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年
形式
时间
整个新春(正月初一至十四)内也可以拜年,但应避开年初三。这是因为习俗中年初三为“赤口”,不宜拜年。
过程
拜年双方见面一定要先说“恭喜发财”,然后再说其他祝贺的话。之后已婚长辈会向后辈派利市(红包),主人家亦会预备全盒以招呼客人。拜年最常见的活动则是打麻将、鱼虾蟹、锄大D等具有赌博成分的活动,以希望发新年财。在晚饭时间则会一同享用贺年菜式。
礼物
拜年时需要带备礼物,现在的礼物通常是盒装糖果、饼干等食品。
拜年的类型
从前社会比较传统,很多人需要到多处地方拜年,包括亲戚、上司、生意伙伴等,带备的手信亦甚为讲究,包括香烟及洋酒等。近年拜年已逐渐简化,有些人改为团拜,部分人甚至会在农历新年期间到外地旅游以“避年”,即避开拜年及派利市等活动。更有甚者直接用手机和网络寻呼机拜年。
![拜年](https://imgs0.zupu.cn/news/2020/10/19/328/4dfcfb08-3ff8-4764-bd55-c9251a44f31b.jpg)
拜年
文学中的拜年
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卷六中描写北宋都城汴京时云:“十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士庶自早相互庆贺。”明中叶陆容在《菽园杂记》卷五中说“京师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亲友多出实心。朝官往来,则多泛爱不专……”。清人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描写,“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至有终岁不相接者,此时亦互相往拜于门……。”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佣仆持名刺代往”
元代欧阳玄的词《渔家傲》中说到:“绣毂雕鞍来往闹,闲驰骤,拜年直过烧灯后。” 明朝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春场》:“正月元旦……夙兴盥嗽,啖黍糕,曰年年糕。家长少毕拜,姻友投笺互拜,曰拜年也。” 清朝阮大铖的《燕子笺·购幸》:“有心来拜年,端午也不迟。” 当代著名作家丁玲在《过年》中写到:“在堂屋里,把红毡打开,铺在蒲团上,大家互相磕头作揖拜年。”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https://imgs1.zupu.cn/static/web/img/toplogin.png)
相关资料
展开![](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36a51b47-97ba-403b-9d73-1089700f3c78.png)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5f77025c-05aa-4528-8ff4-390397a5720d.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fc60bb85-0172-4554-b1b5-84e226beefd2.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77b1b221-2263-4a50-a438-3fe70c458147.png)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https://imgs1.zupu.cn/u/cms/www/201706/301021161421.jpg)
![](https://imgs0.zupu.cn/news/201911221239/1102947/d7e2f2d6-754c-4088-aa1f-71cfce4b8bfe.jpg)
关于我们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fc6ee093-f219-47fc-90da-21bd9721b53d.jpg)
APP下载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ea3c7971-1e11-4045-b81c-880d962d4986.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01105/f86bb195-6306-4041-b306-d17003e0018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