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音的形成与历史溯源
福建南音传承悠久、内涵渊博,其浓郁的文化背景被全球华人视为音乐的灵魂、民族的珍品、情感的依托。福建南音与江南丝竹、西安鼓乐和十二木卡姆共称为中华民族音乐长廊中的四朵奇葩,又以它的韵律优雅、柔和恬静、舒缓悦耳而独树一帜。目前厦门市人民政府已向相关部门提出了将福建南音申报为“世界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福建南音有望成为“世遗”。
泉州南音
一、 福建南音的形成
福建南音是专指流传于闽南语方言区的一种民间音乐。南音形成的历史久远,演奏的乐器、演唱的形式及其谱曲具有独异的特点。福建南音早期的演唱范围仅限于泉州地区,后因交通便利、贸易增加、移民迁居及其南音独特的魅力,福建南音的流行区域不断扩大,渐渐流传于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和东南亚一带在内的闽南语区。福建南音因其形成历史久、流行范围广和演唱形式的独特,在各地区有其相应的别称。在泉州南音多称为“弦管”,流行到南洋一带叫“南乐”,在台湾则多称为“南管”,台湾、新加坡、印尼一带还称南音为“丝竹”、“五音”、“郎君唱”、“郎君乐”等,南音常有“南曲”之说。
同其他音乐流派一样,南音也有其本身特点的外在表现形式,一般是由“指”、“谱”、“曲”三大部分组成。
“指”主要是叙唱较为完整故事的声乐套曲,内容多为反映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一般是由几个相关联曲组成,目前有48套。指套中较有影响有的[自来]、[一纸]、[趁赏]、[心肝]、[为君]等五大套,它们也包括了南音中[六倍]、[中倍]、[小倍]、[二调]、[倍工]等五个滚门,俗称“五枝头”。《飒飒西风》、《南绣阁》、《举起金杯》和《我只心》在福建南音的“指”中是比较受欢迎的套曲。
“谱”是单纯的器乐曲,多为上四管(洞箫、琵琶、二弦和三弦)演奏的,一般是由三支到十多支曲牌联成的,多为借景借事表达自己的思想、志向和感情,演奏起来较为楚楚雅致、缓缓情深。“谱”又称“大谱”,现阶段有9:套。在谱中《四时景》、《梅花操》、《八骏马》和《百鸟归巢》最为有名。
“曲”在福建南音中很受到广大群众欢迎的一部分。大多反映人们的感情生活,是抒发对景物、情感和故事的一个个独曲。它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节奏优美、结构精巧。曲目较多,《吕蒙正》、《荔镜记》、《王昭君》、《阳关曲》等都是群众喜爱的曲目。
南音演奏演唱形式
二、 福建南音的历史渊源
唐代闽南地区的社会经济发达,泉州为中国南方对外贸易的四大港口之一,在文化艺术及音乐方面也相当繁荣。唐末的“安史之乱”和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也未波及闽南一带,生产不断提高,社会比较安定,文化艺术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由于历史上中原屡次战乱,北方大批平民及贵族、官宦和地主纷纷南移入闽,唐末五代从中原各地南移的人数以万计。到了北宋、南宋期间也发生了二次中原文化的南迁,他们不仅带来了生产技术,也带来了乐器、乐谱和乐工,这些中原文化给闽南地区注入了新的活力,并使当时的宫廷音乐和闽南地区的民间音乐得到融合,成了南音原始的萌芽和雏形。
国内外学者从南音音乐的形态、乐器演奏的方法、唱词的内容和结构以及乐谱的谱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南音的形成与发展。关于南音的形成历史学者有多种不同的观点,有的学者认为南音起源于唐宋,发展于元明,成熟于清代。有的认为南音起萌于五代,在宋元得到发展,在明朝得到完善。福建省艺术研究所刘春曙、孙星群先生从乐器学、地方史、方言史、曲牌和曲式结构及南音与宋戏的研究中得出,南音起源于汉唐,提高于五代,在宋代得到了充分发展,此观点也得到较多学者的肯定。
南音从起源、发展到成熟的历史时间跨度较大,从查阅的有关资料来看,福建南音“谱”、“曲”以叠句开始,以相同的尾句“送”结束,这里面就有汉代演奏的形式。南音的节拍多为缓-急-缓,“指”一般由散板开始,是典型的“散-慢-中-快-散”的板式结构,这也和唐《大曲》的节奏相似。现在有充分的理论和依据认为南音在宋代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孙星群先生认为,南音的“指”中有14套与梨园戏的剧目情节密切关联,而梨园戏在宋以后才形成,这是南音在宋代得到发展的一个重要论据。如南音“指”中《照见我》、《一路行》、《锁寒窗》和梨园戏中《刘知远》、《云英行》、《陈三五娘》内容相联。又如南音的琵琶手弹法、抱持法、四相九品和在乐队中的地位都保留了宋代的特点,和宋以前有明显的差别。
古老南音
福建南音在中国民族音乐史和世界音乐史上具有较高的地位。1980年美国华盛顿民族音乐学院对世界各地民族音乐进行研究比较,最后得出结论:“中国的音乐是全世界最古老的音乐,而中国音乐之中则以南音最为古。”南音是一个年代悠久、源远流长的乐种,南音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是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