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话
历史渊源
泉州话的形成跟秦汉、晋唐时期中原汉人大批南下入闽有着密切的关系。汉末、三国时代,吴国入闽设立建安郡,使福建地区除原有百越土著民族的语言以外,另外也带来了一部分的吴越楚地汉语语言。 但汉族大规模入闽则是始于永嘉之乱,中原的衣冠八族(詹林黄陈郑邱何胡)开始避难到福建的泉州晋江等流域一带,带来了当时的古汉语(例:有身、新妇、斟酌、鼎、箸、失礼),初步形成了日后的泉州话。由于晋室南迁,大批北方汉人入闽,而带来了上古音(3世纪时中原的语言),为白话音主要的来源,早于文读音。
分布地区
泉州话主要包括泉州府城音、南安话、晋江话、石狮话、安溪话、惠安话、永春话、德化话、同安话。使用范围覆盖泉州地区全境,包括今天的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泉港区、晋江市、南安市、石狮市、惠安县、安溪县、永春县、德化县、金门县和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泉州台商投资区(国家级)等县(市、区、管委会),使用人口800多万。
音韵体系
请注意:以下 [ ] 内的符号是实际发音,/ / 内的代表音位,内的是白话字拼法。 创制泉州话白话字的人是Douglas(1873, 1899: 尤其请看609-610)。
泉州城里的话共有6个调号(加上不带符号的声调就是8个音位)、在声母方面14个音位(但是白话字里更多声母拼法)和87个韵母。 (因为城里有韵母合并到 里去之类的倾向,所以有的人少几个。)
声母
以下加斜体的 [ ʨ ʰ]、[ ʨ ]、[ ɕ ]、[ ʥ ] 和 [ l ]、[ g ]、[ b ] 是 / ʦ ʰ/、/ ʦ /、/ s /、/ ʣ / 和 / n /、/ ŋ /、/ m / 的音位变体。前四个变体只接以 [ e ] 或 [ i ](两个前元音)开头的韵母。后三个变体在与非鼻化韵母相拼时出现。那两个情况以外的韵母就与 [ ʦ ʰ]、[ ʦ ]、[ s ]、[ ʣ ] 和 [ n ]、[ ŋ ]、[ m ] 相拼。(后三个音位还作为韵尾。)
每个音位底下的汉字是(1800年在南安县成书的)泉州韵书《汇音妙悟》用来指他的名称。
韵母
带 / ʔ / 或别的声母的 [ ŋ ̍](=白话字的 ) 可以单独作为韵母。
带声母 / ʔ / 的 [ m ̩] 也可以单独作为韵母。(有的地方还可以拼声母 / h /,像*媒字和*茅字的厦门话白读是 。)
元音 [ ə ](=白话字的)实际发音有时开口较大或较小,音值就接近 [ ɜ ] 或 [ ɘ ]。
元音 [ ɨ ](=白话字的)也是央元音(但是常被标为后元音ɯ)。比较靠后的可以比如在福建漳州(最南部的县)诏安的*鱼字里听到。
韵尾、、实际上有时读浊音,例如在小称音节前就读 [ b ]、[ d ]、[ g ]。
声调
泉州城里的话共有6至7个单字调(来自8个音位)。
为阴去,为阳去。今日的泉州话在单字里已无法区别这两种去声,但在连读的时候仍存在明显的区别。详见下面“连读音变”一节。
连读音变
与其他闽南语方言相同,泉州话存在连读音变的现象。泉州话的连读音变分为变调、轻声、同化、异化、增音、减音六种。
泉州话和类似的闽南方言里, 一个(或更多的)轻声音节只在连调单位末出现。并且,在这个位置上,变调(就是说非轻声的变调)不出现。(连调单位之间的界限是看语法构造而定的,因为某些语法结构各成一个连调单位。)每个的最后一个非轻声的音节读本调。那个音节的前面如果在连调单位里还有音节的话,不管多少都尽量变调。 变调规律如下表 (不过,当出现三字相同的形容词时,会出现例外现象。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