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牛目
形态特征
圆尾巴的大西洋海牛
尾巴分岔的儒艮
海牛目动物相当适应水中生活,它们有流线形的身体,没有后肢与背鳍,身上毛发稀疏,前肢呈桨状便于游泳。儒艮科与海牛科的体型相似,由尾部可明显分辨两者:海牛科的尾巴宽大而略呈圆形,儒艮科则为V形尾,近似于海豚的尾鳍。
海牛目有厚而可移动的嘴唇,表面覆有浓密的短毛,可抓取海草送进口中。它们演化出特殊的牙齿替换系统,以因应食用多纤维食物造成的牙齿磨损。海牛仅具臼齿,更新方式不是一颗掉了后再重新长出新牙,而是整列牙齿由颚的末端水平地往前移动,当牙齿移动至颚的最前端时,牙根会逐渐被吸收终至脱落,跟象的牙齿结构有点像。儒艮的上下颚各有三对臼齿与前臼齿,随着年龄增长,它们的前臼齿与第一对臼齿会脱落,剩余的臼齿则会终生生长。雄性有两颗大型门齿,在青春期时会突出嘴边,但当嘴巴闭上时会被嘴唇盖住。没有外耳壳,只在头部两侧各有1个很小的耳孔;2个鼻孔皆位于吻部的顶端,潜水时会被皮膜掩盖。雌性有1对乳房,乳头位于前肢基部处。
它们的肺很大,是浮力的主要来源;横膈膜的位置相当特殊,不像人类般与肩膀平行,而是大致与背、腹部平行,推测可能与浮力的调节有关。骨架非常厚重,尤其是肋骨,除了有铅垂般帮助下潜的功能外,对于鲨鱼等天敌的冲撞也有一定的抵御能力。皮肤相当厚,体内储存有许多脂肪,但脂肪厚度通常不及鲸类的鲸脂。
雄性海牛目动物没有外露的生殖器,隐藏于腹部中段;雌性生殖器接近肛门,在尾柄前方。怀孕期一般约1年以上,1胎仅产1子。
演化
已知最早的化石约在距今5千万年前的始新世早期,到了渐新世与中新世时期是海牛目最繁盛的时候,之后便逐渐衰退,原因可能是气候寒冷化、海洋环境变动,或是古代人类猎捕等造成。最早的海牛目动物大小相当于今日的猪,有四只脚,居住于岸边。儒艮科约在始新世末期出现,外型已相当接近今日的儒艮,出土化石不少;海牛科可能在渐新世初期演化出来,现有化石数量较少。目前对于海牛目的演化分歧情形仍有许多疑问,各科分歧的时间点也尚有争议,但关于“由陆栖至海生”的演化途径由于化石充足已有完整理论提出。
虽然外型上有相当大的差异,不过由考古学与比较解剖学上的证据显示,现生哺乳类中与海牛目亲缘关系最近的是长鼻目(Proboscidea,象属此目)。
现状
近几世纪以来,海牛目的族群皆已明显下降,在许多区域已灭绝。族群减少的主要因素是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虽然已受保护,但在其栖息地内仍然不时遭到猎杀,在某些地区的市场上甚至仍公然买卖海牛肉。海牛的死亡威胁还包括遭到运河水门夹伤与陷于渔网中导致的窒息。儒艮也常死于渔业拖网、捕鲨鱼与海龟网,其他包括炸鱼、海面原油污染、龙旋风与暴风侵袭、寄生虫、虎鲸与鲨鱼的捕食等。
海牛目系统分类表
儒艮科Dugongidae
海牛科Trichechidae
参考书目
Hadoram Shirihai / illustrated by Brett Jarrett, 《A Complete Guide to Antarctic Wildlife: The Birds and Marine Mammals of the Antarctic Continent and the Southerocean》, Alula Press Oy, 2002: pp. 474-477. ISBN 951-98947-0-5
Daryl P. Domning, 《Sirenian Evolution》, edit by William F. Perrin, Bernd Würsig, etc. 《Encyclopedia of marine mammals》, Academic Press, 2002: pp. 1083-1086. ISBN 0-12-551340-2
Daniel K. Odell, 《Sirenian Life History》, edit by William F. Perrin, Bernd Würsig, etc. 《Encyclopedia of marine mammals》, Academic Press, 2002: pp. 1086-1089. ISBN 0-12-551340-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