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中画幅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95
转发:0
评论:0
简介中画幅是指相机的传感器大小为120画幅的尺寸,传感器尺寸是针对与135尺寸和8X10的大画幅而言的,而相机的结构本身可以多种多样,可以呈旁轴相机结构,亦可以为SLR结构。中画幅相机的传感器大小常见的规格有6x45,6x6,6x9等,还有不是那么常见的6x7规格,但是此规格的成像更加细腻有致。与单电反光相机的区别相对与135画幅的单电反光相机,现在的120画幅相机绝大多数为胶卷相机,而获得的成像质量则是135画幅的单电反光所难以企及的。120画幅的数码相机售价偏高,用途比135画幅单反更为全面,不仅可以在普通民用摄影中能够得到优秀的成像效果,得益于优异的不同与135单反相机的软件层对于图片的处理模式,120画幅能够在对于图像质量要求很高的商业拍摄中获得比较完美的效果。中画幅的优势与劣势在胶片时代,判断镜头好坏的根据主要是通过照片品质来反映的,而在中画幅胶片相机与DSLR的对比中,中画幅相...

简介

中画幅是指相机的传感器大小为120画幅的尺寸,传感器尺寸是针对与135尺寸和8X10的大画幅而言的,而相机的结构本身可以多种多样,可以呈旁轴相机结构,亦可以为SLR结构。中画幅相机的传感器大小常见的规格有6x45,6x6,6x9等,还有不是那么常见的6x7规格,但是此规格的成像更加细腻有致。

与单电反光相机的区别

相对与135画幅的单电反光相机,现在的120画幅相机绝大多数为胶卷相机,而获得的成像质量则是135画幅的单电反光所难以企及的。120画幅的数码相机售价偏高,用途比135画幅单反更为全面,不仅可以在普通民用摄影中能够得到优秀的成像效果,得益于优异的不同与135单反相机的软件层对于图片的处理模式,120画幅能够在对于图像质量要求很高的商业拍摄中获得比较完美的效果。

中画幅的优势与劣势

在胶片时代,判断镜头好坏的根据主要是通过照片品质来反映的,而在中画幅胶片相机与DSLR的对比中,中画幅相机的成像细腻度,色彩的鲜艳程度都超过了全画幅的DSLR。但是同时DSLR在操作易用性,照片的储存与管理等方面都远胜于中画幅相机。 随着数位单反相机在大众群体中的普及,以及主要单电反光相机生产厂商生产技术的不断改进,数码单电反光相机阵营在民用高端数码相机领域得以发展壮大。然而,在商用摄影摄像领域,数码单电反光相机的结构以及成像软件技术的不成熟,传感器件成像层次的细节和色彩等方面与专业中大画幅相机还有着一定距离,中大画幅相机的生存空间与寿命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中
参见以“中”开头的条目中央中心中部
· 中宫
辞源君主时代在建设宫城时,大多将皇后的宫室建于子午线上,位于后宫的中心,因而称之中宫。中国中宫,或称皇后,也象征皇后居住的宫室,如汉朝长乐宫中的长秋宫、紫禁城坤宁宫等等,而坤宁宫虽自雍正以后不再作为皇后寝宫,但仍是实质意义上的中宫。日本日本的中宫,最早是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的总称。自村上天皇立女御藤原安子为皇后起,中宫成为皇后别称。一条天皇时,权臣藤原道长迫使一条天皇册立两位皇后,并为此将中宫作为独立、等同于皇后的正式封号,从此天皇能同时拥有两正配,造成一帝二后的平妻现象。此后诸多天皇在册立皇后时,多先立为中宫,日后再立第二位正配时,便将先前的中宫改号为名义上较高的皇后,新立的第二位正配则是中宫。自平安时代前期开始,中务省辖下有所谓中宫职,是专职服侍与负责与中宫相关的事物。在上下任天皇交替时,若前代天皇中宫仍享有中宫职的承职,则新任天皇皇后只能称皇后。二战以后,日本皇室实行一夫一妻制,中...
· 罗贯中
生平罗贯中7岁开始在私塾学四书五经。14岁时母亲病故,于是辍学随父亲去苏州、杭州一带做生意。但是罗贯中对商业不感兴趣,在父亲的同意下,他到慈溪随当时的著名学者赵宝丰学习。元惠宗至正十六年(1356年),罗贯中辞别赵宝丰,到张士诚幕府作宾。第二年在罗贯中的建议下,张士诚打败了朱元璋的部下康茂才的进攻。同年,张士诚的弟弟兵败被元朝俘虏,张士诚只好投降。降元后,张士诚贪图享乐。到至正二十三年,张士诚看到蒙古人没落,又再次称王。包括罗贯中在内的许多幕僚都建议暂缓称王,但是不被采纳。罗贯中自此对张士诚失去了信心,返回老家。路上他遇到同乡贾仲明,得知父亲已经逝世,继母改嫁,便不再打算回老家。在河阳山(今日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他遇到了正在撰写《水浒传》的施耐庵。罗贯中非常赞同他写书劝世的主张,于是拜施耐庵为师。此后,罗贯中一直陪伴在施耐庵旁边,帮助抄写书稿。随后自己也开始撰写《三国演义》,并得到了施耐庵...
· 马中骥
注释
· 杨惟中
参考文献《元史·列传第三十三》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