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氟烃
历史
氯氟烃由一群以托马斯·米基利为首的美国科学家于1928年人工合成,用作冷藏器的冷冻剂(雪种),因为过往的冷冻剂(例如氨及二氧化硫)都易燃或有毒。
其后,氯氟碳化合物被广泛使用,直至20世纪末科学家意识到氯氟碳化合物的害处为止。
产生
氯氟碳化合物由一个烷烃经卤化反应(自由基取代反应)与氟、氯分子结合而成,而烷烃的氢原子会被氟或氯原子所取代;仍有氢原子未被取代的则称为含氢氯氟烃(HCFCs)。
用途
由于氯氟碳化合物无味、无易燃性、无毒性、无腐蚀性及相当稳定,所以用途广泛。
压缩喷雾喷射剂
液态氯氟碳化合物通常被加进喷漆及杀虫剂等压缩喷雾的容器。当使用者使用压缩喷雾时,容器内的压力会降低,导致液态氯氟碳化合物气化,令内里的液体喷射出来。
清洁剂
氯氟碳化合物能够溶解油脂,故被用作电子零件及金属用品的清洁剂。
冷冻剂
用作冷冻剂的氯氟碳化合物,称为氟利昂。氟利昂气化时吸收大量内能,令附近环境变冷,所以成为冷藏器(例如冰箱及空调)的冷冻剂。
发泡剂
在制造发泡胶的过程中,氯氟碳化合物被混合于塑胶中,成为发泡胶的气泡。
抗凝剂
氯氟碳化合物也被加进汽油中,防止汽油因低温而凝结。
对臭氧层的破坏
部分使用后的氯氟碳化合物上升到同温层(平流层底部)。由于其低活跃性、低生物降解性及不溶于水,氯氟碳化合物很难被分解。氯氟碳化合物在太阳的紫外线照射下会分解出氯自由基,破坏臭氧层。由于此等破坏是连锁反应,故威力相当惊人。据估计,一个氯原子数个月就可以使近十万个臭氧分子消失。
限制使用
由于氯氟碳化合物对臭氧层的破坏日益严重,故多个国家于1987年9月于加拿大蒙特利尔签署《蒙特利尔议定书》,分阶段限制氯氟碳化合物的使用。由1996年1月1日起,氯氟碳化合物正式被禁止生产。
可行代用品
氯氟碳化合物可被碳氢化合物取代,虽然不会破坏臭氧层,但具有一定的易燃性和毒性。
常用制冷剂
水
氨
二氧化碳
烃类
氯氟碳族
氢氯氟碳族
氢氟碳族
参见
冷冻循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