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轨道周期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26
转发:0
评论:0
恒星周期和会合周期的关系哥白尼导出一个数学公式,通过会合周期计算恒星周期。常用缩写在时间S内,地球向前移动角度是(360°/E)S(假设为圆形轨道),星星移动的角度是(360°/P)S.如果天体是一颗内部行星,就是说它环绕太阳公转一整圈所需要的时间比地球短:使用代数来简化:如果天体是一颗外部行星,就是说它环绕太阳公转一整圈所需要的时间比地球长:使用代数来简化:从地球和天体角速度的差异来看,这两个公式非常容易理解。天体的视角速度等于它的角速度减去地球的角速度,而恒星周期就是一个圆周除以这个天体的视角速度。太阳系各行星及冥王星、谷神星相对地球的会合周期:计算小天体绕中心天体运转天文学中绕中心天体在圆形或者椭圆轨道上运转的小天体轨道周期为:其中:a{\displaystylea},是轨道半长轴长度,G{\displaystyleG},是引力常数,M{\displaystyleM},是中心天体质量...

恒星周期和会合周期的关系

哥白尼导出一个数学公式,通过会合周期计算恒星周期。

常用缩写

在时间 S 内,地球向前移动角度是(360°/ E ) S (假设为圆形轨道),星星移动的角度是(360°/ P ) S .

如果天体是一颗内部行星,就是说它环绕太阳公转一整圈所需要的时间比地球短:

使用代数来简化:

如果天体是一颗外部行星,就是说它环绕太阳公转一整圈所需要的时间比地球长:

使用代数来简化:

从地球和天体角速度的差异来看,这两个公式非常容易理解。天体的视角速度等于它的角速度减去地球的角速度,而恒星周期就是一个圆周除以这个天体的视角速度。

太阳系各行星及冥王星、谷神星相对地球的会合周期:

计算

小天体绕中心天体运转

天文学中绕中心天体在圆形或者椭圆轨道上运转的小天体轨道周期为:

其中:

a {\displaystyle a} ,是轨道半长轴长度,

G {\displaystyle G} ,是引力常数,

M {\displaystyle M} ,是中心天体质量

T 小时, R 天体半径 若太阳为中心天体,我们简单的设

T 单位年, a 表示距离天文单位。等同于开普勒第三定律

双星

在天体力学中, 若考虑两个天体质量,则 轨道周期T 可以这样计算:

其中:

a {\displaystyle a} ,是两个天体的质心运动的椭圆轨道半长轴总和,换言之,在以在以一个天体为原点的参考系中(即两者两者不断分离的椭圆轨道)中,另一个天体椭圆轨道的半长轴

M 1 {\displaystyle M_{1}} + M 2 {\displaystyle M_{2}} ,是两个天体质量之和,

G {\displaystyle G} ,是引力常数。

参看

地球同步轨道

恒星时

恒星年

朔望月

二体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周期
定义振源做一次完整振动所需时间产生一个全波所需时间波前进一个波长距离所需时间介质做一次完整振动所需时间一个全波通过某点介质所需时间参见频率
· 太阳周期
历史德国天文学家史瓦贝(1789-1875)经由对太阳黑子长时间的观察发现太阳周期鲁道夫·沃夫(1816-1893)是瑞士天文学家,将太阳黑子的活动回溯至17世纪太阳周期是在1843年由一位德国的业余天文学家史瓦贝发现的,他年复一年的持续观察与统计了17年太阳盘面上黑子变化的平均数量后,才有了此一发现。鲁道夫·沃夫对此一发现感触良深,于是追溯17世纪的太阳活动的历史,起初只完成1745年之后的观测资料重建和编辑,最后终于回推到17世纪最初的10年,伽利略最早的观测纪录。由于黑子的大小和许多种不同型态的群,沃夫着手制定了一套有效的分类与数量标准,一直沿用到现在。德国天文学家古斯塔夫·史波勒(1822-1895)注意到黑子会随着数量的减少而向赤道漂移。太阳周期的平均长度为11.1年,但是曾观测到最短的只有9年,而最长的长达14年之久。数量上的变化也有其意义,太阳极大值和太阳极小值分别是每个世纪...
· 自转周期
测量自转对一个固体的天体,像是行星和小行星,自转周期只有一个数值。对气体/流体,像是恒星和气体巨星,自转周期从赤道到极点的周期都不相同,这称为较差自转。通常情况下,气体巨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是内部的自转周期,是测量行星的磁场转动来认定的。对于不对称的非球体天体,即使没有重力或潮汐力的影响,自转周期通常是不固定的。这是因为虽然自转轴在空间中是固定的(依据角动量守恒),但在天体本身却不一定是固定的。正因为如此,天体绕着自转轴的转动惯量可以各不相同,因此转动的速率会改变(角动量是质量、速度与力距的乘积)。土星的卫星Hyperior就表现出这种行为,这样的自转周期被称为混沌。地球地球相对于太阳的自转周期(平太阳日)是平太阳时的86,400秒。这个秒的每一秒都比国际单位制的秒稍微长一点点,因为地球受到潮汐加速的影响,现在的一天比在确定秒长度的19世纪长了一点点。在1750年1892年间的...
· 轨道
历史历史上,人们用本轮来描述行星的视运动,认为行星的运动是很多圆周运动合成的结果,这是一种几何方法,并没有涉及引力的概念。在开普勒证明行星的运动轨迹是椭圆之前,用这种方法来预测行星的轨迹勉强可行。最开始,人们使用以地球为中心的太阳系天球模型来解释行星的视运动。该模型假设存在一个完美的球体或圆环,所有的恒星和行星都在其表面运动。在更精确的测量了行星的运动后,人们引入了均轮和本轮这样的理论来描述行星运动。这种系统能更精确的预测行星的位置,但随着测量结果越来越精确,需要加入更多的本轮到模型中,因此,这种模型变得越来越繁琐。17世纪初,在约翰内斯·开普勒对大量精密观察的天体轨道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出著名的3个行星运动定律。第一,他发现太阳系中行星轨道不是以往人们想象的正圆形,而是椭圆的;太阳也不是位于轨道中心,而是在一个焦点上。第二,行星的轨道速度,也不是恒定不变的,事实上行星的轨道速度与当下行星至...
· π轨道
结构苯的π轨道呈环状,但中心仍有电子分布π轨道是一种由轨道并肩重叠后所形成的分子轨道,除了s轨道无法形成π轨道,之外,大部分的轨道都可以形成π轨道,较常是由两个pz轨道所形成,但实际上只要方向对了,无论是px或py都能形成π轨道。π轨道可以有很多形状,但都不与核轴成旋转对称,其形状取决于他所形成的π键,例如:有共振时,π轨道就会变得较大较狭长,若是环状的共振,则其π轨道呈环形。其能容纳的电子数量也由其所形成的π键来决定,如乙烯内所形成的π轨道可容纳下2个电子,而苯的π轨道呈环状,可容下6个电子,这是因为共振使电子均匀分布而导致。此外,在形成化学建的过程中,未杂化的轨愈有可能形成π轨道,如乙烯,碳上形成了sp杂化轨道,而未杂化的p轨道则形成π轨道。轨道能级丁二烯中,不同能级的π轨道及其形状。根据休克尔方法,可得出不同能量的π轨道,不同能级的π轨道形状不尽相同,电子会先从能量低的π轨道开始填入...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