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中子俘获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04
转发:0
评论:0
中子俘获截面中子微观俘获截面,是指元素的一个原子核对中子发生俘获反应的几率。物质由一种或多种元素的巨大数量的原子所构成。在核物理中,有一个描述单位体积物质对中子的总俘获截面的参数,这就是物质的中子宏观俘获截面∑:1立方厘米均匀物质,所含全部原子的中子微观俘获截面之总和就叫做该物质的中子宏观俘获截面。低中子通量的中子俘获在低中子通量的情况里,如核反应堆里,单个的中子被一个原子核俘获。例如,当金(Au)被中子辐射,处于高激发态的同位素金198(Au)会被产生,然后很快衰变跃迁到其基态,放射出伽马射线。在这个过程之中,质量数增加1。这个核反应可以用以下的简式表示:如果这个核反应中用到了热中子,一般称其为热俘获(thermalcapture)。同位素金198(Au)容易发生β衰变衰变成同位素汞(Hg)。在这个过程之中,原子序数增加1。S-过程以相同的过程发生,但是发生在恒星内部。高中子通量的中子俘...

中子俘获截面

中子微观俘获截面 ,是指元素的一个原子核对中子发生俘获反应的几率。

物质由一种或多种元素的巨大数量的原子所构成。在核物理中,有一个描述单位体积物质对中子的总俘获截面的参数,这就是物质的中子宏观俘获截面∑:1立方厘米均匀物质,所含全部原子的中子微观俘获截面之总和就叫做该物质的中子宏观俘获截面。

低中子通量的中子俘获

在低中子通量的情况里,如核反应堆里,单个的中子被一个原子核俘获。例如,当金( Au)被中子辐射,处于高激发态的同位素金198( Au)会被产生,然后很快衰变跃迁到其基态,放射出伽马射线。在这个过程之中,质量数增加1。这个核反应可以用以下的简式表示:

如果这个核反应中用到了热中子,一般称其为热俘获( thermal capture )。

同位素金198( Au)容易发生β衰变衰变成同位素汞( Hg)。在这个过程之中,原子序数增加1。

S-过程以相同的过程发生,但是发生在恒星内部。

高中子通量的中子俘获

如果中子通量的密度足够高,以至于原子核在两次中子俘获之间没有时间进行β衰变,那么R-过程就将恒星的内部发生。这样,质量数会大幅增长,而原子序数不变(核素种类保持不变)。只有在这一过程之后,其产生的高度不稳定原子核发生β衰变,转变成具有更高原子序数、稳定或者不稳定的原子核。

应用

中子活化分析( Neutron activation analysis )可以用于远程探测材料的化学组分。 这是因为不同的化学元素在吸收中子后会释放不同特性的放射物质。这一特性使这一方法在矿业勘探和安全方面十分有用。

中子吸收剂

最有效的中子吸收剂是可以通过吸收一个中子产生稳定原子核的放射性同位素。例如,氙135(半衰期约9.1小时),可以吸收一个中子变成稳定的氙136。氙135可以在核反应堆里通过铀235,铀233和钚239核裂变,伴随产生碘135。碘135迅速发生衰变,放射出一粒β粒子(高能电子)并产生氙135。

其他主要的中子吸收剂还包括氦3同位素,它吸收中子后可以产生氚(氢的一种较重同位素);硼10,它吸收中子后可以产生锂和氦核;钐149也是一种有效的中子吸收剂,吸收中子后产生稳定的同位素钐150。

另外一些在核反应堆里的控制棒所使用的中子吸收剂包括镉、铪和稀土金属钆,这些都含有若干种同位素,有一些还是非常高效的中子吸收剂。

铪元素是人类最后发现的稳定元素之一,呈现出一些有趣的情况。尽管铪是一种较重的元素,它的电子结构实际上与锆相同,而且二者总是在同一矿石锆石中被发现。然而,二者原子核的性质却有深层次的区别。铪很容易吸收中子,可以被用在原子反应堆的控制棒中,而锆却允许中子通过。这样,锆在原子反应堆也可以用来制作燃料棒的外壳。有鉴于此,分离自然合金状态的锆和铪就显得十分重要。这可以采用现代化学中的离子交换技术达到,并且成本相对低廉。一些新方法例如甲基异丁基酮-硫氰酸法、磷酸三丁酯法、三辛胺法和改进的N235-H2SO4法等溶剂萃取分离技术正在被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中子
中子的发现1920年,欧内斯特·卢瑟福首先提出了中子存在的可能性。卢瑟福假设,一种原子的原子量同其原子序数的差别可以用原子核中存在一种电中性粒子来解释。他认为,这种电中性的粒子是由一个电子环绕一个质子构成。1920年代,当时物理学者公认的原子核模型是原子核由质子构成。但是,当时已经知道一种原子的原子核只带有大概其原子量一半的正电荷。对这个现象的解释是原子核中有一些电子,中和了质子的电荷。以氮-14核为例:当时认为此原子核由14个质子和7个核外电子构成。因此,它应该带7个正电荷,同时质量数为14。随后兴起的量子力学指出,任何能量也无法把电子这样轻的粒子束缚在像原子核这样小的区域中。1930年,前苏联的维克托·安巴楚勉和迪米特里·伊瓦年科发现原子核不可能由质子和电子组成;有某种中性的粒子存在于原子核中。1931年,德国物理学者瓦尔特·博特和赫伯特·贝克尔发现用钋的高能α粒子轰击铍、硼或锂这些较...
· 云中子
参见封神演义普贤真人
· 中子星
历史上的发现中子星的模型1932年,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的詹姆斯·查德威克发现中子(因此获得193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苏联著名物理学家列夫·朗道当时正在丹麦著名物理学家波尔那里访问,参加了波尔召集的新发现的中子的讨论。讨论会上,朗道敏锐地推断如果恒星质量超过钱德拉塞卡极限,也不会一直塌缩下去,因为电子会被压进氦原子核中,质子和电子将会因引力的作用结合在一起成为中子。中子和电子一样,也是遵循泡利不相容原理的费米子,因此这些中子在一起产生的“中子简并压”力,可以抗衡引力使得恒星成为密度比白矮星大得多的稳定的中子星。但朗道的想法并没有发表。1934年,美国威尔逊山天文台工作的沃尔特·巴德和弗里茨·兹威基发表文章称,中子简并压力能够支持质量超过钱德拉塞卡极限的恒星,预言中子星的存在。为寻找超新星爆炸的解释,他们提议中子星是超新星爆炸后的产物。超新星是突然出现在天空中的垂死恒星,在出现后的...
· 中子温度
中子能量分布区间快中子能量高于1电子伏特、0.1兆电子伏特或者接近1兆电子伏特,有不同的定义。慢中子能量小于等于0.4电子伏特。超热中子能量在1电子伏特至10电子伏特之间。高热中子能量约0.2电子伏特。热中子能量约0.025电子伏特。冷中子能量约5x10电子伏特至0.025电子伏特。甚冷中子能量约3x10电子伏特至5x10电子伏特。极冷中子能量小于3x10电子伏特。连续区间中子能量从0.01兆电子伏特至25兆电子伏特。共振区间中子能量从1电子伏特至0.01兆电子伏特。低能区间中子能量低于1电子伏特。快中子此处介绍的快中子的动能接近1兆电子伏特(100TJ/kg),速度接近14000千米/秒。将它们命名为快中子可以将其区别于于低能的热中子、以及通常在宇宙射线或者加速器中产生的高能中子。快中子通常有由核反应例如核裂变产生。核聚变反应中产生的中子通常的能量都远大于1兆电子伏特,例如,氘氚核聚变的...
· 电子俘获
概述对于具有充足质子的原子核,电子俘获是其同位素最主要的衰变形式,不过该同位素和其即将衰变为少一个正电荷的核素之间的能量差值不足,则该过程无法发生。如果能发生正电子发射,放射性同位素将具有足够的能量发生电子俘获,而且,在这种情况里,电子俘获与正电子发射处于竞争的状态。正电子发射有时也被叫做反β衰变,虽然这个术语也可以指对中微子的吸收这一类似的过程。如果发生衰变的母原子和子原子之间的能量差小于1.022兆电子伏特,将会没有足够的能量允许正电子发射发生,这样,就只有电子俘获单独进行。例如,铷83的原子核(具有37个质子和46个中子)发生电子俘获将衰变为氪83(具有36个质子和47个中子),并由于能量差为0.9兆电子伏特,除电子俘获过程,将不会发生正电子发射。值得注意的是,这个过程并不意味着质子和中子可以正常地互相“转变”:质子和中子必须是原子核的固定组成部分。特别的,在电子俘获的过程之中,一个...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