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染
方法
以下有许多转染的方式,有些为物理方法(电穿孔法、细胞挤压法、奈米粒子以及磁转),有些需求化学物质或是病毒作为携带者。
化学性的转染
化学性的转染可被分为下列几类:环糊精、聚合物、脂质体、奈米粒子。
利用磷酸钙作为携带者是最便宜的化学方法之一,此方法是由F. L. Graham和A. J. van der Eb在公元1973年所提出,此方式需要两种试剂:带有磷酸根的HEPES缓冲溶液(HeBS)及带有外源DNA的氯化钙溶液,当将这两种溶液混合均匀,带正电的钙离子将会和带负电的磷酸跟结合形成磷酸钙,而外源DNA则会键结在磷酸钙的表面上,此悬浮物接着被加到细胞培养皿中(通常以单层生长的细胞培养皿),细胞将会摄取外源DNA(科学家尚未了解其过程),医学上常利用此方法来检测癌细胞。
其他方法使用具多侧炼的有机化合物,所谓树枝状聚合物,结合DNA并让它进入细胞内。
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是加入具有外源DNA的脂质体,脂质体为一小型、球状、单层膜的脂肪构造,内部可以包住外源DNA。当脂质体被放入细胞中,将会融入细胞膜,从而将内部的外源DNA释放进入细胞中,对于真核动物细胞而言,使用阳离子的脂质体将能有效地增加转染成功率,因为真核动物细胞对此类脂质体有更高的敏感性。
另一种方法是采用阳离子聚合物,如DEAE-葡聚糖或聚乙烯亚胺。带负电荷的DNA将结合到聚阳离子上,再由细胞行胞吞作用摄取。
非化学性的转染
电穿孔法(又称基因电转移)是一种常见的方法,当细胞暴露于强电场造成的短脉冲中,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在瞬时增加,使细胞能摄取外源基因。
细胞挤压法是由Armon Sharei、Robert Langer和Klavs Jensen于2013年在麻省理工学院所提出,他们透过温和的压缩细胞膜,使细胞膜上的通透性变高,从而达到摄取外源基因的目的,此方法消除了外源毒性及脱靶效应的可能性,因为它并不需要外加的化学药剂及电场。
声孔效应采用高强度的超音波诱导细胞膜上小孔的形成。这个孔的形成主要归因于气泡与附近的细胞膜相互作用。
参考资料
http://www.promega.com/paguide/chap12.htm
"http://web.archive.org/web/20090616022448/http://www.mercksource.com/pp/us/cns/cns_hl_dorlands_split.jsp?pg=/ppdocs/us/common/dorlands/dorland/eight/000110186.htm" athttps://en.wikipedia.org/wiki/Dorland%27s_Medical_Dictionary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