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赫比格-哈罗天体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39
转发:0
评论:0
发现与观察史第一个赫比格-哈罗天体在19世纪由Burnham所观测。他在利克天文台使用36吋折射望远镜观察金牛T星时,发现附近有一处类似星云的斑点;然而这个发现被纪录为新的发射星云(伯纳姆星云),而不是新型态的天体。金牛座T是一颗非常年轻的变星,也是一颗金牛座T型星的原型星,内部尚未达到流体静力与重力崩塌作用力间的平衡,并由星球中心以核聚变产生能量。图解HH天体的喷发50年后更多类似的小型星云状天体被发现。1940年代,哈罗跟赫比格开始各自独立进行相关的研究。赫比格也观测伯纳姆星云,并发现其电磁波谱相当不寻常,在氢、硫与氧的波段有显著的暗线。哈罗则发现类似的天体在红外线波段皆不可见。接着两人在土桑的天文学家会议上相会,起先Herbig仅略微提到他所观察到的这些天体,但在听闻Haro的发现后,他才提出更多详细的研究成果。当时的苏联天文学者维克托·安巴楚勉(ViktorHambardzumya...

发现与观察史

第一个赫比格-哈罗天体在19世纪由Burnham所观测。他在利克天文台使用36吋折射望远镜观察金牛T星时,发现附近有一处类似星云的斑点;然而这个发现被纪录为新的发射星云(伯纳姆星云),而不是新型态的天体。

金牛座T是一颗非常年轻的变星,也是一颗金牛座T型星的原型星,内部尚未达到流体静力与重力崩塌作用力间的平衡,并由星球中心以核聚变产生能量。

赫比格-哈罗天体

图解HH天体的喷发

50年后更多类似的小型星云状天体被发现。1940年代,哈罗跟赫比格开始各自独立进行相关的研究。赫比格也观测伯纳姆星云,并发现其电磁波谱相当不寻常,在氢、硫与氧的波段有显著的暗线。哈罗则发现类似的天体在红外线波段皆不可见。

接着两人在土桑的天文学家会议上相会,起先Herbig仅略微提到他所观察到的这些天体,但在听闻Haro的发现后,他才提出更多详细的研究成果。当时的苏联天文学者维克托·安巴楚勉(Viktor Hambardzumyan)提案以两位研究者为这类型天体命名;由于这些天体是在年轻的金牛座T型星附近发现的,他因此认为这些天体是金牛座T型星演化的早期型态。

研究显示,HH天体皆高度电离化;早期理论家推测HH天体内部可能有低光度的热恒星。然而,HH天体的光谱缺乏红外光线频段,表示其内部没有星体(恒星会散发大量红外线)。稍晚的研究则认为星云内部有原恒星;但最新的研究显示,HH天体是被年轻恒星所喷射出的物质,与周遭的星际物质以超音速碰撞所造成的现象;其冲击波产生了可见光以及辐射。.

1980年代早期,更多观测成果揭示了HH天体的本质。HH天体是新生恒星的高密度物质喷流;新生恒星诞生的前数十万年间,通常被一片气体物质所形成的吸积盘环绕着;吸积盘内侧的物质,因高速转动的能量而电离化,产生的等离子于吸积盘的垂直面射出,称为极喷射;当这些电离化的物质与星际空间的气体以高速碰撞、产生冲击波以及明亮的辐射时,就成为我们所观测到的赫比格-哈罗天体。 .

物理特性

赫比格-哈罗天体

HH天体:HH1与HH2,两者相距约一光年,对称中心是一颗正延极轴喷发大量物质的年轻恒星。

HH天体的放射肇因于与星际物质碰撞所造成的冲击波,其动态相当复杂。以光谱观测分析,其多普勒效应显示物质的移动速度高达每秒数百公里;但HH天体所发射的电磁波谱太弱,似乎不是高速碰撞所产生的。这可能表示与之相碰撞的物质也在往同方向移动,但速度较慢。

HH天体的喷发物质,估计其质量为地球的20倍之多;然而若与喷发恒星相比,这个量不过微乎其微。根据观测结果显示,HH天体的温度约在8000–12,000k,与其它的电离化星云,如氢II区和行星状星云类似。其密度也相当高,每立方公分有数千至数万个粒子;而氢II区或行星状星云的密度则少于1000/cm³。HH天体的物质组成,约75%是氢,约25%是氦,重元素不到1%,比例大致上与邻近的年轻恒星相同。

在喷发源恒星附近,约20–30%的气体呈电离态,离恒星越远,这个比例就逐渐降低。再加上这些物质的移动不断离恒星远去,表示HH天体的物质主要是被恒星的极喷射所电离,而不是撞击造成的冲击波。不过喷发物质末端与星际物质冲击的能量,还是可以让气体再电离,使得HH天体的末端呈现明亮的“帽子”状。

数量与分布

目前所观察到个别的HH天体或HH天体群数量已有400多个。HH天体普遍存在于恒星形成的电离氢区中,与包克球(一种包含年轻恒星的暗星云)邻近;这些暗星云通常就是HH天体喷流的源头。单一原恒星可以重复喷射许多次,因此往往可以观察到数个HH天体沿着喷流母星的极轴分布。

近几年大量发现新的HH天体,但就比例来说,分布在银河系中的HH天体却相当少。俱估计,银河系中应该有150000个左右的HH天体存在,然而目前的科技无法对数量如此庞大的天体群进行搜寻与观测。大多数的HH天体都在距离喷流源0.5秒差距的范围内,只有非常少数在1秒差距之外。然而,有一些HH天体与喷流源的距离远达数个秒差距,这也许表示HH天体附近的星际物质密度并不高,使得喷流可以在消散之前,于真空之中移动一段很长的距离。

动向与变化

天体光谱学的观测结果估计,HH天体正以秒速100至1000公里的高速远离喷流母星。近年来哈伯太空望远镜的连续观测,清楚拍下了HH天体自行运动的高解析影像。借由视差法分析这些影像,可以得知这些HH天体与地球的距离。

随着物质远离喷流源,进入星际物质的HH天体,在外观和型态方面会在数年之中慢慢改变;喷流中的某些团块亮度可能会有所增减,或是完全消散;也可能会有新的团块出现。喷流物质的速度差异也可能会造成HH天体外观的改变。

喷流母星并非是持续稳定地喷射物质,而是以脉冲的方式,在同一个方向将气体和灰尘一股股地释放到宇宙中。每次喷流脉冲的速度可能有所不同,并使喷流物质彼此碰撞,在团块的表面形成冲击波。

喷流源

赫比格-哈罗天体

最明亮的一个赫比格-哈罗天体-HH32

赫比格-哈罗天体的喷射源都是非常年轻的恒星,其中有些还是形成中的原恒星。天文学家依红外线辐射的等级,将这些恒星分为0,I,II与III四种等级;红外线辐射越是强烈,表示星体周遭有越多温度较低的物质,也就是说这个星体还在形成阶段的初期。等级越高表示星体越成熟。

等级0的天体年龄只有数千年,非常年轻;这类天体的内部甚至还无法进行核聚变反应,它们的能量来自于物质聚合时所释放出的重力位能。等级I的天体,在核心内部开始有核聚变反应,但由于被周遭的星云所遮盖,从外部无法看到它们发出的可见光,仅能从无线电波或红外线频段观测。气体与灰尘仍持续从周遭的星云聚合到等级I的星体表面,直到星体演化到等级II的阶段,此时大部分的物质都已经聚合,剩下的物质在恒星黄道面形成堆积盘。在最后的等级III阶段,堆积盘的物质也各自聚合,形成环绕着原恒星的原行星。

研究显示,大约有80%的HH天体是由双星或是聚星(两颗以上互绕的恒星系统)所产生的,远比由低质量的主序星所产生的还多。这表示双星系统中的恒星也许比较容易产生喷流,进而形成HH天体。有观测证据显示,规模最大的HH天体喷流可能来自于一个分裂的聚星系统。有人认为恒星应该大多是以聚星系统的型态集体生成的,在星际物质与彼此间重力的交互作用下,大多数原恒星的团块会在演化为主序星之前被扯成碎片。

红外线观测

赫比格-哈罗天体

猎户座中一个双极喷流的分子云所造成的弓形冲击波的红外线影像。图片源自英国红外光望远镜(UKIRT)与天文联合中心(Joint Astronomy Centre)

HH天体的喷流源头-年轻恒星及大质量的原恒星,往往被浓厚的星际气体云所遮盖;这些气体甚至会发出比原恒星还明亮的光,将原恒星的微弱光芒彻底遮掩,因此以可见光波段是无法对这些喷流源进行观测的;只有红外线与无线电波能够穿透层层阻碍,到达地球。这些辐射大多是由高温的氢分子云所放射而出。

近几年的天文观测,已拍摄了大量HH天体的红外线影像,大多数的影像都呈现出与船首行进波类似的弯曲弓形,称为红外线弓形冲击波。这些红外线弓形冲击波的影像显示喷流物质的前端正因与星际物质高速碰撞而释出高温,远比能够以可见光观测的喷发还要来的剧烈。

红外线弓形冲击波的成因与可见光的HH天体本质上是一样的,差别只在于与邻近星际物质碰状而产生的能量辐射型态。喷流物质与分子云碰撞会造成红外线弓形冲击波,而与离子的游离态物质碰撞则产生可见光。

参考资料

^ Reipurth B., Heathcote S. (1997), 50 Years of Herbig-Haro Research. From discovery to HST, Herbig-Haro Flows and the Birth of Stars; IAU Symposium No. 182, Edited by Bo Reipurth and Claude Bertou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7, p. 3-18

^ Bally J., Morse J., Reipurth B. (1995), The Birth of Stars: Herbig-Haro Jets, Accretion and Proto-Planetary Disks, Science with the Hubble Space Telescope -- II, Eds: P. Benvenuti, F. D. Macchetto, and E. J. Schreier

^ Dopita, M. (1978), The Herbig-Haro objects in the GUM Nebula,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vol. 63, no. 1-2, Feb. 1978, p. 237-241

^a Brugel E.W., Boehm K.H., Mannery E. (1981), Emission line spectra of Herbig-Haro objects, Astrophysical Journal Supplement Series, vol. 47, p. 117-138

^ Bacciotti F., Eislöffel J., (1999), Ionization and density along the beams of Herbig-Haro jets,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v.342, p.717-735

^ Giulbudagian, A. L. (1984), On a connection between Herbig-Haro objects and flare stars in the neighborhood of the sun, Astrofizika, vol. 20, Mar.-Apr. 1984, p. 277-281

^ Lada C.J. (1987), Star formation - From OB associations to protostars, in Star forming regions; Proceedings of the Symposium, Tokyo, Japan, Nov. 11-15, 1985 (A87-45601 20-90). Dordrecht, D. Reidel Publishing Co., 1987, p. 1-17

^ Andre P., Ward-Thompson D., Barsony M. (1993), Submillimeter continuum observations of Rho Ophiuchi A - The candidate protostar VLA 1623 and prestellar clumps, Astrophysical Journal, vol. 406, p. 122-141

^ Reipurth B., Rodríguez L.F., Anglada G., Bally J. (2004), Radio Continuum Jets from Protostellar Objects, Astronomical Journal, v. 127, p. 1736-1746

^ Davis C.J., Eisloeffel J. (1995), Near-infrared imaging in H2 of molecular (CO) outflows from young stars,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vol. 300, p 851-869.

^ Smith M.D., Khanzadyan T., Davis C.J. (2003), Anatomy of the Herbig-Haro object HH 7 bow shock,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vol. 339, p. 524-536.

相关条目

原行星盘

HH 34

参见

双极喷流

原行星盘

原恒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约瑟·哈罗德·格林伯格
对语言学的贡献语言类型论格林伯格的荣誉有相当的部分在于他对共时语言学的贡献,以及有关寻找语言共通的挑战。在1950年代后期,格林伯格开始研究一个无论在地理方面或遗传方面的覆盖范围都很广阔,包括有超过6000种语言的语料库。在这堆各种语言的语料库里,他找到了几个可能是“语言共通”的有趣事例,以及不少跨语言的强趋势。在这当中,格林伯格发明了“蕴涵共通”的记号,以“若一种语言如果有X结构的话,就一定会有Y结构”的形式作纪录。例如:X可能是中央前圆唇元音,而Y则是高前圆唇元音。这类型的研究在格林伯格之后,陆续有其他语言学家继续,并渐渐发现是一种在共时语言学很重要的资料搜集方法。非洲大陆诸语的分类格林伯格最广为人知的贡献,在于他在1963年出版的著作里提出对非洲语言的分类。在当年,这个分类是一个相当大胆的建议,尤其是他所提出的尼罗-撒哈拉语族,但这个建议现时已为大多数非洲历史语言学的专家所接受。另一...
· 拉格比
姐妹城市法国埃夫勒德国吕塞尔斯海姆
· 哈罗
外部链接HarrowTimesnewspaperHarrowCouncilHomepageHarrowLocalCommunityNewsandInformation
· 格哈德·赫茨贝格
职业生涯1927年,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毕业,不久又获得硕士学位。1928年,完成博士学业后到格丁根大学做博士后。1929年,到布里斯托大学学习一年。1930年-1935年,回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任物理学讲师、副教授。1935年,被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聘任为物理学教授。1945年-1948年,来到美国芝加哥大学叶凯士天文台从事光谱学的研究。1948年,在加拿大国立科研所工作。1949年-1969年,出任加拿大国立科研所物理学部主任。1956年-1957年,被选为加拿大物理学家联合会主席。1957年-1963年,被选为国际应用物理联合会主席。1966年-1967年,出任加拿大皇家学会主席。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瑞典科学院宣布授予赫茨贝格1971年诺贝尔化学奖时指出:25年来,赫茨贝格在研究分子,特别是自由基的电子结构和几何结构上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所领导的加拿大国立科研所的分子光谱研究室已成为世界上著...
· 英格博格·巴赫曼
生平巴赫曼出生于奥地利第一共和国的克拉根福,是一个校长的女儿。她在因斯布鲁克大学、卡尔·弗朗岑斯大学以及维也纳大学学习哲学、心理学、德国哲学和法律。于1949年在维也纳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在同盟国军事占领奥地利的广播站“红-白-红”任脚本作家和编辑。1953年移居意大利罗马。1958年结识了瑞士作家马克斯·弗里施。后者的小说《甘腾拜恩》即是对这段关系的描写。两人并未结婚。1973年9月25日晚,巴赫曼的卧室失火,她被送往罗马的圣尤金尼奥医院治疗。住院期间她出现了巴比妥类药物的戒断症状,并于10月17日逝世。逝世后葬于安纳比施公墓。巴赫曼的作品主要主题为个人界限,真理的建立以及语言哲学。作品诗集1953:《递延期》1956:《大熊座的呼唤》2000:《我不知道更好的世界》(未出版诗集)广播剧1952:《梦的商店》1955:《蝉》1959:《曼哈顿的好上帝》短篇小说集1961:《第三十...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