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河马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52
转发:0
评论:0
名称河马属的学名“Hippopotamus”源自于希腊语“ιπποπόταμος”(英文名称即hippopotamus,希腊语的hippos即“马”,potamus即“河”),英文常缩写成“hippo”。特征河马身长3~5米,平均重1500公斤,成年雄性常能达到3000公斤,有纪录之最大个体重4500公斤。河马是现存陆地上第三大动物,仅次于象与犀牛,河马虽属草食,然而领域观念极强且脾气暴躁,一般认为是最具攻击性的动物之一。河马黑褐色皮肤裸露,仅尾部有少数的刚毛,头大、嘴阔、耳小、尾短,前后肢都比较短,有四指、略有蹼。其皮层厚达15公分,提供了极佳防护。由于河马的颚部关节位于较后方,因此双颚可撑开将近150度。它们的四根獠牙长50厘米,咬力可达2500磅,一次可吃下100磅的植物。即使是陆地上第三大的动物,其短距离奔跑速度却能达到时速40公里。河马在潜水的时候,会把鼻孔和耳朵关闭起来,避免进...

名称

河马属的学名“Hippopotamus”源自于希腊语“ιπποπόταμος”(英文名称即hippopotamus,希腊语的hippos即“马”,potamus即“河”),英文常缩写成“hippo”。

特征

河马身长3~5米,平均重1500公斤,成年雄性常能达到3000公斤,有纪录之最大个体重4500公斤。河马是现存陆地上第三大动物,仅次于象与犀牛,河马虽属草食,然而领域观念极强且脾气暴躁,一般认为是最具攻击性的动物之一。

河马黑褐色皮肤裸露,仅尾部有少数的刚毛,头大、嘴阔、耳小、尾短,前后肢都比较短,有四指、略有蹼。其皮层厚达15公分,提供了极佳防护。由于河马的颚部关节位于较后方,因此双颚可撑开将近150度。它们的四根獠牙长50厘米,咬力可达2500磅,一次可吃下100磅的植物。即使是陆地上第三大的动物,其短距离奔跑速度却能达到时速40公里。

河马在潜水的时候,会把鼻孔和耳朵关闭起来,避免进水。

野生河马寿命可达50岁,然而可能因打斗而提早结束生命。

虽然河马为半水生,但河马并不善游泳,也无法浮在水上,但它能待在水中4~5分钟。河马皮肤需要水分,否则会干裂。其皮肤可分泌粉红色油脂以防晒,但效果无法持续太久,故河马通常在水中及水边活动。

尽管它们的身体很像猪和其他陆地上的偶蹄目,它们最亲近的亲戚是鲸目,如鲸鱼、海豚等等。鲸鱼和河马的祖先石炭兽类是由其他来自六千万年前的偶蹄目分支。最早的河马化石,属于来自非洲的肯亚河马属,大约是一千六百万年前。

习性

为了保护小河马不受鳄鱼攻击,河马演化为群居动物,每群大约有40只。寿命为40至50岁。雌性河马在5至6岁时发情交配,妊娠期8月,哺育期长度2年,并终生维持亲密关系。小河马出生后,母河马会将宝宝带离河马群约14天,好让初生的小河马记住母亲的味道,并学习回到河马群后,如何闪避体型庞大的成年公河马。

一般认为河马与大象类似,均会死去的家人,曾有观察纪录显示当小河马死去时,悲伤的母河马仍然不愿放弃,不断围绕小河马身边,直到掠食者出现才离去。

河马是半水生的,栖息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河或湖中。白天它们会为了保持身体湿润而待在水中或泥沼里;公河马具有领域性,繁殖及生产的权利皆在公河马掌控延伸的水域中。它们会在傍晚的时候离开水域,彻夜寻找食物,每晚可吃下约40公斤的草跟叶子。然而,虽然河马在水中互相倚靠休息时会在水中的领域内,但吃草是属单独的活动,河马在陆地上是没有领域性的。

河马为草食性。然而,虽然少见,但河马也有食肉的情况。河马有食用动物尸体的纪录,在1995年7月更曾有猎杀飞羚并食用的纪录。

河马肥胖的身躯没有一根毛,也没有汗腺,却会分泌出一种红色的黏性液体,保护皮肤免受脱水龟裂。当家公河马以尾巴泼洒粪便作为划分地盘的方式,其他河马如果做出同样动作,会被视作严重挑衅,并遭到当家公河马攻击。

危险性

虽然河马为草食性且外型看来十分温和,然而事实上其性格与外型完全相反。河马性格暴躁且攻击性极强,其跑步时速可达四十公里,是世界上最危险的动物之一,更是非洲每年杀死人最多的动物。鳄鱼由于栖息地相近,时常遭到河马攻击并杀害。河马对人类也极具攻击性,人类在岸边及船上无挑衅却遭攻击的纪录很普遍。虽不是为了猎食,但河马认为受到威胁就极易主动攻击,故接近河马时必须保持绝对的小心。

由于其巨大体型及攻击性,除了狮子、鳄鱼及人类之外,河马很少有天敌。

分布

在冰河时期末期,河马曾广泛分布于北美洲和欧洲[1]。那时河马能在寒冷气候生存。现在埃及尼罗河的河马在639年灭绝。在马耳他的洞中还能找到180000年前的河马化石。在马达加斯加人类来到前有倭河马。

近代河马则生活在非洲中南部。但随着人类在非洲的扩张其数量不断减少,已被分为易危物种,世界仅存约125000~150000头。人类因扩张,食肉,皮革,及河马牙而猎杀河马。在普遍禁止贩卖象牙后,河马因牙遭人类猎杀的数量急遽上升。赞比亚(40000)及坦桑尼亚(20000)拥有最多的河马。近代河马最大的一次减少发生在刚果,从1970年的30000头减少到目前仅存约800头,主因为第二次刚果战争,饥饿的贫民及士兵为其肉或牙而大量捕杀河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三河马
起源辽阔、富饶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是天下闻名的优良牧场。在它的北部,美丽的额尔古纳河自北向南不息地奔流,在它流过的三河地区盛产良马,而“三河马”是这里所产良马中的佼佼者。二十世纪初叶,在呼伦贝尔草原上生长了千万年的蒙古马接纳了外国良马的血统,一个新的马种——三河马逐渐培育了出来。1955年,中国国家农业部明确了“三河马向乘挽兼用型发展”的育种方向和“本品种选育”的育种方针。1966年,内蒙古科委发布了内蒙古自治区三河马企业标准。1986年,国家标准局发布了三河马国家标准。同年,三河马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验收命名为“内蒙古三河马”,确定为地方优良品种。特征外形体质结实干燥,结构匀称,外貌俊美,肌肉结实丰满,气质属平衡稳定型,有悍威,性情温驯。头干燥,直头,部分呈微半兔头,眼大有神,鼻孔开张,颚凹宽。颈略长,直颈。髫甲明显。胸宽而深,肋拱腹圆,背腰平直宽广,尻较宽略斜。四肢干燥结实有力,肢势...
· 谱牒谱序-山东齐河马氏谱序
地址:山东齐河堂号:扶风名人:马援、马人龙始祖:马援迁始祖:马德(1403年自诸城迁居齐河)家谱前言:族谱存之,有三善。敬祖也,睦祖也,垂后也。何谓敬祖?万物本为天,人本为祖,历世久远,三代以下,往往忘其名字,习而忘忽。有谱则某代某祖昭然在目,敬祖之心有之。何为睦祖?族如树木,有根而干,又干而枝,一脉流传,无论几世仍骨肉也,披谱一阅,即明木本水源之义,兼有睦姻任恤之情。何为垂后?自来世族支派远近亲疏、尊卑长幼,姓氏里居数百年后,详细无遗者赖有宗谱也,谱一立,便我马氏子孙展誉敬阅,知祖宗之功德,然动其为善之心。吾祖系出扶风,乃东汉新息侯、伏波将军马援(公元前14年―公元49年)之后,历朝历代先祖繁衍生息并迁居大江南北。元初有先祖讳聚公,敕封承事郎、益都路益都县尹,有子讳近公,任青州府教授,落籍山东定居临朐,元朝中期有子孙马天驿,先任临朐县阴阳教谕、受司天监,后受密州学政(治所在山东诸城)定居...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