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建文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64
转发:0
评论:0
大事记东亚应永4年四月十六(1397年)-金阁寺上梁仪式应永6年十月廿八(1399年)-应永之乱开始。大内义弘背叛足利义满,在堺举兵。应永8年五月十三(1401年)-足利义满派出遣明使。这是走向日明贸易的第一步。西亚欧洲重要人物齐泰黄子澄方孝孺公元纪年对照参看中国年号索引同期存在的其他政权年号注释^《明史》卷五^《明史》卷二十^潘忠泉,李怡.建文朝年号革除考述.北方论丛.2006,(3):82–85.

大事记

东亚

应永4年四月十六(1397年) - 金阁寺上梁仪式

应永6年十月廿八(1399年) -应永之乱开始。大内义弘背叛足利义满,在堺举兵。

应永8年五月十三(1401年) -足利义满派出遣明使。这是走向日明贸易的第一步。

西亚

欧洲

重要人物

齐泰

黄子澄

方孝孺

公元纪年对照

参看

中国年号索引

同期存在的其他政权年号

注释

^《明史》卷五

^《明史》卷二十

^潘忠泉,李怡. 建文朝年号革除考述. 北方论丛. 2006, (3): 82–8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建文改制
改制内容文官制度改革洪武时期,武官地位最尊,事务官其次,文官又次之。《大明律·卷二·吏律》即提到“文官不许封公侯”,这使得当时文官最高爵位只能到伯爵”,即汪广洋和刘基两人,而李善长是因为事务官(武勋)的缘故而得以册封公爵。朱元璋废行中书省与丞相后提高六部的地位,然而六部尚书(部长)的品秩仅为正二品,五军都督府是正一品衙门,最高的文官也比最高的武官低一品。明惠帝继位后,建文元年二月即接受方孝孺等人的建议,按照周礼更定官制。对官制改革主要在三个方向:更改部分官署设置与名称,提高文官地位,扩大翰林文职的编制以加强文官在政府中诏询谏诤的功能。具体内容为:升六部尚书为正一品,设左右侍中,位于侍郎之上。改都察院为御史府,都御史为御史大夫。罢十二道为左右两院,左曰拾遗,右曰补阙。改通政司为寺,大理寺为司。詹事府增置资德院。翰林院复设承旨,改侍读、侍讲学士为文学博士。设文翰、文史馆,分别下辖侍读、侍讲和修...
· 建文帝
生平经历查看完整族谱建文帝的族谱皇太孙时期朱允炆是懿文太子朱标第二子,嫡母太子妃常氏所生长子朱雄英早故,另有一子朱允熥为其弟。嫡母常氏在1378年逝世后,朱允炆生母吕氏成为继任太子妃,所以明太祖朱元璋就视朱允炆为嫡长孙。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父亲朱标病死,朱允炆被祖父朱元璋立为皇太孙。由于自幼熟读儒家经书,所近之人多怀理想主义,性情因此与其父同样温文儒雅,即长皆以宽大著称。洪武二十九年,朱允炆曾向太祖请求修改《大明律》,他参考《礼经》及历朝刑法,修改《大明律》中七十三条过分严苛的条文,深得人心。朱允炆出生时脑袋长得颇偏,朱元璋用手摸着说:“半边月儿。”一年除夕,他与父亲朱标陪同朱元璋,朱元璋叫他父子作咏月诗,朱允炆作诗曰:“谁将玉指甲,掐作天上痕。影落江湖里,蛟龙不敢吞。”朱元璋看后默然不语。继位称帝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明太祖朱元璋去世,死前密命驸马梅殷辅佐新君。朱允...
· 靖难之役中建文帝为何会失败?建文帝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否是“建文改制”
以往对于靖难之役中建文帝一方的败因,多归纳为文武矛盾与黄子澄、齐泰误国,实际上建文朝的派系斗争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甚至说是主要因素也不为过。黄子澄、齐泰(尤其是黄子澄)不仅在军国大事上谋国不臧,而且还把持朝权,败坏政治。朱元璋去世,朱允炆即位。当时无论在野还是在朝,士大夫们都切注视着这次皇位更迭。如前所述,方孝孺、张紞、陈迪、董伦等在蜀滇为官,相当于在野,他们对朱允炆的人格、习性熟知已久,欢迎建文即位;而黄子澄、齐泰、耿炳文、徐辉祖等朱元璋在晚年就颇为瞩意的在朝顾命大臣,也自忖可在新朝大展身手。至于真正的在野者,如解缙、刘璟,也对建文之立,翘首以盼,渴盼仕途命运之转机。其实,建文朝内部的派系分野和斗争深刻地影响着建文朝政局,应当予以更多的重视。王绅《继志斋集》有《上吏部书》云:然而位过于器而器愧于位者有之,至于职小于才而才浮于职者何限,亦有才品相丁而所任非其所长、所职非其所事者。是知当时朝...
· 建文皇帝千年之谜:建文皇帝下落揭晓
建文皇帝就是明朝时期的朱允炆,在靖难之变后,朱允炆就下落不明,成为明朝历史上的第一悬案。但是《明史》上曾经给出三个自相矛盾的说法:一是阖宫,二是流亡海外,三是逊国为僧。那么建文皇帝的下落在哪里呢?究竟是生是死呢?千百年来,人们众说纷纭,虽然也陆陆续续发现一些关于建文皇帝的蛛丝马迹,但是很难找到确切的消息,今天就和小编一起去寻找一下建文皇帝的下落。建文皇帝曾经流亡出逃网络配图《李氏族谱·卷六·赞传·闻举公序传》记载:“我伯祖闻举公……生于元明改革之际,长于洪武定鼎之日,处兵戈离乱之世,而抱亨屯出险之才,盖一时之伟人……上(明太祖)见我祖锦绣中藏英华,外著如光风霁月,特赐乡举仕进。建文四年,职兼膳夫之任(注:膳夫为官名,食官之长,掌王之饮食膳),垂绅搢笏,立朝数年……适因重修谱牒,爰照旧记,述其颠末……”从这里我们得出一个重要的信息,那就是:建文帝不仅没有死于宫中的那场大火,而且还曾有过流亡政...
· 建文帝的生母简介:建文帝究竟是谁的儿子?
吕氏,懿文太子朱标的妃,明惠帝朱允炆的生母。明太祖洪武十年(丁巳,公元1377年)十二月初五,吕氏为懿文太子生下第二子朱允炆。明太祖洪武十八年(乙丑,公元1385年)六月庚戌日,吕氏又为懿文太子生下第三子朱允熞。网络配图明太祖洪武二十四年(壬申,公元1392年)六月,吕氏为懿文太子生下第五子朱允熙。明太祖洪武三十一年(戊寅,公元1398年)闰五月,朱元璋驾崩。此时,懿文太子己死,于是,朱允炆以嫡皇孙的身份继位,改年号建文,称建文帝。明太祖洪武三十一年(己卯,公元1399年),朱允熙被建文帝封为徐王,朱允熞封衡王,未就藩。网络配图明惠帝建文四年(壬午,公元1402年),在位仅四年的建文帝,因其叔父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谋权篡位,是为明成祖。建文帝则不知去向。成祖入京后,朱允熙被降为敷惠王,朱允熞则降封为怀恩王,吕氏带着他俩一起居住在懿文太子的陵墓。网络配图明成祖永乐二年(癸未,公元1403...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