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藩院尚书列表
理藩部尚书光绪三十二年九月二十日(1906年11月6日)改组,次日全部任命,理藩院改为理藩部,设满缺尚书一员。理藩部大臣宣统三年四月十日(1911年5月8日)任命组成奕劻内阁,理藩部尚书改为满缺理藩部大臣一员。参考文献《清史稿》卷一百七十八至一百九十六·部院大臣年表钱实甫编《清代职官年表》一册·部院大臣年表
理藩部尚书
光绪三十二年九月二十日(1906年11月6日)改组,次日全部任命,理藩院改为理藩部,设满缺尚书一员。
理藩部大臣
宣统三年四月十日(1911年5月8日)任命组成奕劻内阁,理藩部尚书改为满缺理藩部大臣一员。
参考文献
《清史稿》卷一百七十八至一百九十六·部院大臣年表
钱实甫 编《清代职官年表》一册·部院大臣年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https://imgs1.zupu.cn/static/web/img/toplogin.png)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5f77025c-05aa-4528-8ff4-390397a5720d.png)
0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fc60bb85-0172-4554-b1b5-84e226beefd2.png)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77b1b221-2263-4a50-a438-3fe70c458147.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bf46d3b7-c6b5-4a58-ae45-919cadfc8f58.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3/71ed74ca-9551-4d33-913e-aed4f1956e48.jpg)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bf46d3b7-c6b5-4a58-ae45-919cadfc8f58.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106cf47a-2bf9-43b3-8b6f-76bb2958edd9.png)
{{item.label}}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3/71ed74ca-9551-4d33-913e-aed4f1956e48.jpg)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 理藩院
历史沿革在清初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创立理藩院的前身‘蒙古衙门’(满语:ᠮᠣᠩᡤᠣᠵᡠᡵᡤᠠᠨ,转写:Monggojurgan),因蒙古部落归附清朝日多,故设立衙门,专管外藩事务负责处理对蒙古的事务。在三年后,将蒙古衙门改为理藩院。随着帝国疆土日渐扩张,理藩院成为管理蒙古、西藏、青海、新疆以及西南土司等各个少数民族事务的行政机关,并兼理对俄罗斯帝国的事务。在顺治元年(1644年),顺治将藩院长官‘承政’改名为‘尚书’,副长官‘参政’易名为‘侍郎’,助理‘副理事官’为‘员外郎’,并在随后的顺治十六年(1659年),让理藩院尚书、侍郎兼任礼部的官衔,将‘理藩院尚书’定为‘礼部尚书衔掌理藩院事’,将‘参政’改名作‘礼部侍郎衔协理理藩院事’。在顺治十八年(1661年),执政的四辅臣认为理藩院管理整个外藩事务,责任重大,附属于礼部不合适,便下谕此后理藩院官员不用兼礼部官衔,理藩院各长官又复称
· 理藩院尚书与六部尚书相比,谁的权力更大?
![](https://imgs0.zupu.cn/zupuls/p59/679fa98c-c020-4c79-8222-455f41d91d76.jpg)
从唐宋时期开始,中国古代王朝便形成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这样的模式从唐宋时期一直延续到了明朝,清朝入关以后,虽然继承了六部的模式,但朝廷却有7个尚书。因为除了六部尚书以外,还有一位理藩院尚书。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出现了,理藩院尚书与其他的尚书相比,谁的权力更大?理藩院这个机构,又是负责干什么的呢?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首先,我们看一下六部的设计。从隋唐时期开始,中原王朝已经奠定了六部分工的模式。当时,出现了三省六部制度。六部的集体分工是这样的:吏部负责人事任命和考核,属于六部中地位最高的一个。礼部负责礼仪、外交和教育,属于比较清流的部门。户部负责全国的财政和民政,属于最富有的部门。兵部负责国防和军队事务,权力也非常大。刑部负责全国的治安和司法工作,地位比较低。工部则负责全国的建筑、水利等所有工程的修建工作,虽然地位低,但是油水很大。六部的模式一直沿用到了明朝,在明朝统治时期,六部尚书、通...
· 理藩院侍郎
参考文献《清史稿》卷一百十五·志九十·职官二《钦定皇朝通典》卷二十六·职官四·理藩院朱金甫等编,《清代典章制度辞典》,(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7月)。
· 明朝藩王列表
· 明朝藩王列表
豫章国南昌国盱眙国临淮国山阳国昭信国靖江国世系图参考文献
关于我们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fc6ee093-f219-47fc-90da-21bd9721b53d.jpg)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ea3c7971-1e11-4045-b81c-880d962d4986.png)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01105/f86bb195-6306-4041-b306-d17003e00182.png)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