有记载,根据江户时代的‘甲阳军鉴’,武田军有8000多人、村上军是5000多人(也有说7000多人),武田军以板垣信方为先锋发动进攻。板垣军击溃了村上军的先头部队,板垣信方因此放松警惕开始清点敌方尸首。

村上军借此机会发动反击。遭突然袭击的板垣军陷入混乱、板垣信方在上马时被敌兵用长枪挑死。村上军借势发动猛攻、后面的武田军遭到先头溃败部队的冲击也开始瓦解。

村上义清试图攻入武田晴信的本阵,被内藤昌丰和马场信春拼死击退,晴信也二处负伤。

这次战斗武田死亡人数达700人(也有说1200人),村上军死亡人数达300人(也有说1700人)。至今上田原地区还随处可见这次战斗留下的墓碑。

武田军的板垣信方、甘利虎泰战死,晴信尝到出征以来的首次大败、村上军的屋代基网、小岛权兵卫也在此战中阵亡,伤者众多因此无力追击而撤军。

战后

战败的武田军在战场逗留了20天不愿离去,在听从晴信母亲大井夫人的劝说后才撤退。败军由来路经上原城3月26日才返回甲府。受伤的晴信随后在汤村温泉花了30天时间疗伤。

上田原之战是晴信元服后的首次败仗。得到武田军战败消息的信浓国人众以村上家和小笠原家为中心结成反武田的联盟。诹访郡的西方众也发起叛乱、武田家对信浓地区的支配陷入危机。

然而武田晴信在7月19日的盐尻峠之战大败小笠原长时再次恢复了信心。天文19年(1550年)7月、武田军进攻小笠原长时的筑摩郡、小笠原长时放弃本城林城逃亡。同年8月、晴信为了雪上田原之耻、包围了村上家的辅城戸石城、结果遭到村上义清的反击而再次大败(参见户石崩)。

天文20年(1551年)在真田幸隆的计策下终于攻克了戸石城。村上义清的主城葛尾城被孤立、失去抵抗。天文22年(1553年)在武田军进攻前村上义清放弃了葛尾城逃往越后国投奔长尾景虎(就是以后的上杉谦信)。

长尾景虎(即上杉谦信)借此介入武田家同北信浓国人众的纷争,其后发生长达10年历经5次的川中岛之战,留下日本战国史上的重要的一役。

作品

在以武田武玄为主角的电视剧和小说都把武田晴信开头连战连胜而产生目空一切的心理当作是上田原之战的主因、板垣信方、甘利虎泰死亡对晴信今后人生的一段深刻教训。

NHK大河剧‘武田信玄’(1988年)中、把武田晴信(中井贵一)从连战连胜的狂想中惊醒而冒死冲向敌阵的板垣(菅原文太)、甘利(本乡功次郎)两将的镜头。以及撤退后大井夫人(若尾文子)点醒晴信失败的原因是骄傲自大。

参考文献

柴辻俊六‘武田信玄合战录’(角川学艺出版、2006年)ISBN 4-04-703403-7

平山优‘川中岛合战’上、下(学研文库、2002年):上 ISBN 4-05-901126-6、下 ISBN 4-05-901134-7

河合秀郎‘风林火山 信州制圧’(学研、‘历史群像 2001年8月号’)

‘战国合战大全(上巻)’(学研、1997年)ISBN 4-05-601528-7

‘クロニック战国全史’(讲谈社、1995年)ISBN 4-06-206016-7

桑田忠亲‘新编日本合战全集 应仁室町编’(秋田书店、1990年)ISBN 4-253-00379-6

关联项目

盐尻峠之战

户石崩

川中岛之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阔亦田之战
阔亦田之战——成吉思汗与札木合联军的著名战役。《蒙古秘史》第四卷141节始到第五卷148节详细记载了阔亦田之战的始末。成吉思汗与札木合曾经是三次结拜的安达(兄弟),这种情义是世间少有的,然而,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总是会出现一些让人无法预料的结果。就算是三次结拜几乎亲如手足的情义,在权利与利益的争夺中,也不免会出现反目为仇的结果,特别是在至高权利的争夺中。1202年秋,札木合率札答阑部联合蔑儿乞、塔塔尔、乃蛮等部落在阔亦田草原与铁木真和王汗联军展开作战,此战铁木真与王汗联军大获全胜。阔亦田之战,是铁木真与札木合集团的最后一次决战,至此,铁木真真正夺得了整个蒙古草原的领导权,成为了蒙古部的惟一首领。北乃蛮部首领不亦鲁黑汗(亦作盂禄汗、不欲鲁汗)联合蔑儿乞惕部的脱黑脱阿、斡亦剌惕的忽都合,进兵攻打王汗和铁木真。札木合与泰赤乌、朵儿边、合答斤、撒勒只兀惕、塔塔儿等部残余势力,都会集于乃蛮不欲鲁汗旗...
· 冲田畷之战
事件始末龙造寺氏为推翻少贰氏后夺取权位的九州战国大名、在龙造寺隆信统治时,以佐贺为根据地、占有肥前、半部肥后、筑前、筑后、丰前一部分(今之佐贺县、熊本县北部、福冈县)、在战国时代与大友氏、岛津氏并称九州三雄。当时原本臣属于隆信的日野江城领主有马晴信背离龙造寺转而寻求岛津氏的支援。龙造寺遂率大军讨伐有马氏;基于此,岛津义久任命其弟岛津家久为总大将救援有马氏。在各类文书中的记载,当时龙造寺隆信率领约18,000人的大军,以海路在岛原半岛的北部登陆、与合计仅6000~8000余人的有马・岛津联军在森岳城(岛原城)附近的冲田畷对峙。开战之初龙造寺军因占据可以俯瞰森岳城的山上,一望联军人数较少而升起轻视之意,龙造寺军在人数上占有极大的优势,午前8时左右序战开始,以火绳枪为主力的岛津军采用了其擅长的“钓野伏”战法,先假装不敌后撤,将敌军诱引到小径后,再发动三方包围攻击。原本龙造寺军有派人调查小径的环境...
· 大原之战
周景王四年(公元前541年),晋卿士魏舒率军在大原(今山西晋阳南)重创狄军的作战。春秋时期,晋国周围分布着许多狄族,屡兴战事。这年夏天,晋卿士魏舒随主将荀吴率军与狄军遭遇于大原,发生激战。由于战场地形复杂,道路险要,战车难以施展作用,对以车兵为主的晋军极为不利;狄军则多为步兵,适应复杂多变的战场环境。有鉴于此,魏舒建议“毁车以为行,五乘为三伍”(《左传・昭公元年》),即放弃战车,改用步兵编制,五乘战车的甲士被编为三伍。荀吴许之。魏舒将甲士与步卒混编成五个方阵,各阵互相配合,形成一个有机的作战整体。战斗伊始,狄军对晋军的新阵法不以为然,轻谩嘲笑,未整阵列即向晋军贸然发起攻击。晋军诱敌入阵,大败狄军。点评:此战,晋将魏舒在战场形势不利于己方的情况下,果断地“毁车以为行,五乘为三伍”,是此战获胜的根本,其所创的魏舒方阵对后世有着重大影响。
· 野洲河原之战
背景六角义贤在永禄11年(1568年)的观音寺城之战败给织田信长且失去大量领地后,六角父子逃往近江甲贺郡跟伊贺国。趁著织田信长在元龟元年(1570年)4月进军越前国却反遭朝仓义景跟浅井长政夹击而仓皇撤回京都的良机,人在伊贺国的六角义贤听闻此事后,企图伺机收复旧领,大举招募旧部、浪人组成军队反击织田家。六角义贤还雇用洋枪名手杉谷善住坊,趁织田信长通过千草山时,让杉谷善住坊用洋枪暗杀信长,但功败垂成。而织田信长为巩固近江方面的统治,也安排佐久间信盛入驻永原城、柴田胜家入驻长光寺城,中川重政驻防安土一带,森可成则进入西近江志贺、宇佐山城。战况六角义贤在当年5月聚集5千人进入鲶江城,六角义贤、六角义治父子也煽动南近江各郡发动一揆反抗织田家,领兵进军至野洲川河岸周边。获知这项情报的织田家臣佐久间信盛跟柴田胜家主动出兵至野洲川北岸,在落洼一带跟六角家爆发战事。进藤贤盛、永原重康等近江豪族也作为织田军的...
· 和尚原之战
和尚原之战为南宋初年抗金将领吴玠、吴璘兄弟指挥抗金战争中的重要战役之一。在此次战役当中,南宋军队给金军以重创,并获得最终的胜利。金军于1127年(金天会五年,南宋建炎元年)灭亡北宋后并没有鸣金收兵,而是乘势数次南下并进攻陕西,抢占了黄河两岸许多地区,并曾一度深入江西、浙江等地。广大爱国军民在抗战派将领的率领下,英勇顽强地抗击金军,迫使金军退回江北。1131年(金天会九年,南宋绍兴元年)五月,金军将帅没立率部出凤翔(辖境相当今陕西宝鸡、岐山、凤翔、麟游、扶风等地),乌鲁、折合从阶州、成州出大散关,屯兵北上,进攻吴玠军,两路金军企图在和尚原会师。吴玠命令诸将列成阵势,利用有利地形,轮番向先到达的乌鲁、折合率领的金军攻击。金军欲战不能,欲退无路。和尚原一带尽是山谷,路多窄隘,怪石壁立,金军的骑兵全都失去了威力,只好弃骑步战。宋军在吴玠的统领下与金军展开了生死搏斗,大败金军。退到黄牛铺一带的金军,...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